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乡小学校长的大追求

2014-11-15 03:41李小露
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路队山乡风华

李小露

刘风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山乡小学校长,但是他又是个有思想的校长,自担任校长以来,终日孜孜以求的就是办一所让孩子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正是这样一种朴实而崇高的理想,点燃了一所山乡小学的希望。在短短几年间,鲁溪中心完小从一所普通的山乡小学一跃而成为赣北幕阜山下的明星学校。近几年里,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人民满意学校”“全省安全文明学校”“全省和谐校园”等光荣称号。刘风华本人先后获得江西省“两基”工作优秀校长、九江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县十佳校长等荣誉。

全力创建文明校园

2003年,刘风华接任鲁溪中心完小校长时,学校没有公寓,没有食堂,校园基础设施落后,连一块宣传橱窗都没有。刘风华先后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资金120万元,新建公寓、食堂、教学综合楼,修建校园文化广场,设置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红领巾广播站等,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寝室环境,件件充满了人文关怀,处处体现了育人的匠心。同时全力推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少年创建活动,成立各类文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全力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首创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制,按学生上学的路线分成16个路队,每队有教师负责,路口、过马路均设置标志。住读生分成5个路队,通车的由教师护送上车,不通车的结伴回家。在雨季、汛期,凡山区、库区的孩子由路队负责教师护送到安全地带。食堂坚持不对外承包,由学校组织开办,杜绝安全隐患。

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他全力创建和谐校园。刘校长每月都要给当月过生日的教师开一个生日晚会,把温暖带给教师。

关爱教师,同样关爱学生。刘校长每个学期都要走访留守儿童,与老师们一起研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建立档案,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搞清楚。

建立队伍,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农村党员干部为骨干,建立学校、家庭、亲属和社会相结合的网络,把留守儿童置于有效监护之内。

完善机制,建立了学校班子成员蹲班联系留守儿童制度、教师定期走访制度、班主任定期谈心制度等,还建立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建立亲情通道。学校专门设置一部电话为“亲情热线”,免费让孩子们与父母联系,让孩子的父母开展“远程教育”。

建立保障。许多教师自觉当起了生活管理员,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如在家,让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放心。

全力建设师资队伍

刘风华鼓励和支持教师当名师。他认为,老师要成名,第一必须师德高,第二必须学问好。为了提高教师素质,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二五”名师工程,即用5年时间,培养50名县级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确保中心完小每个班和各教学点有一位教学明星,突出各自的教学特色。

鲁溪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全员培训、实施校本研究、建立考核制度;针对教师年龄老化、教育理念陈旧的问题,开展现代化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外出听讲,所有教师培训上岗。学校建立了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教学业绩考核制度等。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鲁溪,民风淳朴,群众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关注。学校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与需求为立足点,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评价方式。试行素质教育手册,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成绩按等级评定。

改革课堂教学。按课改要求,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从教懂学生转变为教会学生,按杜郎口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改革课外活动。以提供平台为主,以提供指导为主,以提供服务为主,让学生在文体活动和游戏中学会求学、学会做人。

教学质量突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县教研室为了解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先后两次抽查,鲁溪中心完小两次名列全县第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对刘风华校长的最好写照。刘校长认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决心带领鲁溪中心完小的师生迈步新起点,去争取更大的光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队山乡风华
冬暖山乡
宁波公交推动路队现场管理精细化的“工作清单”
百年风华
百年风华
百年风华
穆欣欣:最是风华正当时
山乡的春天
“路队”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画《山乡春早》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