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教案设计

2014-10-17 14:31殷秀琼卢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岩层褶皱山地

殷秀琼+卢松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山地、大陆漂移学说及板块构造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节课学生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内、外力作用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变化很缓慢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需要运用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向斜构造,从而在实际中得以运用。在初中及高一上学期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概念、形成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就实际问题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并能合理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2.通过实例剖析,学生能描述出火山的成因、构成及其规模。

3.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说出山地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形成、地形特征,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学生讨论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山地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褶皱、断层的判别及其影响。

2.山地怎样影响交通。

难点:1.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2.分析褶皱、断层图,总结其基本特征。

四、教具

多媒体、苹果果皮。

五、教学方法

案例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好,相信我们大家以前都见过很多山,在小学、初中时也学习过,芜湖也有很多山,那么你们知道的山有哪些?

生:赭山、天门山……

师:很好,下面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然后找一位同学来谈谈看完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用课件展示芜湖天门山、黄山等的图片)。

生:高大、风景好……

师:不错,地球上有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山脉,构成了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景象。为何会形成这么丰富多彩的景观呢?下面来学习这节内容。

(意图:图片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的地方平坦开阔,有的地方又是千沟万壑。基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力作用是根本,形成了地表形态的雏形,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作用又使之变平。我们刚刚看的那些山,形态不一,这说明影响它们形成的因素是不同的。按照成因,我们把山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在学习这些山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到底何为褶皱、断层。

【承转】教师拿出备好的果皮,向学生演示:用手将果皮向中间挤压时,果皮会弯曲;向两侧使劲拉的时候,果皮会被扯开(边讲课边进行演示,并强调挤压的方向)。

【讲解】讲解褶皱、断层的相关概念和形成(用手演示)。

(意图:借助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将抽象的知识细化,学生一目了然,对其来龙去脉把握得很清楚。)

师:首先来看褶皱山。大家看图对比能发现什么?

生:右边岩层变弯了。

师:对,岩层在挤压作用下会弯曲变形,这就要把这节课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其实就是地壳运动。正如刚刚所讲,在强大的挤压下会形成褶皱,褶皱的一个弯曲就称为褶曲。这些褶皱岩层构成的山体就是褶皱山。

(意图:两幅图片形成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褶皱及其基本特征。)

师:世界上有很多褶皱山,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天山、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其形态不一,有的绵延数万里。对此科学家用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合理解释,即地球上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断裂形成裂谷、海洋;相碰撞,就会弯曲形成褶皱山系。

师:其基本形态是……

生:背斜、向斜。

师:那什么是背斜和向斜呢(教师用果皮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承转】教师绘出背斜、向斜示意图并讲解分析。

师:它们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差异?(教师一边讲一边引导)刚形成褶皱时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那么是不是一定是这样呢(擦去背斜顶部,在向斜上添加一部分)?

师:各位请看,前面我们学习到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现在刚好反过来了,背斜顶部形成了谷地,而向斜顶部形成山岭,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风、流水……

师:不错,这确实是多种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在张力作用下较松软,因此易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底部在压力作用下岩性坚硬,难以被侵蚀,而成为山地,这就是“地形倒置”现象。这种地形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所以不能单从外貌来进行判别。

师: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背斜和向斜呢?

地壳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而且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性质不同,因此早期形成的岩层较老,晚期形成的岩层较新,如课本图49,不受外力影响时岩层下老上新。背斜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向斜则是中间老两侧新。因此不管岩层怎么变形,都可以根据岩层的新老状况来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意图:层层导入,循序渐进,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将抽象的内容加以细化,学生容易接受消化。)

师:那么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意义何在?相信在这之前我们大家也都了解了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情况,它们主要分布于疏松、有孔隙的岩层中。大家在图 411中尝试画出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位置。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岩层褶皱山地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串层锚杆”加固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岩层洞桩法车站站内爆破技术
一点褶皱
浅析山地别墅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
褶皱的优雅
梦幻褶皱
泥水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