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化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2014-10-20 17:29赵洪兵张刚
科技资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标准化体系

赵洪兵 张刚

摘 要:目前许多企业根据不同管理要素的需求,建立多个相互独立管理体系,有些是传统管理方法形成的,例如各类管理制度。有些是现代管理体系要求的,例如质量管理体系等。造成政出多门但又存在管理缺失的弊端。就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而言,统一认识,明确标准概念,建立、完善体系构架,实现标准化运作就是企业亟待探索研究的课题。利用标准化的简化、优化、统一协调的原则,提炼企业多个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中技术标准共性的部分,构建一个能满足企业技术管理各方面要求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关键词:标准化 技术标准 体系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144-02

研究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目地在于实现技术标准体系与企业先行管理体制的无缝衔接。只有植根于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体系才能真正起到为企业标准化服务的作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各管理要素的标准属性,基于企业现实管理框架,将分散的、附存于各个管理模块的技术标准纳入技术标准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传统管理与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有机融合,进而走出构建技术标准体系与企业管理脱节的怪圈,让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石。

1 技术标准体系发展概况

在国外,150/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几十、上百年的技术标准化工作经验。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化工作的体系结构、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机制,是这些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有效保证,为企业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发达国家长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所以运行的是自愿性标准体系,这种自愿性标准体系为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贸易仲裁、合格评定和产品检验的基本依据。如美国标准化管理体制(国家标准或协会标准层次)具有以下特点:TC(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相对独立,秘书处保持中立,对标准制定没有话语权和投票权;坚持开放性原则,在标准制定、修订、复审中通知全部有直接关系或重大利益的相关方参与,保证广泛协商一致;公开自愿参与,透明度高,保证信息公开直接获得;充分考虑标准的相互关联性,避免重叠和冲突;公平合理竞争,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如有偏差,可以运用上诉机制1可见,美国公开标准的制修订模式具有“市场”驱动的典型特征,构建了美国国家标准化的高水平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国家组织开展了企业标准化升级活动,各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标准体系。这一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产品的高速、高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于2003年发布实施,其中明确定义企业技术标准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技术基础标准,其覆盖面是企业的产品标准、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有综合性的技术基础标准。技术基础标准是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和产品实现过程中技术标准制定的基础。第二层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技术标准,是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为顺序的技术标准和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上述定义中涵盖的技术标准,就内容及企业管理意义而言,大多存在于企业以职能划分的各个管理模块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体系文件中。识别、归纳这些标准并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对多数企业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明确概念、统一认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是为了在某一时期内得到应用,而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或模型、样本等表达方法所做出的统一规定。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它可以采用如下形式:(1)文件形式,记述一系列必须达到的要求;(2)规定的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米、安培、绝对零度等。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是记录一种或多种针对人、目标(物)、过程或任何关于他们结合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它是能够在任何一个技术领域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作用是能够对材料,产品,服务,工艺,过程,做详尽、一致的描述,并为诸多问题提供了处理方法。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对于标准化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及标准组织也总结出多种定义。如国际组织ISO/IEC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方针或具体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恰是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和有效运行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够促使企业的技术管理趋向科学化、系统化、条理化。同时,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定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并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技术标准体系涉及的面非常广,是一项系统工程[3],纵向,在企业管理的各个体系本身就是根据标准建立并运行。横向,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所有活动离不开各种规范性文件,即标准。它们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作为实现生产过程主体的各部门与标准的密切程度自不言而喻。

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基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各类管理体系的纽带,任何产品都需要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些标准与产品研制的各个环节相适应,其中技术标准是生产活动目标实现的判据,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质量直接决定企业标准体系的成败。

3 脚踏实地、稳步推进endprint

充分理解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标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需求。标准是需求的标识。标准体系是标准有机联系的整体。

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必须认真细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各要素与企业管理现实中的关系,研究企业中现存的管理要素的标准属性,使标准体系构建与企业管理现实紧密结合。这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只有与企业管理的日常需求紧密衔接,切实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工作才可能得到企业有关各方的支持,方可建成科学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编制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成功构建科学、有效、实用的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参考、引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外,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需要制定大量的企业技术标准,以指导企业研发、生产、采购、验收、服务、包装、搬运、贮存、运输等过程作业。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是表达企业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是策划、分析、设计、建立、实施、评估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可见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性,编制标准体系表的研究意义也正在于此,脱离企业管理现实,或者是仅仅将企业现有标准简单堆砌在一起都不能达到标准化的目的。只有既满足企业管理现状的需要,又能保证标准体系持续进步、发展的要求才是标准化的目标。平衡管理各方的诉求与保证标准体系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研究的要点,既不可脱离现实也不可遥不可攀。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标准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已成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中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完善技术企业标准体系,将产品实现的要素、过程标准纳入到其中,使产品生产加工步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适应全球贸易竞争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彭同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一个好的企业实施全方位管理的平台[C]//天津: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2]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

[3] 阎笑鸣.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S].北京:中国标准化,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标准化体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储油罐防腐施工工艺与技术标准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标准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