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

2014-11-10 03:46台洪斌李勇强
科技资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台洪斌++李勇强

摘 要:我国煤矿生产的要求是“安全第一”,即将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生产首位。增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管理,对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措施方针。对煤矿安全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煤矿企业需要坚守安全生产准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安全生产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煤矿生产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30-00

对煤矿安全的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煤矿安全管理格外重视。近几年来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有问题存在,对煤矿的生产运营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煤矿发展的稳定。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煤矿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保证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对煤矿安全要加强管理。

1 对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事故事实证明,煤矿生产中安全意识欠缺,将直接导致生产违章作业,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了煤矿生产中事故频发。因为煤矿工人对安全问题缺乏认识,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生产管理者管理方法不合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对职工管理使用高压政策,没有民主公正性,让职工对安全管理毫无主动配合的意愿。

1.2 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现在煤矿企业的经管模式,都是以美国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由于美国管理模式先进、管理方法成熟。美国煤矿市场的积极竞争和企业多元化的结构等原因造就了美国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围绕成本管理、严谨的分层责任负责制等系列性的措施使安全管理纵贯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始终。对比来看,我国的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管理理念落后措施欠缺,很多政策甚至仍然处在人民公社生产时期的管理方式,某些国有煤矿企业延续着上个世纪的承包制度,经过层层承包,政策无法通达基层,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再加上近些年煤矿企业萧条,国内几乎没有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煤矿企业[1]。

1.3 对人为因素缺乏重视

调查资料表明,因为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出现的事故在总体安全事故占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比例。大多数煤炭行业中的事故都是因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操作造成的。由于目前煤矿工作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缺乏正规的系统培训。除此之外,煤矿生产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难度高、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工作,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量让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势必会出现达不到要求的操作,增加了事故出现的概率。

1.4 安全管理体系和赏罚制度不健全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负责部门,目前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通常都是该层的分管管理着或者是部门的领导,管理主体有着严重的错位。此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没有做到从生产底层的矿井职工抓起,导致了矿井职工对于安全管理接受被动,态度消极应付。

煤矿安全管理一直沿用的是过去十几年的赏罚制度,以“罚”立威只罚不奖。这样的奖惩制度在当今工作双向选择的背景下,造成了很多煤矿职工工作态度消极,甚至离职出走,最终导致了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力不足,人才流失问题[2]。从而致使了煤矿企业后备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影响到煤矿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2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生产安全意识

定期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对员工中安全于己无关的思想彻底的订正和消除。对员工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员工提出有关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

2.2 安全理念要与时俱进

在原有对事故进行预防控制的安全理念上,提出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即将降低生产中轻微伤害作为最终目标,杜绝出现事故死亡的情况。有了这样的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导,煤矿企业需要将任何可能导致伤害的不安全操作作为安全管理基本工作进行控制,对于每个月中出现超过月度轻伤标准的管理人员进行加倍的处罚,紧抓所有轻伤事件。这样做既体现了企业狠抓安全的决心,同时也让企业各级部门吸取教训,牢记安全生产理念。

2.3 健全煤矿安全管理的赏罚制度

处罚一直作为反向激励的一种,但反向激励过多将失去激励的作用,造成员工对制度和政策的反感,甚至会出现反抗[3]。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可以将处罚和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奖励进行配合运用,适度的倾向使用安全奖励措施,激励职工积极性和自觉性。将原有的管理人员领取奖励,职工承担处罚的格局进行彻底的转变,改变对职工只罚不奖的制度,稳定职工的情绪。

2.4 改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由原来的监管型转变为主动型,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自主性和约束制度进行探索。将矿井进行区域化属地化管理,对矿区的安全巡视加强。矿井下的工作区域也进行明确的责权划分进行属地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各自负责自己区域内的所有的生产安全问题,熟悉每个成产步骤中会出现的潜在问题,由责任人组织问题控制和事故防范。

重视对煤矿企业领导层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将安全生产意识作为企业领导工作开展、问题分析以及任务部署的指导方针。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各层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形成完善的责任人考核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约束制度和生产激励机制。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危险源的控制,由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标准直接决定的。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良好可以在事故还未发生的时候,对事故发生征兆选择合理的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中。对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上,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保证生产的安全,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韩秀成.浅析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11,6(18):236-237.

[2] 王鑫.基于煤矿井下开采常见安全生产问题浅析与探究——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益[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9(10):347-348.

[3] 程玉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7):245-246.endprint

猜你喜欢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现代煤矿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