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的意义

2014-11-13 00:39沈若冰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家校中职班主任

沈若冰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论中职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的意义

沈若冰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职业学校由于其学生的特殊性,班主任往往只注重与学生主体的沟通,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很少,从而忽视或削弱了家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具有重大意义。

中职班主任 家校合作 身心发展 教育能力 专业成长

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双向活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是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以学生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健全发展。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中职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育人非常重要和迫切。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在教育方式、管理模式上明显有别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的工作,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家校合作存在许多问题。(1)家校合作的内容相对狭窄。教师们容易把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品德教育方面,其他方面则很少。一般只要求家长辅导、督促孩子的学业,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关注较少,实践操作方式存在不足。真正的“合作”少,解决问题的层面多。“家校合作”更强调的是“合作”,同时调动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教育学生。但目前的情况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发生在学生学习或思想出现异常之时。家校合作更多地停留在“问题解决式”的层面上,只有“问题”出现才能触发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求。(2)合作形式单一。目前的“家校合作”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开家长会”形式,“开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的主要依托。此外,学校发放一些书面通知、打电话等方式也是较常使用的方法。

中职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某些中职学生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学校教育难度大,效果有限。中职班主任联系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这是对学生全面教育的积极措施。只有齐抓共管,班级的整体面貌才会焕然一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同样要讲艺术。只有在与家长相互尊重、平等、信任与诚挚交流中,才能“沟”而“互通”。对于职业学校班主任来说,要走近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心灵沟通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学生主体的沟通教育,例如班主任与班级干部的交流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等。但是在与家长和科任教师方面的沟通相对就少了许多。针对中职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要意识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没有选择的教育,某些中职学生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推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有助于家校双方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让中职生成人成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各种教育外,家长的正向影响也很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就会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中职生差的原因之一是家庭不良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每逢寒暑假或节假日休息开学后,无意中听到学生间议论的最热闹的话题之一便是“打麻将”,这反映了家庭环境给中职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断然分开的两个方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应是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教育部等六部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发挥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给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家长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定期免费为家长开课,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婚姻家庭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充分挖掘家长的潜能,请一些具备一定素质的家长举办讲座,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促进家长间的相互学习。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培养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信心和能力。政府或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家长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配备专职和兼职教师,定期免费为家长开课,讲授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艺术的相关知识。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师资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如何有效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际,编写专门的家庭教育教材,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生活实践。

再次,不定期举办教育专题讲座,聘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主题报告。

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中职学生从学习到心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包括自身和社会的一些原因。但统计表明,家庭原因是主要矛盾。亲源性心理问题依然是当今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点。家庭成员的教育协调性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学校影响,联合社区增进家庭的团结,促进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为中职学校的思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有利于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应该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培养目标要求,认真履行沟通协调工作,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帮助、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生喜欢学识渊博、思维活跃的班主任。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了解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熟悉专业发展方向,拉近师生距离,修补专业隔阂,使师生感情升华。班主任还应研究职业教育的规律,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调查显示,学生喜欢与班主任谈就业创业的话题,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培养更多的兴奋点。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做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从事职业教育的班主任,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职班主任除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最重要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教师面对各样的学生,要预防和调控心理矛盾、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健全自我,同时根据家长的特点,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技能、沟通的艺术需要定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培训内容可选择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案例,指导教师采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幸福感,将在思想上让班主任自觉地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家校合作工作技能,以达到双管齐下、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家长的理解配合下收获成功的喜悦。

信息时代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当前,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拓展了中职学生的社会空间,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可控信息在其全部信息中的比重在下降,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构成严峻的挑战。另外,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交流手段更多元,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职校德育与心理教育不可能脱离家庭而孤立地进行。所以,家校联系形成合力是中职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法宝,不仅弥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足,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满足教育需求的有效措施,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凸显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3]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53.

[4]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7~59.

[5]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2).

[6]付八军.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

[7]徐丽超.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8]张嫒,谢辉.浅析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J].科教文汇,2010,(1).

[9]黄永兰.高职教育改革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9,(11).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家校合作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泰州机电高职校为例”(课题批准号:2013142)。

猜你喜欢
家校中职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