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之公众参与

2014-11-10 00:58成英利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众参与

成英利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需要公众参与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中国现阶段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从培养意识、拓宽渠道、规范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措施,最后根据笔者工作经验,简要说明了油田企业各单位如何具体应用,使公众参与融入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来。

关键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

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2. 公众参与是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公众参与使政策的制定主体以及被执行主体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制定出符合程序的公正的公共政策,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

3. 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内在要求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倡公众参与式的社会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要形成合力。

4. 公众参与是更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的最佳途径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公众有权力和义务参与社会管理。公众参与使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具有可操作性,确保社会管理部门有效满足公众需求。因此,公众参与是实现公众满意、提升治理理念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手段和最佳途径。

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的几个问题

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而言,公众参与仍然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1. 公众参与感不强,公民责任意识弱化

就目前而言,公众缺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人认为自己个人言行无足轻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家长制”等官僚体制作风的影响,对公众的参与权缺乏尊重,使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三是部分人对政府与上级的决策坐等观望。以上原因导致了公众参与感不强。

2. 公众参与的组织功能单一

完善的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桥梁,虽然我国的各类组织和团体很多,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功能,政府的决策不能充分地吸收公众的各种意见和信息,造成公共政策参与的不对称;由于社会民间组织自身发育不健全、发展缓慢,难以承接越来越繁重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作为公众参与的团体表达功能较弱。

3. 公众参与的制度缺位,参与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但目前有关公众参与具体如何开展,采取怎样的程序和形式,参与的深度与权限约束等方面都缺乏一系列配套的相关法规。

4. 政府对公众参与的认识存在一些观念误区

部分政府官员在实际政策制定过程中,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把公众政策参与仅仅作为形式;政府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效果持怀疑态度;政府认为公众参与的时间周期长、节奏缓慢导致成本增加。这些观念的误区,也导致公众参与无法深入有效开展。

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措施

1. 培养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意识

(1)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宣传工作。

(2)大力组织开展各种社会管理实践活动。

2. 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1)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广泛吸收社情民意,有序吸纳公众参与,形成公民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环境政策、规划、法律以及具体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尊重公众的参与权利,以取得与公众利益的协调共进。

(2)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正式渠道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政府开设的各种方式的来信来访等。要实现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就应该拓宽参与渠道。首先,充分运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实现公民的多渠道参与;其次,应注重事前参与、事中参与、事后参与相结合;第三,在参与手段上,努力做到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同时并举。

3.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公众参与的规范和保障

(1)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范围、途径和方式;

(2)规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程序、方法;

(3)增强公民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知情权;

(4)完善公民公开讨论机制。

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在油田的具体应用

笔者根据岗位工作经验,简要谈谈对油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上的几点建议。

首先,充分发挥油田基层党组织在动员职工群众中的优势,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活动,举办一些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展览会等,提高油田职工、家属的社会管理参与意识。

第二,适当的让油田职工、家属参与到油田治安的具体实践,使其感受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的艰巨。

第三,除了加强与周边地方政府的联防管理的方式外,可以在油田各单位和各级党组织部门设立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或者领导下基层、工会调查等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油田政策法规制定的渠道,使之可以有更多的合理的公众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

第四,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尤其需要完善公开建言及讨论机制,使油田职工、家属可以通过各种传媒工具发表对政务及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意见。

第五,公众参与不能流于形式,要在决策过程中,要尊重油田职工、家属参与的权利,充分地吸收他们的各种意见和信息,使油田职工、家属能够实实在在参与到油田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来。

参考文献:

[1]刘德宏.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J].社会视点,2011(09)

[2]郭丽敏.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多元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5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众参与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