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马孔多小镇

2014-11-15 20:14李小丢
学生天地·初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马孔多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

李小丢

马孔多是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枯枝败叶》中一个虚构的拉美小镇,和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奥内蒂的圣玛利亚城一样,都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大名鼎鼎的“虚无之地”。它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长久地存在于读者的心里。

如果说这部作品很真实,有人可能会疑惑,它与“真实”能挂上钩吗?它的作者不是一直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吗?但是的确,马尔克斯比任何人更接近真实。马尔克斯本人也一直强调,他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真实是通过魔幻的情节和对细节的描写来迂回体现的。

马尔克斯是个极度擅长细节描写的作家,有人说书中的细节描写体察入微到了近乎恐怖的地步,比摄像机还要精细。尽管摄像机可以精确捕捉人物的一举一动,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这只是一种客观的纪录,而马尔克斯则不然,他会摘取那些你最熟悉却又不会去留意的细节,一股脑塞到你的视线中,例如他在书中提到的那个平平常常的下午:“镇上的妇女们欠起身来,嘴边淌着口水,面颊上印着枕头上的绣花花纹。”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枝末节体现真实,从而拉近了读者与书的距离。

无聊、孤独、乏味是马孔多小镇的标签,这里生活的人个个行为怪诞,爱和恨都偏执狭隘,他们的生活可以轻易被外来的“枯枝败叶”摧毁得一塌糊涂,却没有任何重建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他们封闭自己的内心,退出现实生活,直到退无可退。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作者要局限在那个小小的虚构的地方,始终不走出去呢,为什么作者的小说中永远是美国南方的某个小镇。但是当年岁渐长,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去过更多的地方,你就会理解,这里或那里,没什么不同,无论过去或未来、地点和人物怎么改变,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 作者笔下的马孔多那个小镇,就是我们的世界。

这个小镇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里面盛满了爱与宽恕。

马尔克斯: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作家

“从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这是伟大作家马尔克斯自己说的话,他最著名的作品正是《百年孤独》。

很多年后,谈到《枯枝败叶》,马尔克斯说的最多的都是他年少时在哥伦比亚的那段岁月。那时候,他还是一名记者,白天在街上溜,晚上去个大车店,把皮包抵押在柜上,就找床躺下睡觉。

那个被抵押的皮包里唯一的东西就是《枯枝败叶》的手稿。那时的马尔克斯还年轻,《枯枝败叶》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他曾说,写这部小说时,搭进了一切他所会的技巧。他对这部小说的投入,不计后果,倾其所有,仿佛第二天世界就要毁灭似的。1973年, 45岁的马尔克斯回过头来谈自己的作品,他仍然说《枯枝败叶》是他最喜欢的小说:“那是我最真诚、最自然的小说。”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1955年出版《枯枝败叶》,60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去世,享年87岁。

图书信息

《枯枝败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描述了马孔多镇一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夫死后为其收殓的半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这部作品被视为“已具备《百年孤独》的雏形”,也开启了马尔克斯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孔多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
星期六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文学地理视域下地域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研究
相信不可能
《枯枝败叶》:孤独的死者大夫形象分析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那么,就呈现此时的我们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中译本首次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