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桃仁及其配伍对抗凝血作用影响的研究

2014-10-27 01:11周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配伍桃仁桂枝

周蓓

摘要:目的 桂枝、桃仁单用及配伍后对抗凝血作用的比较研究,以阐明两者配伍关系。 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50 只,随机分 5组,分别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 10 d。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桂枝组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仁组、配伍组均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桂枝、桃仁配伍后较单药桂枝抗凝血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相使的配伍关系。

关键词: 桂枝;桃仁;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64-02

临床常以桂枝、桃仁两药配伍基本构成的方剂,利用通脉行瘀的特点,用来治疗瘀血内结的各种病证。目前实验报道多集中对单味药或将桂枝-桃仁放入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而对两者配伍后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在中药七情配伍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桂枝-桃仁配伍后与单味药相比,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探讨两者的配伍关系。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为(20±2)g,雌雄各半,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 桂2011-0001。

1.2 药物 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1]。桃仁为蔷薇科小乔木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种子[1]。桂枝、桃仁均购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并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教授鉴定为正品。生产批号:20110701。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无菌生理盐水,100 mL/瓶。

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液体),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GB-204型电子秤,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内径1 mm,长15 cm的玻璃毛细管,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移液枪,上海肯强仪器有限公司。磨砂载玻片、镊子、剪刀、离心管1.5 mL、灌胃针头、注射器、滤纸、秒表、解剖刀、小鼠固定器等均由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

2 方法

2.1 分组 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小鼠体重随机分5组: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

2.2 药液制备 按照传统煎煮法,将药材桂枝、桃仁、桃仁-桂枝(1:1)分别煎煮。先将药材置煎煮容器内,加5~7倍量的自来水浸泡30 min,过滤。煎煮3遍,头煎40 min,药渣加3~5倍量水继续煎煮,二煎20 min,混匀,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所需浓度。冷却装入灭菌药瓶,置4℃冰箱备用。

2.3 处理方法 所有小鼠分笼饲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自由饮水、进食,定期更换垫料,适应环境3 d后,开始灌胃,灌胃严格遵循操作规则及浓度要求,减少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动物死亡。每日1次,连续10 d。灌胃均按0.2 mL/20 g。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4.1 小鼠出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断尾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固定,用毫米尺测量尾长度后,用手术剪于距尾尖1.5 mm处剪断尾,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间隔30 s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血流自然停止(用滤纸吸时无血为止),即为出血时间。

2.4.2 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毛细玻管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内径为1 mm,长度为15 c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内眦球后静脉丛,至毛细玻管内血柱超过10 cm时取出,平放于桌面,每隔30 s折断毛细管约0.5 cm,并缓慢向左右拉开,观察折断处是否有血丝,自血液流入毛细管内开始计时,至血凝丝出现为止,即为凝血时间。

采用玻片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5号针头插入小鼠眼眶内,使血液自动流出,去掉第一滴血后,在载玻片上滴1滴血,直径大约5 mm,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30 s用大头针自血滴边缘向中间轻挑一次,当有血丝挑起时停止计时,即为凝血时间。左右各测一次,取平均值。

2.4.3 小鼠凝血酶时间测定 小鼠来源、分组、给药同前,末次给药后1h摘眼球取全血,全血与0.109M的柠檬酸三钠按9:1混合均匀,3000 rp离心15min,收集上层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预热至37℃水浴,孵育3 min,加配制好的凝血酶试剂0.l mL,秒表记录。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TX-*4]±s)表示,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若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处理数据。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1。

3.2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2。

3.3 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见表3。

4 讨论

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的核心问题,药对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形式,专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所组成的方剂。药对桂枝、桃仁源于经方,属张仲景最具特色的配伍之一。中医药理论认为,桂枝与桃仁两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其中桃仁味苦甘平,苦能泄降导下以祛瘀,甘能和畅气血以生新,为活血通经常用之药;桂枝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以“动”为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而和血散瘀之功[3]。仲景化瘀消癥一类方剂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伤寒论》桃核承气汤、《金匮要略》鳖甲煎丸、“调经祖方”的温经汤等均以此为基本药对。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凝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正常的止血、凝血过程与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凝血因子的含量及其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镇惊、抗惊厥、抗炎,对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4]。其中,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循环的作用,桃仁提取物有显著抑制血凝的作用,并且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抗凝血的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理论“相使”的配伍关系,以桃仁为主,桂枝为辅的药对配伍的功效优于其中的单一药物。本研究以期为桂枝、桃仁药对的临床合理遣药组方提供实验依据,为促进桂枝-桃仁药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5-196.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3]郭延东.张仲景运用桂枝对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430-431.

[4]《中华本草》委员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26.

[5]何赛萍,徐晓东.桃核承气汤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9-11.endprint

摘要:目的 桂枝、桃仁单用及配伍后对抗凝血作用的比较研究,以阐明两者配伍关系。 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50 只,随机分 5组,分别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 10 d。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桂枝组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仁组、配伍组均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桂枝、桃仁配伍后较单药桂枝抗凝血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相使的配伍关系。

关键词: 桂枝;桃仁;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64-02

临床常以桂枝、桃仁两药配伍基本构成的方剂,利用通脉行瘀的特点,用来治疗瘀血内结的各种病证。目前实验报道多集中对单味药或将桂枝-桃仁放入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而对两者配伍后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在中药七情配伍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桂枝-桃仁配伍后与单味药相比,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探讨两者的配伍关系。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为(20±2)g,雌雄各半,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 桂2011-0001。

1.2 药物 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1]。桃仁为蔷薇科小乔木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种子[1]。桂枝、桃仁均购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并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教授鉴定为正品。生产批号:20110701。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无菌生理盐水,100 mL/瓶。

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液体),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GB-204型电子秤,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内径1 mm,长15 cm的玻璃毛细管,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移液枪,上海肯强仪器有限公司。磨砂载玻片、镊子、剪刀、离心管1.5 mL、灌胃针头、注射器、滤纸、秒表、解剖刀、小鼠固定器等均由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

2 方法

2.1 分组 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小鼠体重随机分5组: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

2.2 药液制备 按照传统煎煮法,将药材桂枝、桃仁、桃仁-桂枝(1:1)分别煎煮。先将药材置煎煮容器内,加5~7倍量的自来水浸泡30 min,过滤。煎煮3遍,头煎40 min,药渣加3~5倍量水继续煎煮,二煎20 min,混匀,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所需浓度。冷却装入灭菌药瓶,置4℃冰箱备用。

2.3 处理方法 所有小鼠分笼饲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自由饮水、进食,定期更换垫料,适应环境3 d后,开始灌胃,灌胃严格遵循操作规则及浓度要求,减少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动物死亡。每日1次,连续10 d。灌胃均按0.2 mL/20 g。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4.1 小鼠出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断尾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固定,用毫米尺测量尾长度后,用手术剪于距尾尖1.5 mm处剪断尾,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间隔30 s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血流自然停止(用滤纸吸时无血为止),即为出血时间。

2.4.2 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毛细玻管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内径为1 mm,长度为15 c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内眦球后静脉丛,至毛细玻管内血柱超过10 cm时取出,平放于桌面,每隔30 s折断毛细管约0.5 cm,并缓慢向左右拉开,观察折断处是否有血丝,自血液流入毛细管内开始计时,至血凝丝出现为止,即为凝血时间。

采用玻片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5号针头插入小鼠眼眶内,使血液自动流出,去掉第一滴血后,在载玻片上滴1滴血,直径大约5 mm,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30 s用大头针自血滴边缘向中间轻挑一次,当有血丝挑起时停止计时,即为凝血时间。左右各测一次,取平均值。

2.4.3 小鼠凝血酶时间测定 小鼠来源、分组、给药同前,末次给药后1h摘眼球取全血,全血与0.109M的柠檬酸三钠按9:1混合均匀,3000 rp离心15min,收集上层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预热至37℃水浴,孵育3 min,加配制好的凝血酶试剂0.l mL,秒表记录。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TX-*4]±s)表示,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若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处理数据。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1。

3.2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2。

3.3 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见表3。

4 讨论

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的核心问题,药对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形式,专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所组成的方剂。药对桂枝、桃仁源于经方,属张仲景最具特色的配伍之一。中医药理论认为,桂枝与桃仁两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其中桃仁味苦甘平,苦能泄降导下以祛瘀,甘能和畅气血以生新,为活血通经常用之药;桂枝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以“动”为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而和血散瘀之功[3]。仲景化瘀消癥一类方剂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伤寒论》桃核承气汤、《金匮要略》鳖甲煎丸、“调经祖方”的温经汤等均以此为基本药对。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凝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正常的止血、凝血过程与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凝血因子的含量及其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镇惊、抗惊厥、抗炎,对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4]。其中,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循环的作用,桃仁提取物有显著抑制血凝的作用,并且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抗凝血的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理论“相使”的配伍关系,以桃仁为主,桂枝为辅的药对配伍的功效优于其中的单一药物。本研究以期为桂枝、桃仁药对的临床合理遣药组方提供实验依据,为促进桂枝-桃仁药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5-196.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3]郭延东.张仲景运用桂枝对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430-431.

[4]《中华本草》委员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26.

[5]何赛萍,徐晓东.桃核承气汤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9-11.endprint

摘要:目的 桂枝、桃仁单用及配伍后对抗凝血作用的比较研究,以阐明两者配伍关系。 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50 只,随机分 5组,分别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 10 d。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桂枝组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仁组、配伍组均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桂枝、桃仁配伍后较单药桂枝抗凝血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相使的配伍关系。

关键词: 桂枝;桃仁;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64-02

临床常以桂枝、桃仁两药配伍基本构成的方剂,利用通脉行瘀的特点,用来治疗瘀血内结的各种病证。目前实验报道多集中对单味药或将桂枝-桃仁放入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而对两者配伍后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在中药七情配伍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桂枝-桃仁配伍后与单味药相比,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探讨两者的配伍关系。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为(20±2)g,雌雄各半,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 桂2011-0001。

1.2 药物 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1]。桃仁为蔷薇科小乔木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种子[1]。桂枝、桃仁均购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并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教授鉴定为正品。生产批号:20110701。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无菌生理盐水,100 mL/瓶。

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液体),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GB-204型电子秤,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内径1 mm,长15 cm的玻璃毛细管,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移液枪,上海肯强仪器有限公司。磨砂载玻片、镊子、剪刀、离心管1.5 mL、灌胃针头、注射器、滤纸、秒表、解剖刀、小鼠固定器等均由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

2 方法

2.1 分组 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小鼠体重随机分5组: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

2.2 药液制备 按照传统煎煮法,将药材桂枝、桃仁、桃仁-桂枝(1:1)分别煎煮。先将药材置煎煮容器内,加5~7倍量的自来水浸泡30 min,过滤。煎煮3遍,头煎40 min,药渣加3~5倍量水继续煎煮,二煎20 min,混匀,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所需浓度。冷却装入灭菌药瓶,置4℃冰箱备用。

2.3 处理方法 所有小鼠分笼饲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自由饮水、进食,定期更换垫料,适应环境3 d后,开始灌胃,灌胃严格遵循操作规则及浓度要求,减少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动物死亡。每日1次,连续10 d。灌胃均按0.2 mL/20 g。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4.1 小鼠出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断尾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固定,用毫米尺测量尾长度后,用手术剪于距尾尖1.5 mm处剪断尾,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间隔30 s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血流自然停止(用滤纸吸时无血为止),即为出血时间。

2.4.2 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 采用毛细玻管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内径为1 mm,长度为15 c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内眦球后静脉丛,至毛细玻管内血柱超过10 cm时取出,平放于桌面,每隔30 s折断毛细管约0.5 cm,并缓慢向左右拉开,观察折断处是否有血丝,自血液流入毛细管内开始计时,至血凝丝出现为止,即为凝血时间。

采用玻片法[2]。末次给药1 h后,将5号针头插入小鼠眼眶内,使血液自动流出,去掉第一滴血后,在载玻片上滴1滴血,直径大约5 mm,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30 s用大头针自血滴边缘向中间轻挑一次,当有血丝挑起时停止计时,即为凝血时间。左右各测一次,取平均值。

2.4.3 小鼠凝血酶时间测定 小鼠来源、分组、给药同前,末次给药后1h摘眼球取全血,全血与0.109M的柠檬酸三钠按9:1混合均匀,3000 rp离心15min,收集上层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预热至37℃水浴,孵育3 min,加配制好的凝血酶试剂0.l mL,秒表记录。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TX-*4]±s)表示,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若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处理数据。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1。

3.2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见表2。

3.3 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见表3。

4 讨论

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的核心问题,药对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形式,专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所组成的方剂。药对桂枝、桃仁源于经方,属张仲景最具特色的配伍之一。中医药理论认为,桂枝与桃仁两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其中桃仁味苦甘平,苦能泄降导下以祛瘀,甘能和畅气血以生新,为活血通经常用之药;桂枝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以“动”为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而和血散瘀之功[3]。仲景化瘀消癥一类方剂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伤寒论》桃核承气汤、《金匮要略》鳖甲煎丸、“调经祖方”的温经汤等均以此为基本药对。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凝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正常的止血、凝血过程与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凝血因子的含量及其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镇惊、抗惊厥、抗炎,对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4]。其中,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循环的作用,桃仁提取物有显著抑制血凝的作用,并且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抗凝血的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理论“相使”的配伍关系,以桃仁为主,桂枝为辅的药对配伍的功效优于其中的单一药物。本研究以期为桂枝、桃仁药对的临床合理遣药组方提供实验依据,为促进桂枝-桃仁药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5-196.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3]郭延东.张仲景运用桂枝对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430-431.

[4]《中华本草》委员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26.

[5]何赛萍,徐晓东.桃核承气汤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伍桃仁桂枝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桃仁和酒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桂枝香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男衬衫对格美学设计解析
含雄黄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及组方配伍对雄黄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浅谈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