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

2014-11-12 15:58张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1期
关键词:脑血管颈动脉造影

张磊

8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

张磊

目的 探究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在脑保护装置下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 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经血管造影显示支架情况较好, 仅有7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占8.14%, 通过静脉持续给药处理24 h后上述情况恢复正常。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在随访期间进行脑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 狭窄情况得以缓解, 无支架出现移位或断裂。结论 给予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并发症较少, 安全性较高, 值得推广。

颈动脉支架术;颈动脉狭窄;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为引发动脉狭窄的最常见原因, 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院将此技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中, 将其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男54例,女32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65.4岁。本组中11例患有脑卒中(12.79%), 9例患有高血压(10.47%), 13例患有糖尿病(15.12%), 10例患有心绞痛(11.63%), 4例患有心肌梗死(4.65%)。其中颈总动脉狭窄14例(16.28%), 单侧颈动脉狭窄54例(62.79%), 双侧颈动脉狭窄18例(20.93%)。

1.2 治疗方法 ①行双侧脑血管造影以明确动脉狭窄与闭塞情况, 判断可以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于静脉给予肝素,使患者达全身肝素化。②准确测量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及内径以选择合适的支架。③明确支架远端的释放位置, 于透视下将支架放置在狭窄部位以给予完全覆盖。④置入支架后行颅内造影检查, 判断治疗效果是否满意。⑤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并给予2个月的口服噻氯匹定处理。

2 结果

该组患者中86例, 共90处病变, 为此置入90枚自膨式支架, 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经血管造影显示支架情况较好, 仅有7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占8.14%, 通过静脉持续给药处理24 h后上述情况恢复正常。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在随访期间进行脑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 狭窄情况得以缓解, 无支架出现移位或断裂。

3 讨论

脑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可诱发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颈动脉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其不同程度的狭窄与患者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联[1]。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当中轻度静脉狭窄程度在70%以下时可采用药物治疗以获得预期效果, 且早期用药的临床疗效更佳, 并通过配合调整饮食结构以控制病变的进展, 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2]。但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在70%以上的患者,仅采用药物配合饮食调整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差, 临床上尚未发现可有效治疗此种疾病的药物。现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且存在着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在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可诱发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 需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止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①在置入导引导管时应采用超硬交换导丝, 不仅可避免造成动脉斑块及血栓的脱落, 还可提供有力的支撑。②当狭窄处的口径较小时, 则采用低压球囊经对小口径进行扩张, 再将支架通过其中, 避免强迫性的通过, 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3]。③在支架系统的操作中尽量做到一步到位, 且此种支架可逐渐改善颈动脉狭窄的扩张程度, 改善血管血流等情况。④在放置支架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严密的监测, 尤其对于患者的血压及心动过缓的情况给予密切观察。⑤在实施颈动脉支架术后, 患者的脑血管多处于松弛状态, 且脑组织多处于过度灌注的情况, 因此, 患者的脑血管收缩能力较差, 此时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增加[4]。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够在为患者实施颈动脉支架术后对其血压给予严密监测与控制, 以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该组患者术后经血管造影显示支架情况较好,仅有7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占8.14%, 通过静脉持续给药处理24 h后上述情况恢复正常。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在随访期间进行脑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狭窄情况得以缓解, 无支架出现移位或断裂。由此可见, 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 Hanel RA, Xavier AR, Kimani JF, et al.Managen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omparing endartectomy and stenting.Curr Cardiol Rep, 2003, 12(5):153-159.

[2] 罗建方, 黄文辉, 周颖玲, 等.经皮颈动脉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 2005, 13(5):290-292.

[3] Maybeng MR.Carotid aetery stenosis.J Neurosurg, 2003, 99(2): 225-227.

[4] 姜桂生, 曲杯谦, 贾秀华, 等.经皮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9例报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13(5):290-292.

2014-07-01]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颈动脉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