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

2014-10-31 09:39吴荣秀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纳什均衡坦白纳什

吴荣秀

一理论介绍

博弈论(Game Theory),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考虑游戏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就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维基百科)。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非常普遍的概念。可用以下的案例进行解释:假设两个合谋犯罪的嫌疑犯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两个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进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2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抗拒,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抗拒者则重判10年;如果两人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半年(著名的囚徒困境案例)。对该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来说,各自都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即:坦白或抗拒。共有四种可能结果。但假设A选择的是坦白,B的最优选择也是坦白;假设A选择的是抗拒,B的最优选择同样还是坦白。在这里,(坦白,坦白)就称作是纳什均衡,而且是占优战略选择。它指的正是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通过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维基百科)。但事实上,两个罪犯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无法实现组合或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博弈论与语言顺应论的共通点

既然笔者要把博弈论与语言顺应论结合起来,那必然要寻找它们两理论的共通点。

(一)目标相同:顺应

语言顺应论中,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不断地作出语言选择”,始终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和使用环境。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而且,通常面临的选择不是均等的。人们总是接受更有利的选择,并称这种现象为“优先组织”(preference organizatio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倾向于选择“无标记”形式。如我们在了解一个人身高时,我们更倾向于询问“他多高”这个无标记词而不是“他多矮”这个有标记词,语言在头脑之中已经有过一次选择和过滤。同样,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这个例子里的两名嫌疑犯(假设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对判刑轻重的环境进行判断,最终双方均坦白也就是在进行选择,而这样选择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顺应外界条件和使用目的,最终得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审判。即:语言顺应论和博弈论中选择都是为了顺应。

(二)侧重点相同:策略

语言顺应论中,语言使用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语义层、话语/篇章层)上进行。语言使用者不仅要选择形式(forms),而且要选择策略(strategies)。也就是说,选择既在语言结构层面上发生,也在策略层面上展开。交际中要传达一个意图并被对方所理解,理论上说话者可选择无限个具有不同效用的策略,即表达方式,因此,说话者需要从多个方面比较这些策略的预期效用,以作出权衡。同样,听者根据接收到的语言信号进行理性解读,并继而做出反应。吴诗玉(2008)也认为这种双重、双方的交互或者策略理性使得成功交际成为可能。博弈论研究策略交互的情形,即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必须分别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而所做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又同时要依赖于别的参与者的选择和决定。两名嫌疑犯(假定为理性经济人)对对方思想和行为进行理性解读,最终背叛彼此选择坦白是最有可能的策略选择,即:语言顺应论和博弈论都侧重语言或者行为策略的展开。

(三)“纳什均衡”

博弈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中,两犯罪嫌疑人面临警察给出的选择,只能从各自利益出发,依据各自理性选择招供,这种双方(于个人而言)均没有第二选择,如前定义所述就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这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但此种情况下,也并没有实现他们双方的利益最优化。在语言顺应论中,同样存在语言“纳什均衡”现象。正如Verschueren所归纳,围绕语言选择有三个关键概念:可变性、协商性以及顺应性。不断选择、在动态变化中的协商过程目的也就是为了达到语言上的顺应,也就是语言上的“纳什均衡”———交际中彼此的“满意位点”,纳什均衡点上。在这个点上每一位理性的交际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也就是说,双方均认为达到了“顺应”的高度。但从语言顺应角度来说,在经历选择、协商的过程之后所达到的“语言顺应”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以下将着重对语言“纳什均衡”现象进行分析。

三语言“纳什均衡”

(1)如说话者:我在池塘里看到了他。(基于以下理论假设:说话者和听者的语用能力和理性能力均为最佳;说话者和听者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信息兴趣和推理能力)

我们假定说话者有两种可能的意图,M1:我在池塘里的时候,看见了他。M2: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在池塘里。

而听者相对应的也有两种理解上的策略M1和M2。

在这个对话理解中,存在着四种理解上的可能性,(M1,M1),(M2,M2),(M1,M2),(M2,M1)。达到的纳什均衡有两种:(M1,M1),(M2,M2)。经过听话人对说话人语言的选择、协商直至顺应说话人的说话背景后,此时出现了多纳什均衡,这就为理解顺应语境下的语言增加了难度。

(2)如法庭上,法官:被告,你承认所犯下的罪行吗?

被告:我承认。

对被告罪行的判断现在也会出现误判,有时候证据表面指向被告,但原因却是被告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如维护他人)故意混淆视听而为之,并对罪行供认不讳。此时,两方对语言的选择、协商也一样是为了顺应自身利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官根据表面证据急于定案,被告也愿意将自身定罪,事实便在这里出现歪曲现象。表面双方策略的选择顺应了语境,也达到了彼此的“纳什均衡”,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这也就对语言顺应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上的顺应达到均衡,也并不算是最优化,如果要将其运用到各种现实语境中,对语境、对话人背景的考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endprint

(3)如女方:如果我和妈妈同时掉进水中,你先救哪个?

男方:先救未来的妈妈。

这是一则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的小对话,女方提出的问题希望听取到的答案肯定是希望自己被救,而男方语言机智,他可以选取答案“救你”、“救妈妈”还是“救未来的妈妈”。他灵活运用策略,选取了最后最为灵活的答案。“未来的妈妈”可以指代女方本身也可以指代岳母或者自己的妈妈,这样女方会满意,双方妈妈也都没有得罪。是博弈中选择、策略均较好的案例,顺应了语境。

由上可以看出,交际对话中并不能总保证语言双方的交流效果达到最优化。即便是经语言顺应论中三步曲语言选择、协商直至顺应达成的“纳什均衡”,有时也不一定是占优“纳什均衡”(经济术语中称作“帕累托最优”)。一次言语交际博弈能够达到纳什均衡,只能说该博弈获得了解,但仍无法说明成功交际的目的是否有达到。

同时,“多纳什均衡”在语言交际中的出现也会对语言交际效果最优化产生影响。这便需要我们对相应语境作出全面的了解。语言交际的双方都会受到语境的影响(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语言语境,还包括自然语境和社会语境)。而一成功的言语交际,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博弈模型中奕者对策略的选择。每一奕者策略的选择都不仅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同时还受到其他奕者策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仍需要我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双方地位、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判断。我们还需要寻求交际方式、如何优化改进,达到最优的“语言纳什均衡”。

目前,博弈论是研究理性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被各门社会科学研究所应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无论大到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经营、市场竞争还是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夫妻争吵、家庭聚会、朋友约会还是与陌生人交谈,语言博弈无处不存在,相应的语言顺应论应用也自不会避免,如何在语言顺应论视角下更好地将“纳什均衡”运用到语言交际并达到占优均衡,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并需进一步探索。本文仅是尝试在这交叉领域进行一小步探讨,希望能真正跳出圈子进行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法制博弈分析导论[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

[2]董明.谈“语言博弈”中否定的使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87-91.

[3]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Jef 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汉语,1999(4).

[4]吴炳章.交际博弈论—一种认知语用学的理论框架[D].河南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9.

[5]吴诗玉.语言交际的博弈论解析[EB/OL].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外语学院二语习得研究平台.(2008-06-22)[2010-03-21].http://sla.sjtu.edu.cn/www/6/2008-06/ 6.html.

[6]向明友,夏登山.民俗语用学-语用学研究的新视角[J].外语研究,2001(4):23-24.

[7]许宁云.语篇回指博弈论[J].外国语,2005(6):47-53.endprint

猜你喜欢
纳什均衡坦白纳什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浅析
中文的魅力,老外理解不了
去产能政策的激励相容安排与系统风险防范
基于纳什均衡的充电桩建设博弈分析
真情告白
囚徒困境、契约和惩罚
论坦白的处遇
爱,纳什博弈人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