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

2014-10-17 05:42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金丝雀虎妈神童

束缚,扭曲了天性,是人与动物莫大的悲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热衷于聆听树林里一只金丝雀的歌声。那歌声婉转动听,恍若天籁。于是国王想:“如果把它抓到皇宫里来,它不就可以天天为我歌唱了么?”几天后,可怜的金丝雀耷拉着翅膀,被关在镀金的鸟笼中。那金笼是多么华丽,那食物是多么美味,可是它终究丧失了歌唱的心情,在自由的束缚与天性的扭曲中痛苦地死去。

试问,此情此哀,于我们人不也是一样吗?

有道是“不自由,毋宁死”。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宽释,亦是心灵上的解脱。

如今,“虎妈”“虎爸”等词被炒得火热,他们的孩子在鞭策之下,显得多少风光。索菲娅十六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中演出,路易莎十岁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但作为同龄人的我却认为他们毕竟是可悲的。他们在幕后所承受的苦痛就如囚笼中的金丝雀一般。旅途中,露露也要在严厉的妈妈之监督下在宾馆里练习小提琴。而好玩好动毕竟是孩子的天性,不是么?这不禁又使我想起鲁迅在《五猖会》中记述父亲让他在看会前背诵《鉴略》的一段,可谓剥夺孩子的天性。在《虎妈战歌》中,蔡美儿还提及了自家的“清规戒律”,里面有十条不允许女儿们涉足的事。如:“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和“除了体育和戏剧,其他科目不是第一”。多么残酷的要求!难道孩子们连自我选择、追求丰富人生的权利都没有么?

若是我,一定选择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绝不做一个用种种心灵的苦痛换取父母眼中所谓的成功的人。

像这群同龄的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既定了人生的道路。该往哪条路上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与公园里被喂食的动物又有何异?

于是乎,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考虑,无疑应挣脱这种枷锁。《中原镖局》里的赵家三小姐赵燕翎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诸多原因,她从小就被父亲要求博古通今,知书达礼,而不准许她像两个姐姐一样外出护镖,更不许她习武练剑。可是她偏偏只爱练剑。于是就一个人偷偷跑到林子里练。为此她甚至无惧于与父亲三番五次地斗嘴,倔强而又固执地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父亲终于被她打动,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她,她也因此成为一代侠女,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从燕翎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种种枷锁终究是可以挣脱的。只要有一颗强大执着的心,一种倔强的骨气、反抗的勇气,就足以改变命运,创造未来。

不自由,毋宁死。让孩子们“野”吧!

本文作者在立意上高于同龄人。“不自由,毋宁死”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作者心里滋长的公民意识。从“自由”的角度解读文题,跳出了材料的束缚,引入了自己的思考,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本文的议论也独树一帜。首先以金丝雀和所谓“神童”的遭遇来阐述束缚之哀,再以赵燕翎的经历来召唤追求自由的心,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其次,行文中选择的例子显示出作者的博览,善于从阅读中采撷有价值、有新意的素材为我所用。再则,文章的语言流畅、有气势,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容易被读者认同。

总的来说,文章立意鲜明、深刻;选材新颖、具体;内容充实,说理透彻。得分为满分。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丝雀虎妈神童
“虎妈”和“狼爸”
金丝雀出笼记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虎妈猫爸”
虎妈和猫女
五号山谷
都是神童
金丝雀的歌
“虎妈”最不快乐
刘晏七岁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