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吁诗教应入童蒙教育

2014-11-15 03:39
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张颐王旭明童蒙

古典诗词是童蒙教育:应让孩子上小学前就接触

就在小学教材古诗去留争议四起之际,9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的时评,称“那些美妙蕴藉的诗词诵读,不独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峨峨兮若泰山、汤汤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在东渐的西学面前,‘国学不得不退了一箭之地,才缩头缩脑起来。”

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也发文表示,在教材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在王旭明看来,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题中之意。

知名学者张颐武则刊文强调了“诗教”的重要性: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诗教”的说法是以“温文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作为接触文化的启蒙训练,学诗则不可缺少。

“实际上,将文字较为容易理解,又脍炙人口、广泛流行的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张颐武同时表示,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一方面,要有今天的现代白话文;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并不难懂,将其选入课本是非常适宜的。而且由于诗词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易于背诵,往往能让学生背下来,一生受益。

张颐武说,一些浅近的古典诗词,看起来容易懂,却又常读常新。小时候懂一些,长大成人后通过自己的阅历再来感悟,往往更能感受诗词之美。所以,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学者于丹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在小学时才让孩子们读、背古典诗词,其实对孩子来说已经晚了。”

于丹说,古典诗词有节奏有韵律,这是一种童蒙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上小学前就接触,这样也容易培养出爱好。小孩记忆力超好,背下来一辈子受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颐王旭明童蒙
朱复戡《致巢丈书》探研
世上真人何处寻
——王旭明老师印象
《慎节老人墓志》初探
Strain-tuned magnetic properties in(Ga,Fe)Sb:First-principles study∗
聪明不自许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张颐武教授声称小家庭时代更需传统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