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以疏代堵

2014-10-21 19:44周刚夫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因势利导笔者作文

周刚夫

网络上有句调侃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在我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手机、电脑、电视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诚然,我们的学生也未能“幸免”,玩手机,上QQ,赛游戏几乎成了不少学生课外生活的全部,应该看到,网络对现代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我们无法单向干预的。面对网络生活对学生传统学习环境的冲击,乏味的说教不行,一味的阻止无效,因为这只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要因势利导,以疏代堵,让“网络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作文表达的新领地。

一、因势利导,发挥网络世界的正能量

1.正面引导,让“禁欲”得到充分表达

孩子们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例子举不勝举,如何看待孩子依赖网络的问题成了家长头痛的问题,也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思考。以影响学习为由,家长和孩子都“谈网色变”,孩子们不敢在日记和作文中表达自己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和网络世界带给自己的刺激和享受、感动和收获,于是对网络的欲望成了孩子们的“禁欲”。其实,从一个语文老师的视角看,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正面引导,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笔来写出网络世界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笔者曾让学生以“第一次上网”为题作文,有一个学生写道:那一刻,我第一次握住了漆黑如墨的鼠标,以前只是羡慕地看妈妈上网,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自己操纵这个玩意儿,真是太兴奋了……在既紧张又刺激的氛围中,我不知疲倦地玩了两个小时,直到听见妈妈开门的声音,我只好迅速地关掉了电脑……多么本色的语言,多么真实的感受,如果没有孩子对网络世界的亲身经历,能写出这样自然的作文吗?对于学生这种真性情的表达,我们绝不能以“玩电脑影响学习”的论调加以负面评价,而是应该肯定他们这种独特的、发自内心的表达。

对“网络语言”的认识,学界、教育界曾经经历过不同的看法,记得还是几年前,笔者对学生文章中的网络语言还是以“网络语言冲淡传统语言”的认识加以引导,其实这种认识现在看来是不明智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一,新生事物的发展不是我们人为可以阻止的。其二,语言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它应该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得更加与时俱进的。如今,当“给力”“羡慕妒忌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网络语言成为年度热词并在学生的作文中高频率出现时,我们不得不惊叹网络语言强大的生命力和根植于生活的丰富内涵。网络语言在文章中的恰当使用不仅不会冲击传统语言,相反这是传统语言不断发展的有力例证,也是一篇文章语言生命力的有力旁证。

2.因势利导,让“禁地”得到阳光利用

三年前的一天,一堂语文课上课前,教室新装的多媒体设备“莫名其妙”出了“故障”,当笔者“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之际,忽然想到,何不“不耻下问”向孩子们请教呢?六年级的孩子不少“网龄”几乎等同于年龄,当我问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时,马上有许多同学“推荐”张浩同学,还有同学甚至趁此机会抖出了他爱玩电脑游戏的“秘密”,使得这位小男生当场“面红耳赤”,笔者并没有去揭他“玩电脑游戏不利于学习”之类的短,而是“盛情邀请”他上来试试,想不到他“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个“故障”排除了,多媒体设备开始了正常工作。那周的日记他以《紧张的解围》为题写了这次特殊的经历,从爱玩游戏被同学揭穿的战战兢兢写到老师请他“帮忙”的震惊到顺利帮老师解围的如释重负,写得声情并茂,发自肺腑。于是,笔者因势利导,以这次发现“千里马”为契机,上网查资料、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开关成了他的例行公事,曾经的“禁地”成了这个小男生“施展特长的天地”,他也从中找到了表达的窗口,一篇篇源自兴趣、基于实践的有感触的作文也自然出炉了。

班级在开展“月读好书”读书活动,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看完一本书后,每个同学都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阅读收获用文字呈现出来。起初,孩子们除了读后感还是读后感,写腻了,自然也写不出什么新意了。于是,笔者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自己,倡导孩子们可以从网络去找答案,寻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于是读后感、故事梗概、推荐书、简单的书评等不同形式的阅读心得写出来了,孩子们的读书有了新方法、表达有了新角度,阅读的效果提高了,表达的欲望得到了释放。

二、以疏代堵,开辟作文表达的新领地

1.与“网”共舞,共同释放心灵的张力

如前文所述,当网络成为孩子们的“禁地”,我们的家长和不少教育者是“堵”的惯用思维在作祟,事实证明“堵”是堵不住孩子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的洪流的。我们常说作文要源于生活,当手机、网络、QQ成为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我们何尝不去“以疏代堵”,与孩子们一起“与网共舞”,共同去体验这种新生活,共同去释放心灵的张力呢?

常有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常常偷偷地在与同学聊QQ,希望老师能出面“禁止”。笔者倒不是这样做,干脆将网络QQ打造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主动申请加入孩子们的QQ群,开始孩子们可能会感到惊讶、担心老师的加入会影响他们的“言论自由”,其实我并无意去干涉孩子们的“言论自由”,相反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与孩子们一起写微博、晒心得,久而久之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晒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已成了一种习惯,这不正是一次次及时的网络作文训练吗?而且这种表达是动态的,因为它有互动,或引来点赞、或引来拍砖,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交流、互动比写在本子上的作文要有效得多,这也不正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现代解读吗?

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与笔者QQ互动的真实感受,第一次与老师聊QQ开始时感到很紧张,聊天过程中还要处处提防,聊着聊着就与老师聊成了知己,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与老师互通有无的好渠道。这样的文章写出了绝无矫揉造作成分的心路历程,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他的作文还被作为范文选进了学校的优秀作文集,这让这个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第一次找到了作文的感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给予机会,精彩抒写表达激情

当曾经的“网络禁地”在因势利导、以疏代堵的正能量感召下,孩子们一定会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以前想写而不敢写的表达口子。这时,我们就要创造条件,给予机会,让孩子们去表现,去表达,去抒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一年一度的春游到了,将拍照的任务交给班上的摄影爱好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者,让他们与有电脑照片编辑特长和语言特长的孩子一起,通过遴选、编辑,用最出彩的照片晒晒同学春游的众生相,并给每张照片配以简明有个性的文字说明,最后让孩子们看了后用自己的笔写写这次难忘的春游,题材会丰富得多、角度会新颖得多、感受也会深刻得多。

笔者曾经尝试过这样的做法:事先不当面打招呼,通过临时联系(网络或者电话)每周选择几位同学写老师布置的即时作文,并当即晒在QQ群上给大家欣赏,效果不错。开始的时候大家有些害怕自己被抽中而严阵以待,这种临时的即时作文可能会有“参考”的成分,因为电脑百度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想到的,但我们不必在意这种“参考”,一是正是在这种“参考”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周一自己的文章会打在大屏幕上给大家欣赏,面对同伴们可能的“口诛笔伐”,自然不敢去“抄袭”。一段时间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受到了“检阅”,孩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历练,经历了写作水平的成长。

在这个离不开网络的时代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站在“网络一代”的学生的角度,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让网络生活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新领地,才能打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新视野。

猜你喜欢
因势利导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