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不厌倦

2014-11-13 08:35黄宇文
孩子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讲故事大人创造性

黄宇文

同一个故事,孩子明明听了很多遍,自己都能背了,却还是要求大人讲给他听,往往是大人自己讲得快吐了,孩子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孩子喜欢听大人讲重复的故事?原因有二:一是期望和大人在一起;二是自身成长中对重复的需求。

听故事比看故事好玩

在听别人讲故事时,孩子的四肢和眼睛得到解放,可以在聆听的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探索。随着大人的讲述,他们可以模拟故事的发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绎剧情,参与感大大增强;也可以用眼睛同步观察书本的文字,进行学习和记忆。如果是有大量图画的绘本故事,认字能力和想象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声音里的安全感

大人,尤其是父母,对于儿童的意义是非凡的。儿童能够在大人身上感受力量,如果是熟悉的人,还能得到安全感。听大人讲故事,某种意义上是儿童通过大人拓展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

在父母的陪伴下,一些无法理解的部分会得到解释和处理,再以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吸收;原本无法面对的部分(如恐怖的情节),也因为父母的陪伴而变得可以承受。因为父母的陪伴,儿童有了探索的安全根据地,对外界的探索和拓展变得更加积极和放心。

成长需要重复

心理治疗里有一个概念,叫“创造性重复”(creative repetition),更具体一点说叫“重复情境的创造性再现”,指的是一个人不断地回到某一个节点,每一次回去不单改变回忆的过去,同时也改变现在。

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去尝试理解儿童的重复性需求:儿童重复要求听同一个故事,直到里面人物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能够熟练地回忆起,并且能自主地表达(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表达)。这时,一些创造性的东西就会从中闪现。

当个体重复看似相同的行为、体验看似相同的感受时,实际上有细微的差别在发生;尤其是如果重复时个体整体的状态是良好或者趋向良好的,那么重复带来的变化就是创造性的。

随着重复的进行,个体会逐渐累积各种富有意义的变化,最终促成个体的成长。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重复可以理解为儿童成长的一种需求。

反复听,反复感受爱

对儿童来说,重复的故事代表着已知经历,包括已知的剧情、已知的人物和已知的快乐体验(只有儿童特别喜欢的故事,才会一再地要求重复讲)。这里面除了故事带来的乐趣,还有和父母共同经历的幸福感。

儿童在听故事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安全和关爱,想要反复体验是很正常的事情。爱不是表达一次、感受一次就结束,它需要反复表达、反复接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儿童要求大人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除了想要听故事之外,还表达了“想要和过去一样被关爱、希望对方再一次和自己共同感受”的愿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讲故事大人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听冬神讲故事
假如我是大人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如果没有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