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2014-11-13 00:39戴欣然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政治

戴欣然

(徐州医学院 麻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刍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戴欣然

(徐州医学院 麻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在社会竞争、校园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其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引起世人的关注,让我们认识到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时代,培养、塑造、发展、完善学生的社会性为目标和方向,保证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向学生提供的所有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和服务,以保证学生在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培养他们稳定的情绪情感、良好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相同,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要成为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才,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健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缺一不可。

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稳定的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会主动找学生谈话,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可能会当众批评学生的错误。而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对所有学生,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注重的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差异,需要注意学生的隐私问题,不能对外公布求助学生的信息,尊重求助学生的合理要求。因此,保密性是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应使两者各自发挥出优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标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利用课堂、融入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时,应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融入课堂中,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适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在高校考试月期间召开考前减压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减少考试压力;开设正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教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广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类基础课的任课老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融入课堂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指导和分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思想政治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发展。

(二)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高校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开设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可行性的心理测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解决困惑,引起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在春夏时节,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易变,此时期接近升学、毕业的特殊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更应该多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学校应设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方便学生求助。辅导员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走访宿舍,通过单独谈话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处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解决困难。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把简单易做的心理游戏和心理测验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长与不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加大教师心理学专业技能的强度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高校应当注重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人员,需要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学讲座、培训会等活动,对教师、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强化教师、辅导员的心理咨询技能,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目前,高校的教育存在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问题,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说服力,也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有力措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在其中接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的教育,逐渐完善自身的思想结构和人格结构,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而对于心理表现异常的学生,要缓解其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加强价值观教育和激励教育,培养积极、坚强、不屈的个性,帮助其塑造稳定的性格和健全的心智,有利于学生将来融入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结合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师资水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把思想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为心理辅导员,让他们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准确、更透彻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进行思想辅导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使两者融会贯通,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着力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手段实现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注重人文关怀,开发完善学校的相关心理服务机构和增加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师资建设,尤其是针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创造可以开阔视野、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科技、文化活动,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另外,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测量活动,与心理卫生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不断改进、丰富、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构建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唐俊兵,刘磊,周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2]王增国.现代高效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3]张晓岚.浅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政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