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

2014-10-31 15:38张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能力

张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召开,此次大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以兼顾创业和创新且以创业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1]。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质的年轻群体,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对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高校办学实力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缓解宏观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据教育部就业网在2013年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这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问题。失业问题突出导致大学生心理遭受严重打击,因而就业率过低易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高校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的队伍中来,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主体均为人才。作为个体的学生,其能力是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标准。高校综合实力是推动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尺度。目前,国内高校数量众多,但学生的培养力度、培养方式和培养结果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高校综合实力仍旧处于落后态势。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高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目前高校综合实力处于落后状态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我国一直存在教学方式上的问题,“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是当前中国教学的主要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可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效率,顺利通过考试,但长期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突破了这种旧的教学方式的局限。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另外,在知识经济时期,大学生对创新的要求逐步提高,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计划为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他们通过自由选择,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中去实践,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优势去突破、去创新、去创业,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1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

多数大学生对“学习”这一概念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事实上,创新创业的成果不仅包括物质的成果,也包括一些新的想法和设想。任何一个人,只要大脑有思维,他就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另一方面,他们把创新创业看做赚钱的工具,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性。据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称:我国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缺乏自信,内心充满矛盾和焦虑。既想创业,又担心创业;既想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又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度过一生。就是这种踌躇不前、犹豫不定的态度使他们错过了创新创业的最佳时期。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改变当前这种错误的思想。

2拘于形式,缺乏实践

所谓“实践出真知”,创新创业的最终落脚点必须是实践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握不当、与外界同行缺乏沟通、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就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看,当前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单纯讲授创新创业知识[4],很多高校虽然举办“挑战杯”等大赛,但很多活动并不会真正将大赛活动付诸实施;也有部分学校由于实力不强,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不足,同时也缺乏来自社会的支持,加之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政府之间也缺乏交流;也有一些大学成立创业孵化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支持,但由于资源有限,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拘于形式,而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3“重复性”问题严重

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行业知识、管理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年轻气盛等特征,对创新创业的考虑不够深思熟虑,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较分散。例:燕山大学西校区有两家负责送餐的网站,这两家网站在运营模式、合作商家、商品定价以及项目规模上如出一辙。经过六个月的发展和竞争,双方的发展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这种重复性的建设分散了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使总投资成本无形中增加,影响了组织的快速发展,最终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4高知识性与低实践性

当前一部分大学和大学的一部分新型专业向企事业输送知识型员工。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有依靠思维创新、技术创新获得成果的能力,同时,他们学历高、专业技能过硬、求知欲强烈、学习能力强。这些特征使得他们具有很高的创造性。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脱轨,所学专业知识与自身实践完全是“两张皮”,这样既没有在实践中提升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使理论知识对实践形成理论指导,没有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1转变观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强,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缺乏自信的同时,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把学习与创新创业分离开来。还有些学生认为以自己目前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创新创业的必备条件。这些错误观点贻误了学生创业的最好时机。其实,创造渗透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所有对生活中的问题有独到见解,能独立自主地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行为都是创造能力的表现。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之前,一定要从观念上消除学生这种狭隘的创业观,树立全面看问题的思想,看到自身创新创业的优势,增强创业信心。endprint

2学校给予师资、技术、资金、政策的支持,建立激励机制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除了学生转变观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外,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基地,有义务对学生的发展加以引导。由于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教育这种大环境下接受教育,对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并不清晰,这就需要有社会经验的引路人对学生加以引导。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创新型教师加入创新创业团队,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问题等加以指导,另外学校也可邀请校内的专家学者和校外的企业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开设讲座,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5],从师资、技术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针对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这一前提,学校应给创新团体以资金上的支持并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6]。其实很多学生的创业项目特别新颖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缺乏起步资金,难以扩大规模。学校只有在政策上加以支持,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扫清道路。

3规划整合,形成特色

大学创新创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形成特色。近年来,美国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以比尔·盖茨为代表,在互联网、电子产品、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特色。当前,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率达到25%[7],远远超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水平。国内也有很多大学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特色。同济大学形成了独特的“官产学研”创新创业模式,并在理论向应用缓解的转化上取得一定的成绩[8];中国人民大学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在学校设立创业类课程[9],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最成功的典范,积极向国外借鉴经验,自1998年开始,先后成立了视美乐、易得方舟、慧点、汗青环保、瑞福、奇乐无限等数十家创业公司。这些典范都启发高校领导和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创业团体进行详细规划,对重复性建设的团队加以整合,对有特色的团体要重点支持、重点鼓励,形成特色。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机制,既能利国利民,又能促进学校和学生个人良性互动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7-8.

[2]曾伟,白凤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9,30(2):175-176.

[3]苏荔萍.学生就业期望:基于性别比较的实证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0(6):72-76.

[4]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7-78.

[5]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7-78.

[6]宋之帅,赵金华.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 143-145.

[7]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8]叶明海,翟庆华,段存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形成特色———以同济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24(5):76-79.

[9]宋之帅,赵金华.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142-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