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

2014-10-20 05:07申东辉田爱华
科技资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

申东辉 田爱华

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通过实验室建设.将有力地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教学质量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251-02

Abstract: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y laboratory constructon,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ystem,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ans will be improved as well as teaching quality, which will promote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consequently.

Key Words:laboratory;laboratory Construction;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大教学投入,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实验室建设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着实验室建设应“科学合理”“突出专业特色”“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原则,本文结合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1 与时俱进,完善和更新现有实验设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同时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随着科技进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不断渗透、融合、应用,机械工程学科本身的内涵、外延同传统的观念相比有了质的变化,企业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机械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建立起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的实验室。

为了保证实验室硬件条件上层次、上水平,及时解决教学培训过程中所需的先进的器材设备,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投入,在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机械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适时更新实验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淘汰过时的项目和内容,将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方法纳入进实验教学中来。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核心。

2 落实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水平

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如《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等,使实验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实验课堂教学中,要求实验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实验课,写好有关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对实验教学各个环节均做规范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好实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实验室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并落实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贯彻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去。其中包括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改革;包括构建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2]。

3 开放实验室,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制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具体形式可分为学生参与自选实验课题型、科技活动型、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科研型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室开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为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学生进行开放。相关实验室为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开放[3]。通过开放实验室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我院现正在逐步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虽然实验室人员紧缺,为了保障较好的实验室开放环境,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自我管理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室管理机制,有效地发挥了实验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在重视实验设备投入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4]。

随着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许多先进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我院积极支持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科学前沿动态、最新科研成果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融入到实验教学当中,不断开发新型实验项目。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高水平的教师在从事理论教学的同时,从事实验教学及改革工作。

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明确各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重点,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验装置的研制,撰写新的实验教材、论文和改造更新实验内容,在实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学生的实验中,不断充实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的实验内容,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教学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培训,不断改善学历结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教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实验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更上一层楼。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实验室,使学生得到多层次实验教学的锻炼和创新活动的磨练,加强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刘丽娜,刘向举.浅析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81.

[3] 赵岩.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探索[J].德州学院学报,2013(6):1.

[4] 安小六,邹小红.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增强高校实验室软实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2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