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苷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46例

2014-11-12 05:31翟豪强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秽语肌苷抽动症

翟豪强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即Tourette综合征,综合患病率为 0.1%~1%,男女患病比例约为 4∶1,多数于4~12岁起病。该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多发性抽动、暴发性发声和伴随秽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病因尚未完全明显。该病还伴发多种多样的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儿童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治疗该病一线药物仍为氟哌啶醇,但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笔者用大剂量肌苷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03月—2012年0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46例。男33例,女13例;≤6岁者10例,7~9岁者 31例,10~14岁者 5例,平均年龄 7.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7.9个月。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均有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快速的某组或多组肌肉抽动,如眨眼、挤眼、努嘴、快速转头、耸肩、甩手、踢腿等;伴发声抽动16例,表现为吸鼻、清嗓、哼声等;伴秽语或重复刻板无意义的语言12例;伴行为症状6例,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发作、药源性及其他疾病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均未曾给予治疗。

1.2 治疗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同时,观察组给予肌苷片(安徽仁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80 mg/kg·d,分 3 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宁波大红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025~0.05 mg/kg·次,2 次 /d。疗程均为 3 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个月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验。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的积分方法[2],见表1。痊愈:症状消本消失,积分减少≥95%,并且3个月以上未复发;显效:抽动症状改善,积分减少66%~94%;有效:抽动症状改善,积分减少33%~54%;无效:抽动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积分减少≤32%。减分率=1-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2.1 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效果见表2,治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表2 两组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效果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轻度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且大多数患者用药2~3周之后胃部不适逐渐消失;对照组出现锥体外系反应11例,嗜睡5例,头晕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2.6%,与观察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 论

抽动秽语综合征由法国神经病学家Tourette于1985年在其导师Charcot的指导下首先描述。疾病的病因仍不清楚。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众多的临床评估研究发现该病有明显的家族史[3],但也有研究未发现该病的发生与父母双亲的抽动症、多动症有关[4],还需要大样本继续研究;②非遗传因素:如链球菌感染、围产期异常、生活环境影响、神经免疫因素等,但均未得到完全证实;③神经生化因素:近年研究发现,该病由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致,其主要病理部位可能为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靶细胞膜受体,与多巴胺(DA)活动过度或受体超敏感密切相关[5]。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非药物治疗:文献报道,行为学治疗越来越重要,占主导地位的两个观点是效应预防的暴露(ERP)和习惯逆转训练(HRT)[6];ERP是依赖于通过反复训练以抑制先兆冲动进而抑制抽动的表现;HRT是通过竞争身体反应的概念来阻止特殊的抽动;②深部脑刺激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最佳手术靶点仍不明确,公认的治疗指南提出仅适用于年龄≥25岁且症状严重、通过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未获得改善的患者;③近年来,许多学者用中医药及针灸治疗该病,也取得一些进展;④西药目前仍是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最常用、疗效肯定的主要方法:神经镇静药氟哌啶醇是第一个被使用的药物,至今仍为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但由于锥体外系反应及中枢性抑制等不良反应,一直让患者及临床医师产生诸多顾虑;匹莫齐特效果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足之处是可引起心电图QTc异常;一些临床医师感觉阿立哌唑的疗效和安全性好于其他药物,但尚未获得许可应用于儿童;非神经镇静药肾上腺素α受体激素剂可乐定被部分学者证实有效,但临床医师对可乐定治疗抽动症状疗效的观点似乎有所不同。

表1 美国耶鲁大学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

综上所述,目前尚没一种安全有效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肌苷是腺嘌呤核苷和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临床上长期作为能量营养剂用于肝脏和心血管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目前已证实肌苷对神经系统也有重要的营养、调节和保护作用。有学者进行动物实验表明,肌苷可拮抗多巴胺D2受体(DRD2),但作用比较微弱,但其可以促进DA释放,使突触间隙DA水平增加,通过自身反馈机制增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对多巴胺的清除,起到类似于DRD2拮抗剂的作用,从而控制重复刻板的动作[7]。笔者认为,肌苷可作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且不良反应轻微。

[1]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39.

[2]魏金铠,栗克清,高顺清.现代儿童心理行为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89-190.

[3]黄新芳,周延安,饶立德.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5):45-46.

[4]李 丹,李宜瑞,何灵云.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20):2698-2699.

[5] Heizbeig I,Valencia-Duarte AV,Kay VA,et al.Association of DRD2 variants and 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 in a familybased sample from a South American population isolate[J].Psychiatr Genet,2010,20(4):179-183.

[6] Himle MB,Woods DW,Piacentini JC,et al.Brief review of habit reversal training for Tourette syndrome[J].J Child Neurol,2006,21(8):719-725.

[7]郝伟红,欧阳颖.肌苷对Tourette综合征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7(6):613-615.

猜你喜欢
秽语肌苷抽动症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肌苷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固相萃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浆中肌苷浓度的方法学建立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异丙肌苷通过Src/ Ras和钙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促进T细胞增殖*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科学解读
Case report on Tourette syndrom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ripiprazole
肌苷氯化钠注射液内控质量标准的制订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