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旗汉林区森林叶部害虫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措施

2014-11-14 00:44张金华苏桂云吴志勇
科技资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种类防治措施森林

张金华 苏桂云 吴志勇

摘 要:通过对森林病虫的调查,基本掌握了乌尔旗汉林区主要森林叶部害虫种类、形态特征、发生、危害情况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森林 叶部害虫 种类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10-02

乌尔旗汉位于大兴安岭西麓,施业区总面积为592606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2'~122°40',北纬49°15'~49°52'。平均坡度为150左右,海拔高度在700~1400m之间。属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2.6 ℃~-5.2 ℃之间。低温、霜冻是乌尔旗汉林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植被以森林为主,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土壤主要是棕色针叶森林土。

乌尔旗汉林区分布的森林病虫有1300多种。按分类系统分属于13目136科1297种,已鉴定到学名的有656种,其中乔木病虫486种、灌木病虫143种、苗木病虫27种。主要森林叶部害虫有: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中带齿舟蛾等。

1 落叶松毛虫

1.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28~38 mm,翅展69~85 mm;雄虫体长25~35 mm,翅展57~72 mm。体色变化大,浅灰色至黑褐色。头、胸及前翅色较深,腹肌后翅色较浅。前翅宽大,斑纹变化较大。后翅赭色,中间有淡色斑纹。雄蛾触角羽状。雌蛾触角栉齿状。

卵:椭圆形,长68~72 mm,宽1.75 mm,初产为淡绿色,后变为褐色。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68~72 mm。体色变化大,烟灰色、灰黑色或灰褐色。全体被长毛束,特别是两侧;背毛黑色,侧毛银白色。胸背部有两条明显的蓝黑色毒毛横带。

蛹:体长40~60 mm色,被灰白色茧,上缀毒毛。

1.2 发生规律

落叶松毛虫经常发生于海拔200 m以下,背风向阳、林地干燥、林分稀疏的10年生以上的人工落叶松纯林。造成大量发生的内因是该虫产卵量、孵化率高(95%左右),通常情况下幼虫死亡率低。外因是具有丰富的食料、光线、干燥、温暖的林地等。落叶松毛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约10年出现一次周期性的猖獗危害。

1.3 防治方法

1.3.1 营林技术措施

在常发区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同时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抚育,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1.3.2 生物防治措施

(1)招引益鸟: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悬挂人工鸟巢箱招引益鸟。此方法已在林区广泛应用。

(2)阿维菌素防治:可实施地面喷烟,也可进行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落叶毛虫。

(3)人工(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蛹或根据成虫具强趋光性的特点,使用高压电网诱杀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的虫口密度。

(4)植物杀虫剂防治: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效果比较理想。

2 落叶松鞘蛾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 mm,翅展8~11 mm,前翅面为银灰色,雌成虫触角长为26~27节,腹部较雄虫粗壮,前翅超过腹部末端部分短;雄虫触角长度为27~28节,腹部细小,前翅超过腹部末端的部分长。

卵:卵产在针叶的背面,非常小,只有针尖大小,呈米黄色,半球形。

幼虫:幼虫共4龄,老的幼虫暗黄褐色,前胸黑色,有光泽。胸足3对,为黑色,腹足退化,只有1对臀足。

蛹:蛹初为鲜红色,后变为黑褐色,体长2~3 mm。

2.2 生物学特性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年发生1代,成虫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见到羽化。羽化高峰时间是每天上午10时左右,此时成虫大量交尾。交尾后一天便可以产卵,产卵量平均为19枚,产卵期只有1~2天时间。交尾后的雄成虫便死去。卵产于针叶的背面。成虫平均寿命为4天。另外成虫具有强的趋光性,白天多集中在林缘活动。卵期大约15天左右,幼虫于7月中旬大量出现,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受害叶片外表呈锈褐色的条痕。幼虫第一、二龄期一般无鞘,3龄时开始制鞘,并在鞘内越冬。

2.3 防治方法

落叶松鞘蛾是乌尔旗汉林区的优势种、常见种之一,其一生完全在落叶松树体上生活。在大龄幼虫期负鞘生活,且能大量取食落叶松的树叶。因此其防治技术主要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1)物理防治:根据落叶松鞘蛾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利用高压电网进行诱杀,控制该虫局部地区的虫口密度。

(2)生物防治。

①性引诱剂防治:在成虫羽化期,利用落叶松鞘蛾成虫性引诱剂配高压电网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②在4龄幼虫期,使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烟参碱进行喷烟防治,或使用灭幼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效果都很好。

3 中带齿舟蛾

3.1 形态特证

成虫:前翅暗灰色,略带棕色,在翅前缘1/3处至2/3处有两条灰白色波曲细线,在翅后缘1/2处几乎相接。因此该虫被称为中带齿舟蛾。翅展约40 mm。后翅灰褐色,中央有一黑色斑点。

卵:圆形,灰白色。大小在2 mm左右。

幼虫:幼虫共有5龄,老的幼虫体长为38~50 mm,头部黄褐色,有光泽,体为青绿色,形状像纺锤形。

蛹:鲜红褐色,黑褐色,有光泽,体长20 mm,腹末有一根刺。

3.2 生物学特性

中带齿舟蛾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6月末老熟幼虫开始下树,7月上旬开始化蛹,蛹开始时为鲜亮红色,后变为红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笠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中旬羽化结束。成虫具有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后的雌蛾过1~2天便产卵于白桦树枝上,每个雌成虫产卵量160~280粒,大发生时可达600粒,猖獗阶段末期产卵量下降,一般为100粒左右。成虫寿命为6天左右。4月末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产卵结束,卵开始时为黄白色,后变为灰色。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浅灰绿色,在野外受惊后可以吐丝下垂。4~5龄的幼虫为暴食期,从5月下旬到6月末为幼虫为害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树,7月上旬开始化蛹,

蛹期最长,约有9个月时间。

3.3 危害状

在树冠上部数量较多,主要取食叶部,多数在叶边缘开始取食,形成缺口,严重时叶片象网一样。

3.4 防治技术

(1)灯光诱杀:每年的4月下旬可以在蛹较多的地块进行设灯来大量诱杀成虫,对降低虫子的数量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2)幼虫期喷烟喷雾防治:由于该虫的发生范围集中连片,且此时树冠部已经郁闭,有利于笼住烟雾,可以集中在6月上旬进行喷烟喷雾防治,防治用药主要以环保型生物农药为主。

(3)加强营林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保护害虫天敌。

由于人为大量采伐兴安落叶松,使天然森林退化为以白桦林为主的次生林,如果利用人工措施促进推进次生林改造,增加针阔混交比例,将有利于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有利于扼制白桦食叶害虫的大发生。另外据调查发现,在白桦林内,有各种食虫鸟5种,捕食蜘蛛6种,寄生蜂及寄生蝇和病毒等。

参考文献

[1] 王立纯.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

[2]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方三阳.森林昆虫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类防治措施森林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哈Q森林
哈Q森林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哈Q森林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哈Q森林
多功能破冰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