“闲人”苏东坡

2014-10-17 08:09叶志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承天寺闲情闲人

叶志峰

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下狱而又捡回一条老命的苏轼来到了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黄州。在黄州的几年里,他写出四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一篇就是今天我要谈到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短的月下游记,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但即兴偶感,随性为之,却颇为人所喜爱。全文抄录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短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我对“闲人”二字产生了兴趣。

一“闲”之清闲之人

苏东坡到黄州之前,基本上都为宫廷或地方行政长官,政绩斐然。别人嫉妒的眼睛在这方面挑不出毛病,就只能在文字上下工夫了。于是在调任湖州后的谢恩奏章上被一群宫廷肮脏小人抓了口实,险些送命,好在皇帝本无纳命之意,于元丰二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宫廷官员发出圣谕,苏轼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就这样,苏东坡开始了他的幽居生活。

团练副使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使,相当于现在的民间自卫队副队长或者民团什么的。苏轼的到任真是庙小佛大,再加上其远播的文名才情,当地官员也多有体恤而恭奉有加,可做的事情自然就更少了。再说他惊魂未定,贬谪之郁,暂时疏于政事也是人之常情。故而“闲人”苏东坡一“闲”之清闲之人。当然,夜游承天寺已是元丰六年(1083年),四载光阴钻隙而过。其间,由于经济拮据,于东坡置地。在他的《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过去原想弃官归田,没承想却被迫而为一农夫。无官场的蝇营狗苟,无案牍之劳形,躬事农桑就可算是一种心灵的放松了。这样虽有“垦辟之劳,筋力殆尽”之累,可也是清闲充实,了无牵挂。当苏轼由过去用官家俸禄养家糊口到现在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时,更把身心交给了自然大地,清清闲闲,磊磊落落。

二“闲”之闲情雅趣之人

黄州四周丘陵起伏,树木茂密,乡野风光如画。其实,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于观赏风景之人。在文人骚客面前往往是无风景处览胜,无寂静处探幽。因为他们有大半风景出自其内心与想象。故而“闲人”苏东坡二“闲”之闲情雅趣之人。东坡所居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多夸耀的,但在其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宛似天堂胜境。承天寺之月夜,一如千千万万个普通平凡的夜晚,竹柏也是寻常之物,但在苏轼眼里一切都变幻起来了。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庭院里月色笼罩,竹柏随夜风摇曳,影在庭堂空地之上的现实美景加入诗人的想象幻变为水中之像,月有了水的灵性,一下让人感到空透明澈,枯劲的竹柏赋予了水草的悠柔,意境一下开阔了。闲情逸趣不分穷达,也不论贫贵,它应是诗人骨子里的东西。所以,不管是金榜题名的春风得意,还是贬谪流浪的困顿沉郁,都遏制不住其对世界洒脱的审美情趣。用东坡居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江水风月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黄州的苏东坡就是这样的“闲者”。

三“闲”之闲定之人

清闲于月夜有了时间的准备,闲情雅趣于月夜有了情调的准备。而这些其实都基于苏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淡定,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故而“闲人”苏东坡三“闲”之闲定之人。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或者说至少是惊心动魄的经验,让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也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获得心情的真正安宁,于是他转向宗教。在《安国寺记》里他说:“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佛老思想的滋生又真切地触痛了深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儒家圭臬,这两种看似矛盾抵触的思想却浑然天成地统一于苏东坡的身上。居庙堂之高不喜形于色而是积极用世,处江湖之远不怨天尤人而能超然物外。闲静淡定中又有道家的风骨,浸通了儒、道、佛三关的苏东坡故而宠辱不惊、怡然自得。在内心纯净、通透、安宁中,《记承天寺夜游》的文字显得宁静欣悦,内心与文字达到了精神上的和谐。这或许也是苏东坡生命真正的密码。

“闲人”——“嫌人”,被嫌之人,更是被政治放逐之人。这,或许也不失为一种理解吧。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承天寺闲情闲人
在水边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有闲情的人,不容易老
农家乐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夜游承天寺记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闲情
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