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2014-11-13 17:15杨锦琦
鄱阳湖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路径选择低碳经济

[摘 要]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受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江西省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快速增长,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综合效率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强度,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低碳经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江西省;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97-06

[作者简介]杨锦琦(1963—),女,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Abstract: Low-carbon econom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mpact of energy resources endowment, Jiangxi Province formed a coal-dominated energy structure and relied on lean coal industry structure. In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volume kept rapid growth and low-carbon economy was facing inefficiency and many other constraints in the field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nergy structure, energy utilization. Therefore, a path towards low-carbon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duction of energy intensity,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 restraining factors; comparative analysis; Jiangxi province; path selection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①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江西省是中部地区欠发达省份,已初步形成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程、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然而,江西省能源资源十分匮乏,“少煤、缺油、缺气”是江西省能源结构特点,能源需求对外依赖度在50%以上,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江西省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从生态建设,到生态保护,再到转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江西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江西省早就将半导体照明(LED)、太阳能光伏等产业立为战略性重点产业,并于2009年发布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提出了江西建设低碳经济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等,阐述了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布局思路:建设三大产业群—低碳农业产业群、低碳工业产业群和现代旅游产业群,并发挥11个重点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科学的城市低碳产业布局。

(一)低碳产业初具规模

江西省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低碳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南昌、吉安、赣州为重点;南昌高新区是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金庐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半导体发光材料及器件(LED)、电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规模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江西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方面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速度。江西省目前现有的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以及在服务外包、绿色农业、生物医药等低碳产业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二)新能源发展取得成效

江西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位居全国前列,风电、光伏、天然气、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有关部门加大了新能源利用力度,开发利用鄱阳湖风电,矶山湖、长岭、大岭等风力发电场已相继并网发电;作为江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光伏产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一流的骨干企业,江西省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优势明显。通过多年的发展,南昌在LED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化水平在全国已占有重要地位,南昌国家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晶能光电、欣磊光电等公司的外延片为上游产业;晶能光电、欣磊光电、联创光电等公司的芯片制造为中游产业;联创光电、联创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业景观照明的光源、灯具、LED显示屏、联创致光科技的手机背光源为下游产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①endprint

(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迅速

截至2014年6月10日,江西省共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85个,估计年减排量8263601tCO2e;截至2014年7月14日,江西省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项目57个,估计年减排量5530995tCO2e,截至2014年7月31日,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获得经核证减排量(CERs)签发项目24个,估计年减排量1979310tCO2e。江西省清沽发展机制项目主要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为主,减少了温室气体减排。

(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江西省是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201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0.05%提高到63.1%稳居全国前列,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8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70.2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1%,新增国家园林城市3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1.8%,11个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1.8%,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治理项目完成14个,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分析

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而传统的经济方式具有连贯性,使得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低碳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密切相关。通过对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找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结构

从表1中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均有小幅度下降,从2005年的17.9%逐年下降,到2012年下降到11.8%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33%左右上下波动,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增速较为缓慢,2012第三产业比重为3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到2012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为5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然处于量的扩张阶段。由此可见,江西省产业结构同全国相比,第二产业偏高,第三产业偏低,而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江西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状态,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由于经济结构不协调,导致能源需求量比较大,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制约了低碳经济发展。

(二)能源结构

从表2中可以看出,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05年全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0.8%,2012年全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为66.6%。相比较,2005年江西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2012年江西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70%,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江西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基本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消费所占的比重有升有降,与全国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悖,同时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不相符;江西省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石油消费量的变化幅度不大,总体百分比在15%以上。江西省天然气和水电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其变化幅度不足以改变能源结构整体状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高碳性”特征,必将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势必成为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三)城市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江西省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从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05-2012年江西省城市化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12年底,江西城市化率超过了47.5%。根据雷·诺塞姆的“S”型曲线城市化进程规律,可以发现江西省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30%<城市化率<70%),城市化快速推进,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城镇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对于目前尚处在高速度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江西省来说,已经形成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高碳经济”模式对能源的需求必然十分巨大,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使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低碳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能源强度

从表4可以看出,2005-2012年江西省能源强度处于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状态,江西省能源强度低于全国能源强度平均水平,2005年江西省能源强度为1.056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能源强度平均水平1.2761吨标准煤/万元17.2%,但是比起发达省份还是存在差距,比北京能源强度0.7923吨标准煤/万元高33.34%,比浙江能源强度0.8967吨标准煤/万元高17.82%,比广东能源强度0.7945吨标准煤/万元高32.98%。2012年江西省能源强度为0.5586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能源强度平均水平0.6964吨标准煤/万元24.67%。仍然比北京能源强度0.4238吨标准煤/万元高31.81%,比浙江能源强度0.5563吨标准煤/万元高0.413%,比广东能源强度0.5401吨标准煤/万元高3.43%,虽然与浙江、广东、上海之间存在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与北京之间存在差距还是比较大,能源利用综合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由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处于高耗能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必将导致碳排放量增加,严重制约江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endprint

三、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江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面临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快速扩张,能源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着江西省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江西省的省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发展低碳经济。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有色金属、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强化协作配套,加强示范推广,推动新动力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逐步形成由主干产业、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航空产业体系,构建民用航空优势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及生物能源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产业集群。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工程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法律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若干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养老护理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贸易、社区服务、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农业低碳化,实施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优质、无污染的农业,最终实现低碳农业。①

(二)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低碳化

基于江西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的省情,应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在能源构成与消耗中的比重,大规模推行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和生物能等。积极有序地开发水电,江西水能资源丰富,全省理论蕴藏量684.56万千瓦,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577.97万千瓦,重点建设峡江、石虎塘、井冈山、龙头山、永太等大中型水电站,加快对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信江、抚河、遂川江北支等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00万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约310万千瓦,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江西省年太阳能总辐射在1113千瓦时/平方米-1316千瓦时/平方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238千瓦时/平方米,每年太阳能辐射到江西面积上的能量折合标准煤252.7亿吨。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建设并网型地面光伏电站;加快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江西省生物质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②

(三)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的研发;产学研联手,共同发展低碳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以低碳技术开发利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节能低碳技术应用转化与工程化,开展对接推广节能,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责任编辑:王 琦endprint

三、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江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面临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快速扩张,能源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着江西省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江西省的省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发展低碳经济。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有色金属、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强化协作配套,加强示范推广,推动新动力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逐步形成由主干产业、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航空产业体系,构建民用航空优势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及生物能源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产业集群。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工程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法律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若干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养老护理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贸易、社区服务、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农业低碳化,实施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优质、无污染的农业,最终实现低碳农业。①

(二)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低碳化

基于江西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的省情,应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在能源构成与消耗中的比重,大规模推行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和生物能等。积极有序地开发水电,江西水能资源丰富,全省理论蕴藏量684.56万千瓦,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577.97万千瓦,重点建设峡江、石虎塘、井冈山、龙头山、永太等大中型水电站,加快对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信江、抚河、遂川江北支等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00万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约310万千瓦,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江西省年太阳能总辐射在1113千瓦时/平方米-1316千瓦时/平方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238千瓦时/平方米,每年太阳能辐射到江西面积上的能量折合标准煤252.7亿吨。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建设并网型地面光伏电站;加快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江西省生物质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②

(三)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的研发;产学研联手,共同发展低碳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以低碳技术开发利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节能低碳技术应用转化与工程化,开展对接推广节能,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责任编辑:王 琦endprint

三、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江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面临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快速扩张,能源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着江西省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江西省的省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发展低碳经济。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有色金属、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强化协作配套,加强示范推广,推动新动力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逐步形成由主干产业、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航空产业体系,构建民用航空优势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及生物能源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产业集群。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工程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法律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若干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养老护理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贸易、社区服务、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农业低碳化,实施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优质、无污染的农业,最终实现低碳农业。①

(二)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低碳化

基于江西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的省情,应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在能源构成与消耗中的比重,大规模推行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和生物能等。积极有序地开发水电,江西水能资源丰富,全省理论蕴藏量684.56万千瓦,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577.97万千瓦,重点建设峡江、石虎塘、井冈山、龙头山、永太等大中型水电站,加快对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信江、抚河、遂川江北支等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00万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约310万千瓦,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江西省年太阳能总辐射在1113千瓦时/平方米-1316千瓦时/平方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238千瓦时/平方米,每年太阳能辐射到江西面积上的能量折合标准煤252.7亿吨。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建设并网型地面光伏电站;加快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江西省生物质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②

(三)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的研发;产学研联手,共同发展低碳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以低碳技术开发利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节能低碳技术应用转化与工程化,开展对接推广节能,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责任编辑:王 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路径选择低碳经济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