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波音乐受到科学界关注 听大脑“唱歌”助临床诊疗

2014-11-03 01:22
小演奏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帽檐脑波科学界

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一场别样的“脑波音乐鉴赏沙龙”在“交响乐”中拉开帷幕。

现场,坐在电脑前的男生头部被电极帽包裹严实,帽檐处垂下一组电线连在一块电路板上,再与电脑相连。不一会儿,大屏幕上就显示出虚拟钢琴黑白键交错的影像,同时伴有音乐声,而在钢琴左上方的白色小窗口里,可以看到一段波纹不停闪动。

每个人在不同精神状态下,脑电波的频率各异,脑波音乐也会随之变化。当人在熟睡时,脑电波比较沉默,转换出来的音乐略显低沉,宛如一首舒缓的爵士乐;当人在做梦时,脑波音乐多了几分灵动与活泼;当人在清醒时,脑波音乐听起来宛如溪水流淌般时快时慢。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朝义院士说,脑波音乐以一种独特方式展示了人类大脑的功能活动。近年来,脑科学界开始注意到这种研究方法,希望大量收集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脑波音乐,从音乐的变化规律中找到某种疾病的共同点,由此发展出一套辅助诊疗手段。

《文汇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帽檐脑波科学界
这个夏天用西瓜宠爱你
巾帼担当
父亲旧军装(新韵)
神奇的“脑波球”
请记得我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旅行休憩小头枕
阴 天
音乐新领域——潜意识音乐的探索和推广(上)
图书馆自习区背景音乐的播放及制作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