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的生动色彩——《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

2014-11-09 03:47
教育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动史料创设

张 敏

(德州市齐河县第三中学,山东德州,251100)

气势恢宏的历史场景、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神秘曲折的历史事件、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多个历史元素勾勒出丰富生动的历史画卷,旖旎的画卷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类的智慧。在历史画卷中你可以感受生命的跳跃,倾听古老智慧的漫漫诉说,可以因它而感动、而哭泣、而倾心。但现实中,我们的历史教学却把如此享受和智慧的过程变得枯燥而单调。历史的画卷被割裂得支离破碎,鲜活生动的历史被简单机械地归纳为瘦骨嶙峋、干瘪的一二三四或ABCD。

如何给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具体、丰富的历史课堂,尽可能去还原历史的真实,让鲜活的历史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其中能充分感受到历史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智慧光芒,在历史的思索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增加史料运用,还原历史的厚重

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史学便是史料学。历史已经消逝,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进入历史现场。史料是史学的生命。就历史教学而言,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和框架,而适当的史料补充,会让历史更加饱满、立体、有血有肉。历史教学应该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史料,生动地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还原历史的厚重。譬如“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课本只有短短三句话,讲述了装束、礼节、称谓等方面的变化,内容抽象、干瘪,学生缺乏直观、形象、具体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部分内容,笔者补充了一些图片和知识。

1.“断发”

2.“易服”

3.“移风易俗”

通过史料的补充,僵化的历史变得鲜活,凝固的历史变得可以触碰、可以感知,单薄的历史教学多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味”,更加厚重深刻。

二、合理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的精彩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重新去经历历史。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历史?笔者认为设置教学情境是还原历史真实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是指知识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它可以分为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新旧知识与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下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真实或者虚拟的历史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感知历史,触碰历史的生动。

例如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在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处理教材时,笔者发现这节课内容繁杂、线索凌乱,史实的叙述生硬又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虚拟了问题情境,以一个虚拟人物“汤师爷”为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以“汤师爷”的活动线索为形式,串联整节课的内容。将刻板的文字化为可触摸、可寻觅、可操作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拉近了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还原了历史的时空,历史变得生动、鲜活。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要善于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还原生动、深刻、精彩的历史,使更多的学生“乐在历史中”。例如在处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时,鉴于课本知识过于单调、枯燥和初中生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笔者设置了一个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发动学生去编演历史短剧《体验民主》,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孙中山和盐商。通过观察表演者服饰、语言、动作等来具体感受历史的真实。

课堂上演员们表现得淋漓尽致,观者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活动形式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血有肉,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三、挖掘情感因素,还原历史的情怀

情感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课堂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都是“情”。所以,教师要善于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艺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比如在讲到“中山装”时,笔者补充了“中山装”的由来及思想含义,并指出,中山装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的重要着装,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历史教学过程中处处充满情感,教师要找到这一个个的“燃情点”,让学生面对历史时,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倾诉衷肠,可以开怀畅饮,可以追思过往,更可以让心灵追随历史一起飞扬。例如在这节课伊始,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了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众多成果,这学生不禁感叹人类的聪明才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讲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并且与古代社会相比较,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课堂结束环节中,把我们今天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也一一呈现给大家,提醒学生要珍惜今天的现实生活,并且展望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我们的努力。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环节中,一直贯彻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身情感的归属和智慧的升华,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历史是有生命的,在灵动的历史教学中,让史料增加历史的厚重,让情境增强历史的精彩,让情感加深历史的情怀,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宣泄的驿站、生命的圣堂。让我们一起去求索、去突破,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体验与历史情怀,让学生放飞心灵赢得智慧,让历史回归它本来的色彩。

猜你喜欢
生动史料创设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生动的冬天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史料二则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