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老年孤寂

2014-11-07 13:30丁宁
新天地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症空巢战胜

丁宁

丁老师:你好!

我真不喜欢退休,一个人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好没意思。我丈夫几年前心梗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去国外工作了,只能和他网上视频。因为没有人说话,我常常一整天都开着电视,造些响动;因为没有安全感,我会放一双男人的拖鞋在门外,给自己壮胆。

尤其是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曾经的家的回忆点点滴滴,如此真切。我害怕过节,一个人对着一个碗、一双筷子、一个水杯、一盏灯,默默地对自己说:节日快乐!然后落寞地洗澡、上网、看书、上床,却久久不能入睡,满心凄凉,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我已经一个人过了4个中秋,想想往后,越来越老了,真不知该如何安放自己。

王丽

王大姐:你好!

我理解你的心情。天天过一成不变的日子,别管内容是什么,久了就会使人有发疯的感觉。对于刚刚退休,且单身或空窠的女性,感觉最不舒服的是寂寞。有人说寂寞是单身女人的死穴,对退休的中老年女性而言,更使这种感觉扩大了。

找寻精神寄托

每个人精神都要有所寄托,如果没有,得自己去寻找,直到找到。寄托有大有小、有远有近,随时都可以依现况增减、调整,总之要自己设定,自己追求。培养多种嗜好很重要。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说:“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做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想要愉快地享受退休生活,培养十种八种不同的爱好不为多。有室内,有户外;有独行,有共享。这样才能保持“既有个人自由,又不离群索居”的平衡生活。比如上网、阅读、听音乐、唱歌跳舞、慢跑走路、种花种菜、登山健行、钓鱼、摄影、烹饪、观鸟、绘画……

离开职场,家人又不在身边,孤独是必然的。但孤独并非是威胁,甚至在静思之中,不但可以发现自己,还可以尝试冥想。日本著名女作家曾野绫子在中、晚年曾经多次到落后国家赈灾,也曾与人结伴开车横穿撒哈拉沙漠。一个人总要平衡自己,让自己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远离“空巢综合征”

现代住宅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封闭性、单元式,邻居间互不相干。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极易形成一种病态的离群索居、薄情寡义的状态,同时还会产生自我封闭、性格偏执、心胸狭窄等心理。对于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老年人来说,由于退休后难以同社会接触,就会加速精神上的衰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迅速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性痴呆、老年性抑郁症和其他老年性精神、心理疾病。对于因居住在封闭环境中引发的各种心理症状,专家们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空巢综合症”。

染上“空巢综合症”,会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有人甚至觉得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可能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有人会因之导致一系列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我们不妨积极地看待空巢现象,把子女长大离巢看做自己的成就,把独自生活当做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机会,利用空巢的悠闲、清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从而战胜“空巢综合症”。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认为只要关好门窗,备好电话,准备好防身之器,就可以安心了。

无论如何,人都应该多多结交朋友,同性的或者异性的。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本来老年人数性别比就有些悬殊,越是年纪大,女性人数越多。加之“老夫少妻”现象的存在,对于老年单身女性而言,找到一个双方婚姻生活的预期接近、年龄相当,各自的生理需求相仿的伴侣很是不易。如何更有效地消除寂寞,多找一些聊伴、兴趣相投的异性朋友,寻觅到几个蓝颜知己,不失为一种良策。

幸福要靠自己

幸与不幸,答案在自己心里。每个人要靠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如何战胜寂寞,乐观幸福地度过晚年,要靠自己寻觅。首先要学着独立。人不能习惯于依赖别人,对于困难或新奇的事不愿或不敢接触。年龄不是人老的原因,心境才是。依赖人久了,不但原来所拥有的才干不见了,而且意志消沉,心智和体力每况愈下,切不可倚老卖老。您最好有些工作,哪怕仅仅做一些志愿工作。乐观幸福的秘诀在于有目的、有目标,不要去想别人为自己做什么,而关注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

如果你还会被未来所吸引,能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60岁会变作16岁。如果在你内心深处存有一个无线台,不停地从人群中,从周围接收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就保有幸福的源泉。只要敢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不会寂寞。

(责编:辛娅)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症空巢战胜
战胜假日忧郁
关注夹腿综合症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我战胜了自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
战胜美军“绞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