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

2014-10-21 19:44周淑娟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素质实训院校

周淑娟

摘要: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格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还要有完备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素养

如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具有实力,实力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还要包括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能力。如何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当今的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途径和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方面存在共性的问题,如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略了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高职生就业后的问题大量出现,如离职率高,不能正确的对自己做个评价,眼高手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等。

高职教育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当前主要的课题是推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和对社会服务的质量。目前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是1、学生就业率比较高,但就业质量不太高,具体表现在专业不对口偏高、就业后离职率偏高,这样人才培养的效益就不高了。2、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专业技能往往与企业所需的实际能力有差距,另一方面企业更注重团队合作业神、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等,所有企业都把这些放在选人用人的首要位置,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三是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的个人所需存在偏差。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场变迁能力还不够强,有7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没有帮助的学校活动就是课堂教学,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课程安排过于老化,一门课几年、甚至于十几年不变,这值得我们反思。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作出冷静审视和理性思考,实实在在地按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完善教育的理念推进变革。首先,要真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企业所需的实质性对接,对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变化情况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我行我素,不能从概念出发,不能以学校和教师的习惯与方便为主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把经世致用落到实处。其次,学校的人才培养要和学生的关切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接,密切适应社会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在重视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复合专业方向、复合课程设置、复合能力结构、复合资质证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業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高职院校要努力实现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实际出发,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导,坚持开放办学,实现自主多样化发展,不搞形而上学和一刀切,不盲目跟风。学校在抓办学规模和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内涵建设,包括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等,其中学生综合素质就包括了学生职业素养,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我们在向企业开展用工问卷调查时,发现企业用人标准,往往将对企业的忠诚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和合作精神等排在前面,而专业技能则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这说明企业最看重的并不是我们的学生专业技能有多高,而是职业素养如何。在我看来,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核心因素,一是职业归属感,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精神等等,这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二是职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职业素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主要在“第一”课堂,其次在第二课堂,但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第一”课堂就是单纯地教知识和技能,而将职业素养的其他内容推向第二课堂,这是不对的,“第一”课堂教育具有最直接最显现效果。我们培养的高职生就是职业岗位上的新兵,还需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很少,除了少数订单班以外,为此我们要切忌浮躁、浮夸、浮华心理。三是职业行为习惯,如上机操作前检查机器运行状况,结束后做设备使用记录,所有工具归放原位等,这在第一课堂也应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不能全推到第二课堂。“教育”的教应该是言传身教,“教育”的育应该是伴随着学生的一起成长,感受着学生的感受。因此,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核心因素出发,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第一”课堂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推到“第二”课堂去。其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职业修养,用心施教,用自身行动感染学生,做好榜样。

我认为职业素养大致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技术素质、职业文化(精神)素质几部分构成。从职业素质养成途径来看,日常行为养成是基础,可以通过日常行为的教育、规范、引导、管理来实现;职业意识养成是前提,可以通过职业情境、职业场景、职业规范来实现;职业技术养成是关键,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来实现;职业文化(精神)养成是灵魂,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熏陶来实现;职业道德养成是核心,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培养来实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搭建学生日常规范管理平台,如组织学生参加早操、晚自习、卫生清扫等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搭建实训基地平台,积极为生产性实训营造职业氛围,为科研主导型实训基地营造科研氛围,让学生在工作性的学习,研究性的实践中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意识,形成职业精神;通过搭建企业实训平台,让学生在企业实训(体验实训、顶岗实训、就业实习)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接受企业文化,形成职业能力;通过搭建创业活动平台,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创业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好形式;通过搭建专业协会平台培养的职业能力,专业协会是课堂的延伸和扩展,是开放性的课堂;搭建学院文化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如我们把热爱劳动,崇尚实践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文化基调。弘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追求内涵、勇于争先”的学院精神,通过学院精神及文化教育,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

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需立足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以章程制定试点为抓手,坚持传统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协同共进,健全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重构科学规范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郝金镇;高职院校政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猜你喜欢
素质实训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