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习语趣谈
——从French fries说开去

2014-11-13 00:39倪炜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国名词源荷兰人

倪炜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 杭州 310023)

国名习语趣谈
——从French fries说开去

倪炜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 杭州 310023)

英语中有一类词语是由国名构成的,如较常见的French fries,go Dutch等。这些词究竟和这些国家有没有直接关系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作者查阅了词典、维基百科等相关资料,罗列了一些由国名构成的英语习语,并找到了这些习语的来源典故,现和大家一起分享几个英语习语背后的故事。

国名 习语 趣谈 词源 典故

一、由French构成的习惯

英语教师在介绍和英美饮食相关的主题时,一定会碰到薯条(即炸薯条),French fries,笔者就被学生问到,为什么薯条要叫French fries?这和法国有什么关系吗?还是因为薯条是由法国人发明的?

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炸薯条的真正起源地在比利时,最早可以追溯到1680年。在那个时候,比利时人就已经开始制作这种炸薯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在比利时吃到了这种薯条,但因为当时比利时军队中的通用语言是法语,所以那些美国士兵就想当然地称这种薯条为French fries。

除了French fries之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和French有关的习语或俗语。例如:

1.excuse my French

释义:对不起,我讲了粗话(French为粗话的委婉说法);原谅我说话粗鲁;原谅我讲了粗话,说了句不好听的。

词源:excuse my French是美国人的口头禅,来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美国人,尤其那些相对比较有知识、有修养的美国人很忌讳说脏话,于是一些会法语的人就用法语中的词语代替英语骂人,他们认为这样会礼貌一些。于是excuse my French就流传开来了。

2.take French leave

释义:to go away,or do anything,without permission or notice,不告而别。

词源:据说在17~18世纪期间,法国人性格比较随意,他们参加完聚餐或宴会后,通常不跟盛情邀请款待他们的主人打声招呼、说句感谢或再见就直接离开。英国人看到这种不辞而别的做法,觉得毫无礼貌可言,便将其称之为take French leave。Take French leave还可用于表达“擅离职守”的概念(to leave work without asking permission first),这个就与17~18世纪的英法战争史有关。

3.French window

释义:a glass door,usually one of a pair,that leads to a garden/yard or balcony,落地窗。

词源:其实French window这个词语跟法国关系并不是很大,只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法国已成为浪漫的代名词,用French windows代表“落地窗”,也许就是想表达一种浪漫的“法国情调”。

此外,还有很多和国家名有关的习语或俗语,笔者在这里稍微罗列几个:

二、由Dutch构成的习语

早在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了争夺大西洋的海上霸主地位,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英荷战争 (Anglo-Dutch Wars),期间双方各有胜负,十分惨烈。历经26年,英国最终获胜并成为“日不落帝国”。由于长期战争和敌对因素,英国人将自己对荷兰人的仇恨、厌恶与蔑视带入语言中,创造了很多丑化荷兰人的词语。所以,英语里面跟荷兰(Dutch)有关的词语几乎都不是什么好的词。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现在使用这些表达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歧视讽刺的意味,仅仅出于语言习惯。

4.Dutch bargain

释义:酒席上议定的生意;单方面有利益的买卖。

词源:其起源于17世纪英国与荷兰在商业上的竞争。荷兰人经常在喝酒的时候谈生意,讨价还价,英国人认为这种交易的可信度差,靠不住,不公平。

5.Dutch courage

释义:the false courage or confidence that a person gets from drinking alcohol,酒后之勇。

词源:这个词是用来暗讽荷兰人胆小的,讽刺其一定要喝了酒、借着酒意才会变得神勇(或假装神勇)。

6.Dutch treat/go Dutch

释义:to share the cost of sth.with sb.大家分摊费用的聚餐,各自买单付款,AA制。

词源:最初这是一种暗讽荷兰人小气的表达。英国人认为荷兰人非常吝啬,喜欢请客吃饭却不买单,反而让客人自己付钱,这种做法和英国人倡导的绅士风度格格不入。但是,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AA制不错,为了避免表达中的暗讽,人们直接使用share the cost代替。

7.double Dutch

释义:speech or writing that one can’t understand;nonsense,莫名其妙的话;无法理解的言语;听不懂的外国语或行业语。

词源:其实double Dutch是一种高难度花式跳绳的名字,起源于美国,指在绕行方向相反的两根绳子中间跳跃(Double Dutch is a game of jump rope in which players jump over two ropes swung in a crisscross fashion.)这种起源于美国的运动以Dutch命名,还是因为17世纪的英荷战争。英国人把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和他们认为国外的东西统统称为 “荷兰的(Dutch)”,这样的用法一直延续了下来,于是在几百年后的美国,人们就用double Dutch表示对某事感到困惑,表示那种花式跳绳真的让人眼花缭乱,而且难度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由Spanish构成的习语

随着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绕地球航行并第一次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西班牙的航海事业开始进入鼎盛时期。16世纪后期,西班牙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无敌舰队,号称这支海军舰队天下无敌、坚不可摧。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这支舰队,意图征服英国,进一步巩固其在海上的霸权。不料,在格瑞福兰海战(也称为“格拉沃利讷海战”,Battle of Gravelines)中,该舰队被英国海军一举击败。从此,一度国势鼎盛的西班牙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丧失,被英国取而代之,英国人也因此嘲笑西班牙人吹牛,爱说大话。

8.Spanish athlete

释义:胡说八道的人,吹牛者。

词源:英国人对西班牙的嘲讽起源于英西战争。后来,英国人嘲笑西班牙运动员最能吹牛,那些看上去强壮、健硕、勇猛的运动员,常常在比赛之前夸下海口,发誓要夺得冠军,可他们的雄心壮志、野心勃勃时常以失败告终。

9.Spanish castle/castle in Spain

释义: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白日做梦。

词源:格瑞福兰海战中,西班牙舰队虽占据明显优势,却出人意料地以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失败告终,英国人认为西班牙人好吹牛,不切实际。

也有另一种说法,说Spanish castle来源于法语“Batir Châteaux en Espagne”(意思是在西班牙建城堡)。很久以前,对法国人来说,西班牙山明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天堂。在那里,很多有钱人会建造自己的城堡,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法国人梦想去西班牙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并在那里享受生活。但是,由于法国到西班牙路途遥远,而且建造城堡需要相当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这种梦想就被笑称为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四、由Greek构成的词语

以上由Dutch和Spanish构成的习语主要与这两个国家和英国之间的战争有关,而以下由Greek构成的习语则因为希腊本身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10.Greek gift

释义:带有阴险目的的礼物。

词源: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在史诗《埃涅阿斯纪》(The Aeneid)中写道,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久攻不下,便假装退兵,而把一批勇士藏在一个巨大的木马内遗留在城外。特洛伊人以为那巨大的木马是个宝物,便想将木马作为战利品移入城内,但特洛伊祭司拉孔(Laocoon)极力反对,说道:Timeo Danaos,et dona ferenteso.这是拉丁语,翻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Greeks,even when bringing gifts.(意为:即使希腊人带来礼物,我也担心,不要相信敌人)只可惜,特洛伊人不听拉孔之言,执意把木马拉进城里,而特洛伊城也因此最终被希腊人攻陷。

11.Greek meets Greek

释义:两雄相遇,其斗必烈;棋逢对手;势均力敌。

词源:英语里有这么一句话: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如果直接翻译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希腊人遇见希腊人,他们之间一定有一场势均力敌的激战。这句话的原文是:When Greeks joined Greeks,then was the tug of war.出自17世纪英国剧作家纳撒尼尔·李(Nathaniel Lee)的笔下。因为古希腊长期分裂,城邦林立,城邦与城邦之间的争霸战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止过。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在撰写《希腊罗马名人传》时曾提到希腊人应为他们之间的自相残杀而黯然泪下。

以上笔者只介绍了一小部分由国名构成的英语习语,有兴趣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更多。在这些习语中,有些虽然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现在人们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有些习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细微的变化。通过了解这些词的起源典故,我们不仅学到了地道的英语,还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历史与文化。

[1]维基百科(Wikipedia)[EB/OL].http://en.wikipedia.org/.

[2]厦门大学外语系编译.英语成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李华驹,主编.21世纪大英汉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英]霍恩比,著.石孝殊,等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大字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国名词源荷兰人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小气”的荷兰人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毕业一起去旅行# 荷兰人的书香生活:离“天堂”最近的书店
西夏国名别称“夏台”源流考
荷兰人这样惯孩子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