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技工培养、培训、使用问题

2014-11-10 04:25郭蓉英
科技资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

郭蓉英

摘 要:本文对技工培养、培训、使用问题进行综述与讨论,并结合自己所在企业实际和工作实践,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技术工人 培训培养 政策激励 职业培训 技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214-02

从2003年以来,我国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开始,逐步形成了漫延至全国的“技工荒”“用工荒”。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来完成,技术工人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装备升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产品质量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主要因素。结合有关问题,我们对各行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存在的技工短缺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就其短缺的原因、由此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1 目前技工培养、使用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初级技工多,中高级技工少; 大龄技工多,青年技工少;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国家人社部2012年底数据统计显示,就业市场中,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60.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1.5%。从求职看,58.4%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1.9%。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19、2.19和2.11。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658.21万人,就业学生637.51万人,就业率为96.85%。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三类学校毕业生538.00万人,就业学生520.54万人,就业率为96.76%;技工学校毕业生120.21万人,就业学生116.97万人,就业率为97.30%。显示出我国技术工人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大量的技术工人岗位都由未经过完整的专业训练的普通工人来充当。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在适应市场需求、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不能较好的满足企业对工种、技能方面的要求。

就建筑行业而言,技术工人也存在严重匮乏的现象。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种繁多,工序复杂,高中低技术兼有,既有地面的平面(地下)作业,又有设备工程安装调试、结构工程施工、装修与清洗工程等空中施工的立体作业;有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定额员、现场指挥(领工)员、直接操作员等人员的分工;有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瓦工、木工、电工、钳工、管道工、钢筋工、油漆工、电焊工、起重工、铆工、驾驶(盾构、塔吊等专有设备操作)员等工种的不同。这些作业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者多达4100万人,其中农民工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人说占60%,有人说占80%),但有素质、有技能的操作人员比例很低,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年龄结构总体偏大,技术工人、熟练工人出现断层,青黄不接,人工成本将大幅上升,一线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这也是制约和困扰着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集约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2 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

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技工短缺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低于需求的增长;二是社会氛围和择业观念的影响,在多数人观念中,大学生是人才,中专或技校生不是人才,做白领有前途,当工人没出息,导致愿意从事作业层的人员数量在总就业人员中增长缓慢;三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技术装备升级换代较快,对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技术工人的培养却远远滞后于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及各省区均相应的出台了相应的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措施,但是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还存在一定互通障碍,不利于技能人员的培养、使用和合理流动;五是企业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技能人员就业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的激励政策与使用主体之间的对接相应薄弱,同时技能人员就业流动性大,接受企业的培训、技能水平提高后往往很快就流动到其他企业,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对技术工人培训、培养的积极性。

3 由此造成的影响

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来完成,技术工人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装备升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产品质量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主要因素。一是企业安全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技术工人的短缺,必然促使企业降低标准去引进使用技术工人或实施劳务分包,由于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偏低,不能满足产品设计和装备操作要求,再加上作业中安全质量意识不强,极易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二是制约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随着制造装备的不断升级换代,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就建筑行业而言,高速铁路、长大隧道、超高层建筑等都涉及到大量的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必然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来支撑和支持,但是由于技术工人的短缺,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制约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三是对企业竞争力造成较大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人口红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国际竞争中存在较大的比较优势,但由于技术工人的短缺,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这一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给我国出口型企业形成了较大压力。建筑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也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很多建筑企业的海外业务比重在营业总额中逐年攀升,但由于技术工人的短缺,进而使技术工人的使用、管理和培养工作成为长期困扰这部分企业的问题之一;四是不利于国家人才结构的平衡。由于技术工人短缺,熟练工人陆续到龄退休,造成了技术工人的断层,目前的技术工人中技能结构、年龄结构均不太合理,以建筑行业为例,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年龄大部分在35岁以上,且学历偏低、技能单一,没有受过完整的专业训练,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对“灰领”和“蓝领”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现状不容乐观。endprint

4 有关则从建议

笔者认为,要缓解甚至解决我国的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关键还在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落实上,要以技术工人、技工学校、使用企业这三者为政策制定、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4.1 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实现技术工人岗位价值认识的理性回归

首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区域地、有步骤地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建立以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为标准的新型户籍制度,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福利制度,如正常就业且具有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均可就近迁入户籍。其次是消除就业身份上的局限、偏见和歧视。加强社会舆论正面引导,宣传技术工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政治低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择业观、价值观,使更多的青年愿意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后是通过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技术工人与之岗位贡献相对应的薪酬收入,同时,要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力度,打破区域、地域限制,减少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和价值认同。

4.2 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职业技能提升帮扶力度

我国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来源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但由于职业教育的薄弱,这些地区适龄就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技能偏低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改进职业教育补贴政策和扶贫政策,将转移支付的方式更加具体和细化,针对这部分地区的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青年农民等人群,大力开展点对点职业培训,将原有的补贴职业学校补贴和逐级下拨扶贫款改革为点对点职业技能提升帮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训和教育期间直接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补贴、职业教育费用补贴,鼓励他们掌握一门技能或提高就业技能,以此来提高社会技术工人总量,优化社会技术工人技能结构。

4.3 加大国家激励政策与使用企业间的对接力度

技术工人就业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工人就业后的技能提升绝大部分是在企业就业期间完成的,但企业囿于技能人员就业流动性大、企业培训成本得不到相应回报等方面原因,往往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同时国家技能人才补贴政策更多的停留在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对接环节薄弱,大大的削弱了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国家激励政策与技术工人使用企业的对接力度,针对使用技术工人较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同时在企业在培养、培训技术工人技能提升的过程中,直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对通过职业培训,帮助技术工人实现技能提升,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直接给予财政奖励或税收优惠。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培训问题研究
如何让基层人民调解员练好“内功”
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困境与突围
以职业培训促进校企合作研究
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湖北省枣阳市:人社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机构资格审验
“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