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状况的个案分析

2014-10-20 17:50朱丹
科技资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教育观念农村教育

朱丹

摘 要: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21世纪以来,国家相继针对西部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西部的教育还是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中国的教育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那么西部地区在这方面的现实状况如何?本文通过对于西部地区某村社的调查,分析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教育 教育状况 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198-02

1 地区概况简要介绍

X村社(以下称为庄子)位于在某省会的南部,驱车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或大巴,只能乘坐去庄子上的便车。进村的道路是一条1973年修建的土路,从通路以来一直没有修善过,路况一年不如一年。由于庄子里人少,经济条件不好,自己没有能力新维修,地理位置的不便加上缺乏矿产之类可以投资的项目,这样一条土路一直延用。如今这条路的路面已经是崎岖不平,逢雨雪天气就无法通车。村里的人进出村社一般都是骑摩托车。

村社里李、徐、岳三姓为主姓,其中主要姓氏是李姓,也是最早来庄子的人。其次是岳姓,岳姓是最晚迁到庄子里的,迁来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山多人少,放牧方便。现在庄子里的人有很多都举家去城里打工了,留在庄子上的人比较少(现仅有70人左右)。庄子的主体是建在山沟里,村民居住相对比较集中,有一少部分村民居住在山坡上,庄子是位于背风的阴坡上,住在坡上的住户原来也住在沟里,为了通讯方便(在坡上手机有信号)就搬到坡上来住。庄子里住户的房子都是自家盖的,我们调查小组在村里走了一遍发现:住在坡上的住户条件相对比沟里的条件好一些。坡上的住户基本上都是新盖的房子,有的还盖了暖棚;而住在沟里的住户的房屋有些看上去很破旧,没有暖棚。

2000年该省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庄子因为离市郊不是很远,所以响应政策比较早。2001年庄子里原来共有耕地面积410亩,现在退耕还林后约剩了200亩。庄子里几乎家家都有退耕,有的农户干脆把自己家里所有的田全部都退了,不再从事耕种业,改去城郊以打散工为生。当调查小组问这些把耕地完全退回的家户,放弃祖辈的生计到城里打工的主要原因时,他们说:因为庄子是住在山坳里,远离水源,没有用来浇灌田地的水,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所以每年种的地都不能保证收成。有时候一亩地收成340元,但成本就要用去240元,这还不算自己的人工。如果退耕还林,国家一亩地补助160元,可以解放自己的人工,出去打工一天能收入20、30元(这是指体力劳动的小工,非技术工),比以前的收入要好许多。

2 地区教育状况及村民教育观念

在了解了庄子的基本状况后,我们开始重点选择了有子女的住户进行了访谈,主要是了解子女上学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观念。

2.1 地区教育状况

庄子里因为人口较少,加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所以没有自己的学校。村里的学龄儿童都去山那边的一个大的庄子的小学上学(以下称这个大的庄子为总寨)。每天来回都要翻山,单程要走近一个小时,有的孩子太小需要家长护送上学,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需要家长护送上学。调查小组在村民的带领下去了总寨小学,因为正值暑假,学校还没有开学,我们从调查的学生口中了解一些学校的情况。总寨小学是庄子附近较大的一个学校,像X村社这样没有自己学校的庄子附近还有几个,他们庄子里的孩子也都是送到总寨去读书。这个学校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小学六年制,每个年级都有二、三个班级。

庄子里现有的适合上学年龄的儿童有8个(9月份就要去学校报到上学),其他的学生也比较小,基本上都在念中、小学。中小学基本上都去总寨那边读,相对城里而言,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不用托人就可以正常入学,费用低,不存在城乡差异,或者择校费用。到了高中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总寨的高中,教学质量不高,将来考上大学的希望不大,但由于费用高,户口限制等原因他们很难进入其他比较好的高中。即使有机会能够进入城里高中,因为城乡的差异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整个庄子如今有一名大专生,是庄子里学历最高的,其次还有两个在读的高中生。因为唯一的大专生在西宁市打工,所以我们的调查小组只访谈了两名在家的高中生小兰和海明,他们分别在两个不同地方的高中念书,小兰是个女孩家里条件一般,在总寨念高中,小兰说在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和她一样是农民的子女,所以感觉亲切,她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和睦,老师对待同学也是一视同仁。而海明是家里仅有的一个男孩子,家里条件在庄子里属于中上阶层,托西宁市的姑姑帮忙,他在西宁市城南的一所高中念书。因为是上高中才转到城里去上学的,学校对他来说是个新环境,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熟悉。平时放学他就在亲戚家暂住,放寒暑假才回自己家。他说城里的孩子到了高中会上很多补习班,或者家里请家教补课,但自己家里条件一般,请不起家教,只能靠自己学习,城里同学有很多自己没见过的新鲜东西,当问到他是喜欢在城里还是农村上学时,他说:“虽然城里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比农村好,但他仍然喜欢在乡里读书,可以和父母天天在一起,学习环境也更适应一些。”当我们问到两位高中生对于将来的想法时,他们都说要好好学习,希望可以考上大学,将来到城里去工作,不想重复父母的生活,有时候还受人歧视。现在自己接受了教育,将来有条件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现在升学和就业的压力都很大,他们对于未来虽然充满希望也同样觉得很茫然。

2.2 村民教育观念

庄子里所有村民祖祖辈辈是农民,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但在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后,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以来,不仅农村孩子上学免学费,国家还补助一定的书本费。面对国家的好政策,家长们都愿意送小孩去学校学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长其实也很想把孩子送到城郊教学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去接受教育,但因为是农村户口,且到城市的学校就不能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了,所以多数的农民还是选择孩子在总寨上学。他们看到附近有村子整个村子迁移到近郊的地方,他们也都希望迁移,这样孩子上学更方便些,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迁移后的生活问题。因为迁移后家庭的各项支出都会增加,吃、住、行、就医等都是问题。打工毕竟工作不稳定,再没了地耕作,生活很容易陷入困境。访谈小组另外还访谈了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农户,尽管这些农户的家庭条件不一,有的是自己有手艺做闲杂工,有的是依靠土地为生,但是他们都表示希望子女接受教育,其中还有部分农户表示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受教育已经打算自己搬到交通方便些的近郊去。endprint

3 思考及建议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后,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

(1)庄子里的村民普遍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且都期望通过教育改变子女的生活状态,以及给整个家庭的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孩子就学的条件是希望能有所改善,但是又因为家庭本身的经济条件而无力改变现状。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如果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用专门开支去为子女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将减轻了很多的负担。另外一方面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也必定会加速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本着教育的公平原则,保障农村贫困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使更多的农村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通过访谈我们看到这一代的农村群众基本上除了耕种外,多少都会出去打一些零工来补贴家用,但是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的人只能去作体力劳动。如果政府机构能够适当开展一些培训课程,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这不仅可以保证社会平衡发展,同时也让这些农户能够有一些富裕的资金来提高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有利于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于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政府也应当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政策法规,完善法制法规,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3)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所以访谈的农户家庭普遍都比较支持子女上学,但也都有统一个愿望就是:子女能够考个好学校,将来去城里上班,不用像他们一样吃苦了。能够支持子女接受教育是好的,但是希望子女接受教育后都不要再回农村了,这样农村建设就缺乏了后断力量,造成了人才分布的不平衡。因此,政府、学校应当分别对家长和学生加强宣传,让农户及其子女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在城里才有好的发展,要爱家乡,建设家乡,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建文.青海省化隆县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及思考[J].基础参考,2007(12):79.

[2] 卓玛草.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5-128.

[3] 张秀琴,刘军,朱韶晖,等.对青海现行《藏语文》教材的一项研究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2004(6):36-43.

[4] 马应福.化隆县东部四乡藏汉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青海教育,2004(Z1):10.

[5] 《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双语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2002(2):22-23.

[6] 才让吉.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6(11):17.

[7] 范忠雄.西北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数学教育专业建设二十年评述[EB/OL].全国高师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 http://www.docin.com/p-150141225.html.2012-08-11.

[8] 李延福,拉本,项青朝加.文化的多元性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J].青海民族研究2002(3):94-97.

[9] 才让措.青海省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藏学,2000(3):29-37.

[10] 何波.藏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教育观念农村教育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