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省的劳力转移

2014-10-28 09:53
中国扶贫 2014年17期
关键词:雨露贫困村河南

脱贫1000万,这是李克强总理在13亿人口面前立下的军令状;而脱贫120万,则是河南在全省一亿多人口面前立下的军令状。

为了这120万人的脱贫目标,河南省扶贫办的党组书记、主任张成智和省办的几十名工作人员成了最忙碌的一群人。

从8月11日下午4点到达郑州,到12日下午4点离开郑州前往豫西伏牛山区采访的这24小时里,《中国扶贫》记者始终没有见到省扶贫办综合处副处长张金才口中的这位工作繁忙的张主任:“省委、省政府都对扶贫很重视,很多会议都点名让一把手参加,张主任实在抽不开身。”

河南是中国扶贫开发的特殊战场。这里粮食是天,人口是根,农业是扶贫工作的魂。这里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8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5个。早在2011年,全省就识别认定10423个贫困村,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人口和粮食,让如今的河南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同其他农业和人口大省一样,双重压力叠加的河南对于贫困也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按照河南自己设定的稳定脱贫标准(比国家扶贫标准线2300元高300-500元),2003年底河南全省仍有农村贫困人口82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0.17%。与此同时,脆弱的农业生产和多变的气候让河南年年承受着返贫人口数量可能激增的压力。

贫困底数的再摸底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建档立卡这项全国扶贫系统的首要工程让整个河南上上下下都动了起来。在盛夏最热的那几天,张金才被派往南阳市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协助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那是一个有13个村民小组的新晋贫困村。在建档立卡工作开始后村里就进行了广泛宣传,农民们对于这项工作很支持,村里收到的申请比下达的指标还要多出来70多户。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按照建档立卡工作的要求进行筛选,有车的不评、在外经商的不评、有两层楼房的不评,等等。按照村书记的话说,有一些筛选条件都是不成文的规定,目的就是让该评上贫困户的人能够入围。

在这个过程中,村中充分发挥当地一所中学老师的资源,将最为繁琐的贫困户登记表填写的过程交由有知识、懂文化、字写得工工整整的老师进行。村里每天召集一定数量的农户来村委会进行填写,老师们根据农户的口述一项一项地细致填写,并指导农户签字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在致贫因素一项,记者查阅登记表后没有看到千篇一律的格式化书写,每户都将自己的贫困原因做了一个恰当地归类。

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先告诉记者,村里在建档立卡工作中也在征集村民意见,一边登记一边谋划。虽然是今年才认定为贫困村,最快明年才能得到项目扶持,但贫困户对政府开展的扶贫工作期望值很高。张金先说:“没有评上的,我们也一一作了解释工作,农户也比较理解。”

东庄村只是河南3个月建档立卡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省扶贫办在全省确定了10个试点村,而这些试点村所有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资料都摆到了省扶贫办的案头。分管扶贫工作的副省长王铁等省领导还多次过问建档立卡工作,并把建档立卡工作做得不好、推进力度不强的乡镇一把手直接召集到省政府开会督导,从顶层高度强势推进。

从4月初到6月底,全省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认定贫困村9117个、贫困人口715.96万人。其中有1183个村是和东庄村一样新识别认定的贫困村。

按照国家和河南省下发的方案,所有识别认定的贫困村都要派驻驻村工作队,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责任人要按照致贫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东庄村获得了县行政审批中心驻村帮扶,而这也是他们品味扶贫雨露的开始。

送到家的雨露培训

在洛阳市宜阳县,雨露计划项目的实施让村民们在村里就能享受到实用的种养殖技术培训。

在宜阳县一中的斜对面,是洛阳华富商学院(宜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优美宽阔的新校区。校长宁智伟告诉记者,这所民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2011年1月,由县一职高和三职高整合而成的,原来学生们都往对面跑,自从学校高标准的新校区建立起来后,职教学生也变得扬眉吐气了。

2013年,这个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共开办培训班24期,共计有来自103个贫困村的1774人参加,涉及现代农业、养殖、食用菌栽培、果蔬花卉种植、畜禽疾病防疫5个专业,学校全部采用送教下乡的形式将实用技术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针对宜阳农村养鸡和养猪农户较多的特点,学校选派下乡教课的36名专业教师都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能更好地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宁智伟说,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农民们需求哪方面就培训哪方面,并提供后续跟踪服务。今年春节刚过,石门村养殖的羊发生疫情,学校立刻派出有经验的老师一边防疫,一边向养殖户传授防治技术,经过六七天的医治,疫情得到了控制。

眼高手低,这是国内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当对面县一中的学生还在抱着书本埋头苦读时,华富的学生已经走进了由学校新建设起来的实训大楼进行模拟操作。

酒店、金融专业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在这里,1:1模拟的银行营业厅、酒店前台,酒店大堂、包间、客房一应俱全。学校的相关人员说:“我们将所有学生以后就业的工作场景都通过实物、实景的方式在学校进行呈现,课堂教学直接上手操作,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酒店专业的学生全部输送到了温州的五星级酒店工作。”

按照学校董事长曾步光的说法,职业教育首先就要让学生自信起来。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这些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自信,让他们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就能很快建立自信,也解决了家庭的脱贫致富难题。

在洛宁县永宁驾校这所全县唯一的一类驾校中,雨露计划生出了新的枝桠。2010年,驾校开始与县扶贫办共同实施“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当年便有523人通过系统地驾驶培训拿到机动车驾驶证,2013年则有 1859人拿到驾驶证。

“在以前,只要是农村户口的来学习,都能得到扶贫部门的补助,但从今年建档立卡工作后,这种雨露均沾就再也没有出现了。”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今,由于学车的人越来越多,驾驶证学费已经涨到了4500元,但贫困户来学习(县里有贫困户人员花名册,用来确定学习的是否为贫困户)只需交2500元,并且住宿费全免。贫困户结束学习后,学校会给结业登记,每完成100人,学校会带着驾驶员驾照复印件、学员填写的雨露计划培训表和扶贫结业人员花名册到扶贫办申请补助(补助金额为每生2000元),扶贫办审核合格后,学校就可以到县财政局领到这笔钱了。据了解,这笔补助金也是逐年递增的,2011年为700元,2012-2013年为1200元,2014年为2000元。按照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说法,这样能够保证扶贫资金用到有学习需求的农民身上,也为贫困百姓学习驾驶技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眼下的河南,正在挖掘人口红利,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而作为扶贫领域的品牌之一,2014年河南共安排雨露计划培训任务20万人,其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工程6.5万人(含2014年国家安排河南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32300人)、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工程3.5万人、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工程7万人、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就近就地培训就业工程3万人,计划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2.3亿元。截至7月31日,全省已累计完成培训任务11.58万人,占全年培训计划的57.9%。雨露计划在提高贫困人口能力和素质、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雨露贫困村河南
许雨露美术作品
雨露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雨露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