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芽

2014-10-27 04:41苏桂云徐立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粟米直径约胃经

■文 苏桂云 徐立民

北京市双桥燕京中药饮片厂

▲谷芽原植物

▲谷芽药材

谷芽的来源与采收

谷芽为常用中药,别名粟芽,《本草纲目》收载原名“粟糵”。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粟,北方习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是生活于北方的人们常食用粮食之一。中国是粟的原产地,种植历史达7000余年,主产于北方,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谷芽的原植物为一年生草本。高80~150cm,杆直立,粗壮。叶鞘无毛,叶舌具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下面较光滑,上面粗糙;顶生圆锥花序穗状,通常下垂,长20~30cm。颖果,谷粒与第一外稃等长。

采收:秋季采收成熟的粟谷,于水中浸透,捞出至筐内,上面覆盖湿物,每日淋水4~5次,保持湿润度,至须根长至4~6mm,取出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消导米面诸果食积。本品以黄色、有芽,颗粒均匀者为佳。”

谷芽的鉴别

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长3~6mm,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气微,味微甘。

显微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淡单粒,类圆形,直径约30µm;脐点星状深裂。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壁较厚,微木化孔沟明显。下皮纤维成片长条形,壁稍厚,木化。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谷芽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灰分不得过3.0%;出芽率检查:取本品5g,照药材取样法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查出芽率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谷芽的炮制

谷芽:生谷芽除去杂质。

炒谷芽:将净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分爆裂,取出放凉。本品形如谷芽,表面深黄色。有香气。

焦谷芽:将谷芽置于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干燥。本品形如谷芽,表面呈焦褐色。具有焦香气。

性味归经与功效

谷芽的性味归经为:甘,温;归脾、胃经。其功效为: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用法与用量: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9~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贮藏。

与粟相关的中药

红谷子:为粟的一种栽培品种的成熟果实。产于北方,药材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表面红黄色。质坚,断面白色,粉性。味微甘。药性甘,咸、凉。归肾、脾、胃经。具有开胃健脾,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腹胀,肠鸣泄泻等症。

粟米(小米):味甘、咸,性凉。归肾、脾、胃经。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用于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等症。粟米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微量元素,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兼用食材。

陈粟米(为粟米储存陈久者): 味苦,性寒。除烦,利小便,止痢。

粟奴:为黑粉菌科真菌粟黑粉菌侵染粟的幼穗所产生的冬孢子粉。药材性状:菌瘿包于花颖,卵形或椭圆形,外被灰白色膜。质疏松,膜破裂后,散出众多黑褐色粉末(冬孢子)。气微味淡后微苦。性味微苦,温。归脾、胃经。具有利尿、消积、除烦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胸腹满闷、消化不良等症。外用可治疗烫伤。

猜你喜欢
粟米直径约胃经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一条经络,可让你“面如桃花”,不信试试
19岁的夏天和10本日记
麦田怪圈2018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不同低频声波对胃经五输穴的微循环及温度的影响研究
压液便利洗洁刷
写给粟米的日记
我们都有过的17岁
19岁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