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量:一生只爱一种颜色叫黄色

2014-11-18 11:28内陆飞鱼关敏薏
南都娱乐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黄种人张唱片神曲

内陆飞鱼+关敏薏

唱片:《爱情神曲》

艺人:张洪量

语种:国语

唱片公司:诚利千代 / 海蝶音乐

发行时间:2014年10月14日

专辑类别:EP、单曲

评分:★★★★

黄色知识分子

张洪量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春秋家国、个人情事,信手写来,随口唱出,老子、孔子在他歌中仿佛就是哥们,比如他唱《孔子不要打我》有一本正经的审视,有诙谐幽默的调侃;不喜欢的人觉得“怪”,喜欢的人直呼崇拜,在台湾音乐圈,走他这种路数的估计只有黄舒骏。尽管有时歌词写得很长,特别是EP《爱情神曲》里,念念叨叨无数次失恋与热恋,就是一场言情小说和故事会,一般人无法去唱,无法模仿,但是他和黄舒骏不同,他的知识分子气质更狷介,一袭黑衣飘飘而行,特立独行于圈子以外。这一次,《爱情神曲》EP加上《黄书》附赠的概念音乐,就是一部音乐论文,感性与理性,大我与小我,纤毫毕现。

比起黄舒骏后来的泄气,张洪量“歌以载道”的追求一直不变,并且精研黄色人种的历史与未来,过了五十岁还在耿耿于怀,以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黄书》明志。有时会想,是不是学过医,拿过手术刀的人,一旦拿起琴,唱起歌,就想解剖世道人心,分析自我内心世界,罗大佑是这样,张洪量也是这样。为了找到身体的音乐基因,张洪量曾认真研究西洋音乐进入东亚的历史,对华语流行音乐的走向和构成,他有自己的理解,并且一直乐于“以身试法”,走一条路给别人看。

黄歌领军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华语音乐领域,实体唱片业溃退的同时,还有一个名词应运而生,叫“中国风”。拿这个词跟张洪量对照,会产生一种荒诞感,因为在张洪量看来,从八十年代以来,华人世界多数风格的音乐,在形式上,内容上,都离不开西方人的影子。什么热闹抄什么,什么热闹学什么,并不是往电子乐、流行乐、摇滚乐里加入民乐成分就叫中国风,这些都是消费主义主导,娱乐至上,“风”约等于“疯”,都是为名为利疯。华语音乐这个说法缺乏天降大任一般的系统性的分量,不能有效折射作为一个黄种人心路和宿命,所以他挺身而出。

唱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民族、血统,思考我们的来路与归途,搭建黄种人自己的音乐框架,唱出黄种人的生命哲学,是张洪量一直提倡和执行的。唱自己的歌,是李双泽、杨弦等人的民歌时代就提出过的概念,思考来路与归途,搭建框架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关于黄色人种的“黄歌”,张洪量最有发言权,并不是如他在新EP里《我的爱情》《神曲》写他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从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爱欲沉沦,不断地在异国他乡恋爱、失恋。而是在音乐里,他一直在和自己说话,和自己身后的身份说话,哲学家一样枯寂散淡,这种执拗自赏和二十七年前的第一张专辑《祭文》一脉相承。

黄种人命理

张洪量的歌曲很好进入,因为他能处理好宏观命题与微观情感之间的切换,情歌浓烈起来卿卿我我烧人脸颊,题材大起来老庄孔孟大得烧脑;张洪量的《黄书》也不难读,音乐人里面也只有他才会有这种哲人一般的觉悟,读完你会为身为一个黄种人稍有自豪,也会顾影自怜,勿论衰败与崛起,黄皮肤就是共同的命运,这个族群在西方强势文化的俯瞰下,总有一天或许会迎来汉唐一般的辉煌。好吧,如果觉得张洪量的《黄书》不够好懂,推荐陈冠中的《盛世:中国2013》、刘慈欣的《三体》一起服用,就能有更多的切肤之痛和洋洋大观。

张洪量是入世的,活得花花绿绿,沉迷于爱欲纠缠,也清醒与孤单与独行,认真起来不得了,行文、作乐有原则,不拧巴,所以他并不纠结于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变魔术一样地去耍手段故弄玄虚,去咋唬人,而是动手将所有的想法具象化、实体化、感性化。在消失于歌坛那些年,他曾为了圆父亲心愿,回去做了牙医,并以此为生,这期间有游历,有日常生活,更有无尽的冥思。五十五岁,张洪量又上路,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是有话想说,有思想正在凝聚,《爱情神曲》他在唱他的人生黄历,《黄书》是在说身份困惑,为黄种人的未来做激荡的辩证与注解。不管他是在写黄种人论文还是做“黄色”实验音乐,他确实证明了自己一生只爱一种颜色叫“黄色”。

南都娱乐 张洪量

“我把自己要做的音乐分成十二类”

南都娱乐:你写过唱过很多畅销情歌,像《广岛之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等等,但复出后的第一张专辑为什么以这么小众的方式回归?

张洪量: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归到我最早的音乐状态,就是我1987年时的状态,那时候我对音乐没什么概念,就想做一些新的东西。我写过一篇关于“什么是属于黄种人音乐”的文章,我在想怎么把文章的想法实现,复出之前我做得很不成功,也尝试在不同的唱片里面做不同的实验,比如说2003年我在专辑《随欲》中把所有民乐的乐器都用了一遍,还有2002年的《有种》,尝试做一些我们东方音乐的风格,但也失败了。这么多年了,我现在就是想从最基本的做起,从早期的乐器,把最纯粹的元素抓出来,所以就会出现用古琴,我很早就挑定是古琴,在做这张唱片之前,我也试过很多组合模式,有唱的、有和声、有互相搭配的,都不成功,那我还是想说那就把最纯粹的东西放进去,一个是古琴,一个是汉语,这两样东西最纯粹,绝对不是外来的。

南都娱乐:新唱片和你去年出的人类学专著《黄书:黄种人的过去与未来》有很大关系吗?

张洪量:对,就是根据那个为基础做一个东西出来,在这张唱片上我觉得我《黄书》的理想还没有完成,因为实验上失败的问题,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做实验,这张唱片没有一步到位,我本来是希望这张唱片中没有任何的西方乐器,但是这张唱片还是有西方乐器,有钢琴,我本来全部希望用古琴的,我也搭过,至少在我的听觉上我没有听进去,所以没有成功。

南都娱乐:主打歌《神曲》就是只有古琴和人声组成,怕不怕这种形式太新,原来的乐迷无法接受?

张洪量:我有个人网站,上面把我要做的音乐分成十二类,有情歌、历史等等不同类别的,我不会全部精力做情歌,想所有都能做下去。本来是想全部创新的,但最后在这张专辑剩下的两首歌《永远的永远》、《我的爱情》还是用了钢琴和其他乐器。以前我都是一两年发一张片,现在就希望一年能发两张片,多做一些实验,如果无法接受可以等我接下来会出的情歌,以前那样的情歌我还会做,是属于我十二类中的一种。

南都娱乐:感觉整张专辑都在讲你自己的爱情经历?

张洪量:应该不是讲爱情,你看我那个《神曲》讲爱情只有前面四分之一左右,后面都在讲我对人生的看法,应该说是以情悟道,我讲的还是那个道的部分,就是人生从哪个角度去感受能够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南都娱乐:你评价过周杰伦的音乐不是中国风而是日本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你能回应一下吗?

张洪量:有人说这个新闻是我新专辑炒作,其实不是的。我讲这件事是十年前,我不是今天才讲的,我是90年开始有这个思想体系的,那时候没有周杰伦也没有林俊杰这类的歌手,我认为中国风是邓丽君来内地之前的所有大陆的音乐的总和,因为邓丽君的很多歌都是从日语直接翻译过来的,邓丽君反映的就是被日化的台湾流行曲,影响了两岸,而其实流行音乐又都是从欧美传过来的,也不是我们的东西,台湾人做音乐一直都是在模仿抄袭。我对中国风有我的定义,中国风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原创的只属于自己特有的音乐,这是个很庞大的定义体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种人张唱片神曲
飞跃极限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谢震业 腾飞之路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一块钱去哪儿了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我们是肉色的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神曲“小苹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应用铒激光行面部除皱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