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角色认同探析

2014-10-31 09:37邵师齐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工作

邵师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目前,国内对高校教师角色认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者魏淑华认为:“角色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高校教师角色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角色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从事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部分,其角色认同是辅导员自身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既包括辅导员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辅导员角色的过程,又包括辅导员个体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

为了分析不同人群对于辅导员角色认同差异,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面向与辅导员职业联系紧密的相关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武汉市四所高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三个不同的人群中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达93%,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一、辅导员角色认同现状

(一)辅导员角色自我认同

1.你对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是否迷茫?(见表1)

表1

2.你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见表2)

表2

3.你对工作是否有过倦怠之感?如果有,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见表3)

表3

辅导员自我认同调查群体主要针对四所高校的辅导员,调查显示,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方向感和目标。关于“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是否迷茫”的选项中,只有15.2%的辅导员选择“没有困扰”,近90%的辅导员对前途表示困扰。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过半的辅导员不愿意长期从事这一工作,而在职业倦怠感问题上,七成的辅导员存在倦怠感。由此可见,在辅导员角色自我认同上大多数辅导员是存在“角色迷失”的,不清楚自己发展目标,从而在基本角色问题上迷失方向。

(二)辅导员角色社会认同

1.你对辅导员这一工作如何认识?(见表4)

表4

2.辅导员在你心中是什么角色?(见表5)

表5

3.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从事辅导员这一行业吗?(见表6)

表6

辅导员角色社会认同调查群体主要针对专任教师和学生,其中65%的受访者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挺负责,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19%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虽然忙,但有意义的事情不多。16%的受访者对辅导员工作不了解,难以给出明确的评价。在对辅导员的角色地位上,大多数人认为辅导员仅为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而几乎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将来不愿意从事辅导员这一行业。综上所述,在大多数人的感性理解中,虽然认可辅导员的工作意义但是并不向往这份职业,认为辅导员工作仅为管理学生,部分不了解辅导员职业的受访者甚至认为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保姆”,可见社会仍然对辅导员角色认同上存在偏见。

二、辅导员角色认同缺乏原因分析

(一)工作难以得到认可影响角色认同

高校辅导员虽然也属于教师岗,但是与专任教师工作考核方式却不一样,因为工作面向的群体是学生,工作成绩无法简单的量化,成效显现往往经历几届学生后才能表现出来。同时,工作内容琐碎,大到学生的就业,人身安全,小到平时的查课查寝,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无一不需要辅导员的管理教育,而在现今社会,一旦高校出现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无论相关辅导员是否是直接责任人,都会难脱其咎,导致对其工作否定,影响今后晋升发展,工作成绩见效慢,量化难,难以及时得到认可,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

(二)辅导员待遇过低,角色认同感低

在工资待遇上,以问卷调查的四所高校为例,80%的辅导员年收入仅在3~4万左右,但是工作时间却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除了平时坐班,下班后手机24小时开机,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有时候为了做好学生工作,还需要牺牲个人下班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参加学生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相比起来,工资待遇与工作时间不成正比。而辅导员群体大多是26~35岁的年轻人,正处于谈婚论嫁、生儿育女需要经济支撑的阶段,工资待遇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角色认同感。

(三)发展前景不明朗,角色认同感低

辅导员是近十几年来才在各高校设立的新职业,以前管理学生工作的教师一般为班主任,所以现在社会上还有不少人根本不了解辅导员这个岗位在高校中的角色。部分从事过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想到社会上重新就业时,会遇到许多障碍,许多企事业单位不了解辅导员。也不认可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影响辅导员个人的进一步发展。即使是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及工作职责定位得很明确,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给辅导员留下了许多困惑。比如辅导员的职称评定问题,由于辅导员这个职业并没有相关的学科依托,所以在评副教授、教授这样的职称时只能挂靠在思政系列之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辅导员都不是思政专业毕业的,和真正的思政类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一起竞争,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使得许多辅导员既没有科研的动力,也对个人的进一步发展缺乏信心。

(四)社会声望低,职业认可度不高

在职业作用方面.辅导员应该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辅导员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辅导员是一项吃“青春饭”的行业,在高校中,既不是专职教师也不属于行政人员,是大学生的“保姆”,“消防员”,使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职业成就感。很多辅导员都乐于在人前承认自己是“大学教师”,但不太愿意表明自己是“干学生工作的”。

三、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的若干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社会宣传,提高辅导员职业声望

如前文所述,社会上对辅导员这一职业存在很多误解,没有真正了解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因此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就是要通过政府,高校,相关社会组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宣传,如组织相关辅导员技能竞赛,并通过相关平台向社会展示;树立优秀辅导员典范,面向公众进行宣传;让社会认可辅导员作为一门职业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精神导师,思想的引路人,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加强辅导员角色社会认同感,从而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到辅导员事业中去,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加强辅导员自我调适

首先,辅导员要善于自我定位,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妄自菲薄,在处理好日常事务的基础上,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导师,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是“良心活”,提高个人觉悟,将自己塑造成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热心,处理事情细心,让家长放心,每天保持开心的“五星级”辅导员。

其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抗压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善于从学生工作中找到乐趣,转换思维,感受成就感,正确处理来自家长,学生,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角色期待,通过自我调试,正确树立自己的工作目标,逐步实现角色认同。

最后,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帮助辅导员自我调试。现今大多数辅导员都是“80”后,有的甚至是“90”后,人生阅历尚浅,自身抗压能力不足,因此有效的心理辅导对强化这一年青队伍整体素质,帮助其实现角色认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可以组织相关户外拓展,辅导员座谈等等活动陶冶情操,减轻工作压力,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三)建立辅导员激励制度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关键。首先,工资待遇上,应根据地区经济水平予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和机动性,很多辅导员是牺牲个人下班时间处理学生事情,如检查学生寝室,召开班级会议,组织参与学生活动等等,这部分工作应当给予加班费或者绩效补贴。

其次,在辅导员晋级和发展机制上,还应当予以完善。建立明朗清晰的发展晋升制度,确保辅导员在职称评定,级别提升上享有同等待遇机会,并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例如,职称评定上辅导员必须占一定比例。

再次,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辅导员评价体系,根据所带人数,班级的差异性客观准确的对辅导员进行考核,不能仅因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就片面否定辅导员的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和辅导员的绩效津贴挂钩,并作为以后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总之,通过激励制度,让辅导员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工作动力,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角色。

(四)创新工作方式,摆脱事务性工作的拖累

辅导员工作更多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会影响思政教育的质量,因此必须改革创新工作方式,让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才能更好的投身到学生精神世界,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不要凡是和学生有关的工作全部找辅导员。其次,创新工作方式,将程序性的工作网络平台化,如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开通了新生网上自助报到系统,学生在入学前通过系统完成提交个人信息、网上缴纳学费、通过平面图选宿舍、根据尺寸购买军训服装、学校超市的生活用品选购、健康保险选购、手机选送等11项报到程序。不仅便利了学生,还将辅导员从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哲学上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辅导员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建立高效高质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了肯定性的角色认同,才能使辅导员这一群体焕发勃勃生机,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足有效的发展。

[1]范惠莹.高校辅导员角色维度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文晓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3]魏义梅.论高校辅导员角色自我觉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工作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不工作,爽飞了?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选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