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14-10-21 20:03韦志端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建筑工程

韦志端

摘要: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常用且有一定难度的施工技术,本文首先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其次对该技术在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操作、施工后养护等环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全文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中建筑业在技术上的发展与飞跃尤为明显。本论文主要对建筑业中施工过程中经常应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让该技术得以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应用。

1.概述

大体积的混凝土最为明显的特点为具有较大的断面,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断面尺寸都是大于1m的。在建筑施工中水热化反应是大体积混凝土必定会接触到的,因此会造成内外部温差较大。由于混凝土较大的内外温差是致使裂缝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此,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与内部的构造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要重视的是,在大型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必须保持其连续性,杜绝施工缝的出现,确保施工的整体性。对于大型的混凝土构造比较厚实,含有较多的成分,这样的构造容易造成水泥受到水热化形成内外温差,以至于混凝土收缩或者变形。对此,可以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等环节中利用减水剂或者煤灰等物质,减少水分,让混凝土变得更加的密实与牢固,以避免混凝土表面有施工裂缝的出现。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规范科学的施工技术及工艺进行施工作业,在完成后继续做好混凝土的养护[1]。

2.施工前准备

2.1材料准备

对于水泥,需要较低水热化性能原料,这样能够有助于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温差减小。骨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配料,在挑选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要求:一是膨胀系数较小;二是表面干净且无包裹层;三是级配要高等。从经济效益出发,可减少水泥的投入,并利用满足质量标准的外来添加剂严格配比要求使用。

2.2技术准备

施工前,对施工所用到的工具与机械设备需要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因为质量及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受到影响造成质量难以达标。如发现机械或工具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的检修或者更换。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水、电供应的不间断,因此,施工现场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看守,避免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做好应急措施。

3.后浇带设计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分析

3.1 在后浇带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虽然很大,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结构会遭受水热化反应使得自身产生温差,并导致由于温差过大出现了裂缝。此类裂缝还会在会施工中以及完成施工后受到温度下降的影响产生收缩。导致了混凝土在入仓后的半个月后、5个月后、甚至一年后都有可能出现裂缝的现象出现。除此之外,在施工中,混凝土还会受到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变形。

3.2针对性地防止措施

在混凝土产生温差前,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分段,并对施工产生的缝隙有效的链接起来,此种做法能够明显的减小温度差产生的收缩力。进行施工最后阶段时,将多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浇筑,并且让其能够承受第二次温差与收缩。在进行混凝土抗拉力的设计时,该力度不得小于两次温差产生的收缩力度之和,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后浇带特点,很好的防止了裂缝的出现,也可以免除了永久伸缩缝的设置。

3.3后浇带缝隙间距设置

后浇带缝隙的间距设计,需要根据混凝土形成中可能产生的温差、收缩强度、缝隙链接等情况进行考虑。后浇带缝隙间距一般是25m~35m之间,一般是2个月后才开展后浇带工作,目的是避免温度差的干扰[2]。

4.浇筑施工技术及应用

4.1 规范配比程序

浇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配比非常重要,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配比程序进行,在施工前准备时需要对配比比例进行计算与初步试配。进行试配过程中根据预设目标控制混凝土强度,避免水热化反应造成施工缝,并且可以适当对水泥使用量进行减少,尽量控制用量在450kg/m2左右,对坍落度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为2cm。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初凝时间应该控制在3H~4H之间,确保混凝土的立体交叉顺利的完成。

4.2合理控制运输时间

运输过程中混凝土需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把关,否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受到影响导致质量有所降低,最终造成工程项目的质量不达标。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最好不超过30min,如在预设时间内到达现场,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测定。并且还需要根据操作的标准及配比的要求进行测定,及合理的应用减水剂,禁止加水,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及低。

4.3把握浇筑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环节过程中,需要把其面积分成等效的工作区,根据工作区不同选择退波浇筑的方式,对浇筑顺序也需要严格把控。浇筑时需要确保流程的连续性,其中间歇时间不超过6H,以保证浇筑质量。浇筑环节中振捣棒对整个浇筑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在前、后排的位置都放置上振捣棒。前排作用为进行浇筑点振捣施工,后排作用为进行斜坡处振捣施工,两排振捣棒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促进并确保浇筑的质量。振捣过程中每个孔振捣时间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根据混凝土的表面情况的变化,一旦出现了泛浆就可以停止振捣。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混凝土,振捣完毕缓慢拔出,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密实性不受影响。浇筑完毕后而混凝土凝固前,需要将其抹压成型,并分三次,第三次利用铁抹子搓平表面,目的为确保其表面不出现裂缝。完成浇筑后,还要在混凝土表面插上1M长的特定插筋,每根插筋间保持约0.5M的距离,且按照梅花形呈现。

5.保温养护技术分析

5.1养护方法

保温养护的原理为,利用降低混凝土的浇筑块体内、外部温差的方式,保证块体能够承受的温差产生的收缩应力。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能够有效的规避浇筑块体溫度过快的降低,还能够利用其自身抗拉力,使块体具有很好的抗裂能力。养护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持混凝土良好的防风、防湿环境,达到最好的养护效果。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养护方式分为:一是保湿养护;二是保温养护。其中保湿养护是指保持混凝土表面一定的湿度,以达到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情况的出现,并进一步协助水化正常完成,使得水热化产生的温度得以控制,增强抗拉伸力度。保湿养护是为混凝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减少其干裂,一般方式为完成浇筑后的6小时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浇水。要想保证混凝土表面尽量少出现干缩裂缝,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硬化环境,此时可以在完成浇筑环节的半天时间内进行覆盖浇水。

保温法养护主要是为了防止贯穿裂缝的出现,且确保混凝土的抗拉度超过总温差造成的拉应度。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内外温度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尽量保持一致,降低温度变化的速度,达到避免裂缝出现的目的。

5.2 保温养护中注意事项

混凝土在保温养护过程中需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把控,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不能过于短。根据温度应力及收缩反应应力的变化对养护时间进行调整,当浇筑块体的内、外部温差及降温达到一定温控标准范围时,才可开始保温养护,还需要注意表面的湿度。

6.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使用范围很广,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是否熟练与规范,关系到施工效果的好坏,甚至建筑项目盈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施工技术素养与职业素质,严格把控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严格化,以提高施工水准及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付书青.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20-121.

[2]范德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