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2014-11-05 20:05姚远喻丹
当代贵州 2014年24期
关键词:博会书香全民

姚远 喻丹

书香凝聚力量

“文耀贵州、书博天下”——盛夏八月,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让贵州弥漫着沁人书香。

数以万计的来宾、读者、游客,4.3万平方米的主会场,4个各具特色的分会场,2440个展位、1200多家参展商、60万册书,创下了历届书博会之最。

在书博会主会场,各家出版社带来自己的得意之作,每天都有新书首发,《历代辞赋总汇》、《亲爱的孔子老师》、《自然文库》、《冰心系列文集》、《大中华赋》、《家国情怀》等一大批新书进入读者视野。各省代表团组织出版界精锐力量赴会,时时都有特色活动、地区展销、数字平台展示等举办,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湖南、江苏等代表团规模尤为庞大。

本届书博会展现的,不仅是出版传媒业的厚重传统与勃勃生机,也是读者怀揽书香、触摸文脉的内在需求和澎湃热情,更是阅读改变生活、实现梦想的无限魅力和巨大力量。

偌大的场馆中,哪里有交流互动,哪里就有人群聚集。主题分享会、文学研讨会、专家讲座、名家签售、读者见面会……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灵感的碰撞,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在以“读者至上、享受阅读”为主题的读者大会上,著名作家王蒙、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著名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等轮番出场,与现场千余名读者互动交流,幽默和机锋的对话一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他们分享个人阅读体验与经历,讲述阅读带来的变化与契机,呼吁推动全民阅读。

在8场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和10余场“大家面对面”访谈中,王跃文、吴甘霖、宁肯、张锐锋、安意如、李长声、黄国荣、侯健飞等作家与读者相约,畅聊阅读与写作背后的故事,柳斌杰、于青、李岩、石涛、李朝东等出版人高峰对话,寄望阅读的发展与未来。

精彩无界限,阅读无止境。在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自治州、贵阳孔学堂四个分会场,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家讲座、延续本地阅读品牌的交流活动、点缀多彩民族元素的文化展示轮番上演,让多地市民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对于贵州而言,举办本次书博会的意义非凡。贵州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需要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需要推动全民阅读与实践。书博会的举办,不仅为贵州带来文化产业壮大的契机,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汇聚智力、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对此,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贵州将以书博会为契机,发挥多彩文化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多读书、勤思考、善运用,提升全民思想文化素质,为开放型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阅读引领文化

在本届书博会上,个个是书迷,人人是主角。

放眼望去,最受关注的不仅是书,还有那些埋首阅读、手不释卷的读书人。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慧星、贵州省遵义县鸭溪镇农民作家周康尧等“十大读书人物”,或是扶老携幼享受书香的市民,或是那些一连几天在会场流连忘返的淘书者,或是在“书博大篷车·多彩贵州行”、“书香万里行”等活动中得到一本好书的村民,他们对书本的痴迷、对阅读的爱好,成为书博会最亮丽的风景。

对阅读的倡导,不能限于形式,而要注重内涵的提升和文化的引领。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只有我们更生动地发展文化资源,只有更多的从精神层面上提升人们素质,未来才会是光明的。

因此,本届书博会更加突出文化引领的作用。8月2日,孔学堂书局挂牌、《孔学堂》杂志创刊仪式在贵阳孔学堂分会场举行。孔学堂书局首批推出《孔子真精神》、《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阳明精粹》等17本图书。《孔学堂》杂志创刊号则由叶小文、星云大师、德维尔潘、拉兹洛、杜维明等中外文化名人执笔撰文,并由海内外专家进行中英文对译。两者交相辉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国学阅读热潮。

与此同时,数字体验和网络互动突破阅读的传统形式,为全民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无论是国有出版社展区,还是民营企业展台,数字产品都成为重点展品,参与现场体验的观众也人数众多,拿着手机“扫一扫”、“摇一摇”的人随处可见。另一方面,贵州启动了包括“中国十大经典读物”和“影响贵州领导干部的十本书”网络推选活动,以及“网友心中的贵州读霸”网络展示活动在内的系列网络文化传播活动,通过网络搭建平台,创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互动环境。

文化引领、内涵提升、形式突破,这是本届书博会最大的特色,也是推动国家阅读、全民阅读的题中之义。

“推动全民阅读,不仅要靠政府引导,也要依靠社会力量,形成一种人人爱书的氛围。”书博会上,一位老年读者如此感慨。

阅读哺育民族

阅读,滋养心灵,润泽人生,它能丰满一个人的生命维度,能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能增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014年5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这一数据与韩国的人均11本、法国的人均20本、日本的人均40本、犹太人的人均64本相比,我国俨然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环视世界,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和国家,必定生命顽强、积极向上、思想开明、科技强大。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他们视读书和粮食、空气和水一般不可或缺,犹太人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传统、知识的手段,被誉为“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记忆的民族”以及“学习和思考的民族”。因此,他们只占世界人口的0.2%,却获得29%的诺贝尔奖。今天的以色列,人均读书量仍然位于世界前列。

作为文明之邦,中国历史上曾留下“韦编三绝”、“ 凿壁偷光”、“ 悬梁刺股”等关于读书的故事。当我们重温“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这些前贤留下的关于读书的话语,不能不为当前国民阅读的现状而深感忧虑。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当前,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带动全民阅读的氛围”,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作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始于1980年,是文化领域历史最久的文化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许多会展、演出、活动都销声匿迹,书博会的声势却日渐壮大,其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由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成为集出版成果展示、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文化建设、倡导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书博会的广博、包容和多元吸引了诸多读者,不仅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滋养民族灵魂、建设精神家园的有力之举。

“亲爱的少年,将阅读作为一种信仰吧,阅读就是一种信仰!”8月2日,在“寻找最美阅读少年”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阅读推广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著名作家曹文轩给“最美阅读少年”写了一封信,寄语广大青少年勤于读书。他说:“阅读就是一种信仰,使人类能够抵达最美最高的境界。”

是的,阅读实现梦想,阅读承载价值,阅读启迪智慧,阅读激发力量。阅读是人类最美的姿态!(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博会书香全民
墨韵书香
数字化将开启东博会里程碑式的新征程
3月历史大事记
充分放大进博会延伸效应
墨韵书香
2016武汉光博会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书香海报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