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晨练我喜欢——清华附小的“晨练微课堂”

2014-10-31 09:49张志刚滕文生
体育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张志刚+++滕文生

摘 要: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清华附小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不仅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每个学生有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而且在每天的清晨还开设了晨练微课堂,现在,晨练微课堂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清华附小;体育课程;改革;晨练微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7-0030-02

一、晨练微课堂的命名:源于校长的提议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都在想方设法的把学校育人目标落实到他们的课程设置当中来。2013年2月期间,窦校长想出了金点子,要开始晨练,基于此我们就有了“晨练微课堂”。

二、晨练微课堂的创设:源于集体的智慧

我们体育团队抓住了学校构建“1+X课程”的契机,总结我们以往的工作,推出了晨练微课堂。

我们体育团队一致认为,既然是课程,就要与自由松散的锻炼不同,也要与正规体育课堂不同,要体现自主、兴趣,个性化发展。我们的课程紧紧围绕健康、阳光、乐学的育人目标,扎实的落实在“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体魄”的课程目标之中。

我们认为晨练微课堂是X课程,也是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的自主构建平台。从原本的晨练上升到课程,改变的不仅是一个词语,更多的是终身锻炼意识的宣传、阳光体育计划的全面开展、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学校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这样的平台,同学们实现了自主锻炼、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三、晨练微课堂的组织:源于师生的配合

每天清晨7:15,学生们伴着动听的乐曲来到操场。同时学校体育教师、器材管理小志愿者、小体育指导员就开始为大家服务,与广大学生一同锻炼,同学们三五成群,相互合作、彼此配合,有的练习跑步、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跳绳。足球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我们附小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飞奔在操场上。但是刚开始同学们是自己借足球自己踢,这样既降低了足球的使用率,又没有达到足球运动作为团队项目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在思考怎样把学校一直推行的小组合作应用到晨练微课堂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体育团队提出“二、四、十”原则。

“两人以上借球”。俗话说两个和尚抬水喝,但在晨练微课堂里同样是两个和尚有球踢,通过这个小措施,学生们从开始自己一个人踢球满操场追球捡球,过渡到两个人互相踢球不再满操场追球。学生踢球的效率高了,学生通过练习,不但提高了球技,而且加深了感情,懂得了分享。

“四人以上借球门”。俗话说“三缺一,不成局”,通过这个小措施,俩人合作逐渐形成了小组合作,从以提高自己的足球技术水平逐渐发展到小组的配合,形成了小球队的雏形,这样的球队就可以拥有一个球门。

“十人以上借场地”。我们把大操场平均分成若干小足球场,每当有同学要踢比赛的时候,体育老师都建议学生们踢五人制足球赛,提供给学生一块专用场地,便于他们比赛。通过这个小措施,在学生当中形成了组队比赛的高潮,足球运动逐渐形成了清华附小的第一运动。

四、晨练微课堂的未来:源于提升的思考

在日复一日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在想怎样才能更多、更好的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成长进行相互对接呢?其实在晨练微课堂中不仅仅只有这一个故事发生,通过以小足球为代表的这个故事反应出来的都是我们的老师们围绕着学校的理念,围绕着学校的课程又进一步延伸,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站到学校的层面去想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故事就这样奇妙的发生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在课程建设的路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天灾人祸”雾霾突袭、“声音大小”影响居民休息等,猝不及防的我们也曾伤心的收到了投诉,但是纲领中说的好:问题就是研究的课题。我们一帮男人手拉手,心连心,迎难而上,我们坚信只要对学生的健康有利,就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并且要做的更好。于是各种问题都不再是问题,而是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总是能想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例如:晨练微课堂初期,学生们借还器材时需在诚信手册上写上年级、班级、姓名以及所借的器材,比较繁琐。在借还器材的高峰期队伍能排十几米远,看着孩子们每天把时间浪费在借还器材上,体育老师十分着急,并马上商讨,怎样才能到达无缝对接,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利用在锻炼身体上,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体育团队推出了“诚信墙”利用护照借还器材这一措施,学生只要拿着护照来到诚信器材室前,把护照交给志愿者就可以领取到自己所需的器材,而志愿者只需在护照上盖上相对应的“健康”“阳光”“乐学”章并把护照按年段放在诚信墙里,借器材的过程便全部完成。当学生锻炼完后,只需把器材交还给器材管理员,自己到诚信墙取回护照,整个借还器材的过程便完成了,大大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时间。

组建自愿者队伍,从全帮全扶,到半帮半放,再到完全退到舞台之后,男人帮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一同锻炼,一同成长,收获了我们课程建设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