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毁掉的专家言论

2014-11-15 23:21洪广玉
中外文摘 2014年17期
关键词:苏丹红塑化剂鸭蛋

洪广玉

一、“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

背景:2005年10月15日,某媒体发表题为《自行车过多是交通拥堵根本原因》的报道,称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类交通工具是绿色的,但它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相反,正是因为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致使道路的利用率不高,机动车运行缓慢,尾气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

该报道被其它媒体转载后,观点演化成了“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此汽车更大。”

真相:仅两天后,王炜致函媒体,表示“我从来没有说过‘自行车过多是道路拥堵根本原因”,他的观点一直是“自行车本身是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但在中国的机非混合交通条件下,自行车交通方式不再是绿色的。”他的主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向公共交通转移。不过,王炜澄清的言论很少有媒体转载。

二、三聚氰胺基本无毒

背景:2012年11月发生了“白酒塑化剂”事件,众多白酒品牌受牵连。12月,茅台集团在贵州召开发布会,回应媒体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发布会上,李可基除了谈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不科学,还谈到了三聚氰胺问题。会后,媒体以“北大教授力挺茅台,称三聚氰胺基本无毒”为题进行了报道。

真相:李可基的完整原话是:三聚氰胺其实基本上是一个无毒的物质……三聚氰胺成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给最脆弱、最敏感的几个月的婴儿吃,他们确确实实没有应付能力,所以才产生了肾内结石。三聚氰胺在体内实际不会发生任何反应,一两天大概都会排出去,我们喝奶喝了那么多,即使我们现在继续喝下去也不会造成对我们的损害。这指的是成人,不是婴儿。——从科学角度来说,这段话没有问题(当然,说三聚氰胺低毒可能更准确一点)。

三、苏丹红毒鸭蛋中苏丹红含量非常低,

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背景:2006年,央视曝光河北白洋淀红心鸭蛋是在鸭子吃了含有苏丹红成分的工业染料后产下的。何计国在媒体访谈时表示,“至于说以前吃过会不会造成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太担心,毕竟那个量非常低,没有达到危害水平。”此观点被媒体广为传播。

真相:按照科学计算,以问题鸭蛋里检测出的苏丹红含量来计算,一个成年人大概要每天吃2000个

曾几何时,专家变成了“砖家”,专家言论也成了嘲讽对象。专家不被信任,当然与一些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只为利益群体代言有关。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相当多的专家言论被媒体断章取义,或者公众出于情感、直觉,不理解专家的观点,导致专家被“冤屈”。

这样的鸭蛋,一而且要长期吃下去,才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前提是人和动物对苏丹红同样敏感。当然,苏丹红属于非常规添加物,喂鸭子是违法的。

四、每天吃6个“铬胶囊”没事

背景:2012年“铬胶囊”事件后,孙忠实在做客网络访谈时称,“如果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他建议大家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事后,孙忠实被网民称为“中国毒胶囊的帮凶专家”。

真相:根据计算,一个体重69千克的人要口服3~9毫克的六价铬才会中毒,即使把“问题胶囊”中的铬全算成六价铬(其实也可能有三价铬),这相当于一次吃下200~500个胶囊,即使是考虑慢性损伤,仍然需要每天吃很多这样的胶囊。因此,每天吃6个问题胶囊是不会有健康危害的。中国药典之所以要规定2mg/kg的铬限量值,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能检测出工业明胶用于制造胶囊,而不是一个安全限量。

五、炒菜也会增加PM2.5

背景:2013年10月,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赵会民在介绍北京市治理空气污染的举措时称,“包括给我们的市民提出希望,比如我们中国人的烹饪,实际上现在城市大了之后,它对PM2.5的贡献也还是不小的,这些也希望市民能够更好配合政府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

真相:多家机构实验证明,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当然,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烹饪占比要小一些,但仍然不可忽视。据中科院大气所王跃思研究员的估计,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

(摘自《科技生活》)

猜你喜欢
苏丹红塑化剂鸭蛋
鸭蛋大约有多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苏丹红残留量
鸭蛋黄越红越好吗
基于HPLC的苏丹红检测中光学诱导异构现象的探究
江浙沪儿童面临塑化剂暴露风险
白酒塑化剂的气质联用(GC-MS)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测定及迁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