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三剑客”昆明落网记

2014-11-19 10:02肖荣华
党史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剑客军统特务

肖荣华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中常委委员、西南绥靖公署主任张群从成都飞抵昆明,督促卢汉等滇军将领整军备战,与共产党对抗到底。而时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却密令其嫡系部队,暗中控制了昆明市区各要害部门、交通枢纽和昆明郊外的巫家坝机场,并扣留了33架从成都取道昆明飞往台湾的运输机,于次日上午在省政府办公处光复楼宣布了云南起义。号称国民党军统“三剑客”的沈醉、徐远举、周养浩三人正是在云南起义中被抓捕的,他们本打算随运输机飞往台湾,不想被卢汉扣留。得知“三剑客”被捕,西南军政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亲自对三人审讯。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三个国民党特务对自己所犯的恶行表示了悔过。审讯后,按照公安部和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安排,三人被押送重庆正式宣判,并被分别关押在秦城监狱等处,继续进行审理和改造。

沈醉:从国民党军统特务到共产党政协委员的转变

沈醉,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在国民党军统特务中,他年轻干练,能力极强,20岁就当上了少将,与其顶头上司——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的军衔同级,由此可见蒋介石对沈醉的器重。卢汉宣布云南起义后,作为军统云南站站长的沈醉第一个就被扣押。多年的军统生涯,让沈醉早已看清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早已看清蒋家王朝没落的必然,所以他被捕后当即决定痛改前非,戴罪立功。就在卢汉宣布云南起义的当天,沈醉不仅在《起义通电》上签了名,而且以军统云南站站长身份手书军统密令:让云南境内所属特务交出武器,停止抵抗。此外,沈醉还向我党提供了重要情报。卢汉因此一举抓获了当日途经昆明,准备飞往台湾的军统大特务徐远举和周养浩。在审讯过程中,沈醉在共产党政策的感召痛哭流涕,他向贺龙讲述了自己的母亲教育他从善的一件事。

那是1948年5月,沈醉受毛人凤的排挤,被调往昆明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刚刚上任,他就接到毛人凤发来的电报:命令他除掉煽动学潮闹事的原中央陆军大学校长杨杰等5人。一天下午,沈醉召集几个特务在家密谈暗杀计划。一切布置完毕后,特务们各自领命而去。沈醉正准备躺下休息时,会客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母亲满面怒容地闯进来,将手中正在阅读一本《为人处世》的书“砰”地砸在桌上。当时,沈醉以为家中没人,谁知母亲正坐在阳台上看书,沈醉和特务们商量的暗杀计划内容,老人听得一清二楚。母亲生气地用手指着沈醉的头骂:“我多年来一直教育你,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学会做人。你今天为了升官发财,竟然杀起自己的人来,你还像个^吗?如果你把杨先生杀了,明天你的女儿问起来你如何回答?”沈醉当场羞愧得无地自容,立即跪在母亲面前表示:宁可受军统的处分,也决不去杀杨杰和其他革命志士。后来,沈醉履行诺言,找借口敷衍毛人凤,将暗杀计划一拖再拖,最终未执行,保住了杨杰等爱国志士的生命。

被捕后的沈醉牢记母亲对他“可以不做官。但是要学会做人”的教诲,不仅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还主动检举了他所知道的军统局潜伏在云南、贵州等地的特务人员。昆明市军管会根据沈醉提供的线索,一举捕获了军统贵州行动站站长汪剑英、云南行动站站长王汉文等大小特务40余人,及时阻止了国民党军统特务在云南、贵州两省首府的重大破坏活动。沈醉还交待:军统局在云南境内以昆明为中心,在滇西南的保山、滇东北的昭通建立了两个潜伏组。根据沈醉提供的线索,云南省军管会掌握了蒋介石在云南境内设立的8个潜伏特务组的情况,经全力抓捕,这8个特务潜伏小组的40余人被全部捕获。

沈醉认罪态度是诚恳的。沈醉承认在军统局从事特务活动期间,长期负责暗杀行动,经他逮捕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下500人。此外,他还亲自指挥对蒋介石不信任的国民党政权高级人物进行跟踪和暗杀的行动。如卢汉起义前,军统局有所察觉,沈醉奉命安排了对卢汉的监视,还准备好了对他的暗杀计划,随时准备暗杀卢汉。后来,因为蒋介石始终没有下命令实施暗杀计划,军统站才对此事罢休。

对徐远举和周养浩的审讯,沈醉也提供了帮助。一次,审讯人员问沈醉,“徐远举多次表示愿意好好交代问题,但又不老实交待。周养浩思想消极沉闷,十几天来,审讯人员苦口婆心讲政策,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也不知是为什么”?沈醉沉思片刻说:“徐远举平时的为人对上很圆滑,对下非常粗暴,犯了众怒。他想交代问题,但又怕罪恶太大,还怕别人往他身上推,自己说不清楚。至于周养浩嘛,主要是顾虑自己亲自参加执行了重庆中美合作所大屠杀和杀害杨虎城将军一家和秘书宋绮云一家,感到罪恶太大,心想共产党政府绝不会放过他,因此只等一死。”沈醉所提供的情况,为审讯人员掌握徐远举、周养浩两人的思想情况、加强政策攻心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后来,鉴于沈醉悔过表现和戴罪立功的举动,党中央决定对他特赦,让他能够发挥优势,为党工作。沈醉没有想到,自己犯了那样滔天的罪行,还能够得到赦免,他感慨万千地说:“国民党把人整成鬼,共产党把鬼变成人,我能有今天,是共产党给我第二次生命。”周恩来总理曾设宴款待沈醉,周总理对沈醉说:“共产党从不计较个人恩怨,特赦你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获释后的沈醉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他格外珍惜新的生活,发奋读书创作,以冷酷、犀利的笔锋剖析过去犯下的罪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后人。沈醉先后撰写出版了《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内幕》、《爱国将领卢汉》、《我这三十年》、《我的特务生涯》等著作,深刻揭露国民党当局的罪行。

1980年,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证实:沈醉确实在卢汉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发表了起义广播,并亲笔颁布命令,指挥下属交出枪支器材配合起义。根据党的政策,沈醉的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并连续被选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3月18日,沈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万安公墓。

徐远举:未等到毛泽东特赦的唯一病死狱中的战犯

徐远举,湖北大冶人,黄埔军校七期毕业生。历任复兴社南京分社干事、西藏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少校随从参谋、军统西昌行辕调查课代理课长、国家总动员会成都经济检查大队大队长、军统局第三处(行动)上校副处长、军统川康地区代区长、重庆绥靖公署二处少将处长。绥靖公署改为西南长官公署后,出任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兼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从徐远举的任职简历中可以看出,他一路官运亨通,“坐着飞机”扶摇直上。30岁左右,徐远举就已经是将军阶衔,在国民党特务系统中,他是晋升最快的少数几个“红人”之一,就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死前也仅是个少将,由此可见徐远举在军统中的地位。

自古以来,军人的军阶都是凭借战功提升的。国民党特务的军阶却全靠抓捕杀人,而且杀的人越多军阶越高。徐远举就是这样一个为党国效忠的特务。特别是他担任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期间,只要捕捉到一条有关中共地下党的线索,他就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追查到底。一旦抓到人,便迫不及待地连夜突击审讯。我中共地下党的许多坚定的革命者都被他折磨得死去活来;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软骨头”经不住徐远举的酷刑,当了可耻的叛徒。

尽管徐远举煞费苦心,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仍十分活跃。这引起军政当局对徐远举的不满。保密局重庆站站长吕世琨掌握了很多破案线索,但为了争功就是不把重要情报与徐远举共享,弄得他十分气恼。就在此时,保密局的人事变动帮了他的大忙。徐远举的黄埔同学——老牌特务颜齐接替吕世琨担任保密局重庆站站长。颜齐是黄埔六期生,资格比徐远举还老。但国民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天下黄埔是一家”,两个黄埔毕业的同学凑在一起,且都是从事特务工作,又一起在洪公祠特务训练班接受军统特务训练,两人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颜齐的到来令徐远举十分高兴,他设下丰盛宴席为老同学接风。席间,徐远举不时唉声叹气,颜齐忙问老同学何故?徐远举手拍桌子愤怒说道:“妈的,这共产党实在太猖狂了,闹得我们二处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前不久,他们还把共产党的地下报纸《挺进报》送到朱绍良长官案桌上,弄得朱长官把我叫去臭骂—顿。这些共匪实在是太可恶!”颜齐见老友发怒,于是将掌握的《挺进报》的情况透露给徐远举。两人联手办案,很快就逮捕了任达哉(《红岩》中甫志高的原型)。酷刑之下,任达哉向徐远举出卖了重庆地下党市委委员许建业(《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在任达哉的出卖下,重庆地下党工委书记刘国定也遭到逮捕。刘国定经不住酷刑的拷打,不久就选择了叛变。这又造成大批共产党员被抓,川康特委130余名中共地下党员先后被捕,《挺进报》机关遭受严重破坏,负责人陈然被捕。在被捕的130多名党员中,绝大部分党员相当坚强,许多人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出卖党组织和自己的同志。

江竹筠是在万县被特务抓走的。徐远举立即亲自审问江竹筠。关于这次审讯过程,沈醉在《我这三十年》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那天,我去重庆找徐远举,他的副官告诉我他在隔壁审案,我便走了进去。他让我和他一起坐在一张沙发上,被审讯的那个人正是江竹筠。徐远举等我坐下后继续审问江姐,徐远举性情暴躁,见对方不理他,又想拿审讯女犯人惯用的一套老办法,那就是将女人衣裤全剥光,使其害羞而招供;如剥去衣裤还不招,那就用针去戳女犯的奶头,用竹棍拨弄阴户,如不招供就用竹棍插进去。根据他多年的破案经验,用这种“奇特古怪的刑法”,十之八九女人是会招供的。当江姐一再拒绝回答时,徐远举再也忍不住,大吼一声:“给我把她的衣裤全剥光,看这臭女人嘴巴到底有多硬!”几个特务听令,卷起袖口嬉皮笑脸走过去……这时,一直不理睬特务的江姐突然大喝一声:“畜生住手,不许你们胡来!”徐远举以为“奇刑”见效,得意忘形地说:“你害怕剥光丢人现眼,那就赶快说吧。”江姐怒目而视,指着徐远举痛骂:“我是一个死都不怕的人,还怕你们用剥光衣裤这种无耻的手段来污辱我吗?不过我要告诉你,你也是女人生出来的,你妈是女人,你老婆、女儿、姐妹都是女人,你用这种无耻的手段污辱我,遭污辱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包括你妈、你老婆所有女人在内,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对不起你妻子和女儿,那就叫人来脱吧。女人的每个部位,准保让你看个够!”

江竹筠的一番话让徐远举感到十分的尴尬。一旁的沈醉轻轻用脚碰了徐远举一下小声说:“你不会用别的办法来对付她吗?偏偏想出这个世上绝无的馊主意。”徐远举这才命令特务们放弃侮辱的方法,改用其它的刑法。但是,无论酷刑多么折磨人,江竹筠凭借顽强的意志始终没有招供。徐远举屡次用刑失败后,只好下令将江姐解往渣滓洞关押。徐远举和他的老同学颜齐,由于破获了重庆地下党组织,抓捕了100多名共产党而立功受奖,颜齐还被晋升为重庆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少将处长。但好景不长,两个老牌特务还没来及分享受勋的喜悦心情,解放军的大炮已构筑在长江边上。此后不久,徐远举和周养浩奉蒋介石、毛人凤的命令,指挥特务于1949年9月6日,将杨虎城一家和宋绮云一家杀害于松林坡戴公祠。接着,他们又将东北军副军长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及张学良的副官李英毅杀害。在11·27大屠杀中,徐远举和周养浩等刽子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志士和民主党派人士惨遭杀害。

国民党溃败在即,徐远举自知罪孽深重,仓惶逃往成都,后来又乘飞机来到昆明,企图从昆明逃往台湾。徐远举和保密局本部经理处长郭旭、总务处长成希超等人逃到昆明后,立即去找老朋友——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此时的沈醉已经得知卢汉起义的举动。在这节骨眼上,他收到国民党国防部的委任状,委任他为云南专员公署主任兼游击队总司令。这说明其他特务可以逃,唯独他沈醉不能逃。要是他逃到台湾,蒋介石、毛人凤饶不了他;不逃吧,起义后的卢汉饶不了他。唯一的生路只有一条:必须参加卢汉的起义。面对徐远举和周养浩的到来,自身难保的沈醉不知该怎么办好。安排飞机让他们逃往台湾,对当时的沈醉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因为他掌握着民航机票的分配权。但要让徐远举他们逃了,今后卢汉得知怪罪下来无疑又是给自己罪上加罪。左思右想后,沈醉征求徐远举的意见。想让他留下做自己的副手。谁知徐远举也把时局看透了,他断然拒绝:“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就是让我当西南军政长官我也不会干!这个时候才想起加官晋级顶个屁用!你当少将七八年,我也当了四五年,用得着的时候才想到晋升一下,过去为啥放着不管?我看你也别傻,还是趁早走吧!”沈醉见徐远举不肯留下来,一边答应为他弄机票,一边尽量设法拖延时间。

卢汉宣布云南起义后,昆明市警察局局长李志正奉命逮捕在云南的保密局要员和大特务,沈醉因赴卢汉召开的会议被卫队营扣留,保密局处长郭旭和成希超在皇后饭店被昆明市警察局第六分局局长黄秉新率警员抓获。稍后,李志正又在巫家坝机场将周养浩逮捕,押往钱局街昆明监狱扣押。这些事情徐远举之前完全不知情,在被逮捕前,他还在朱子英家里呼呼大睡。此时,李志正赶往徐远举的藏身之地抓捕他。徐远举一觉醒来发现朱子英不在家,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拔腿冲向车库。车库里正好有一辆美式士吉普车没有锁车门,徐远举慌忙从衣袋里摸出在沈醉办公桌上拿到的“特别通行证”,贴在挡风玻璃上,跳上车不顾朱子英副官和司机劝阻开着就走。可是为时已晚,李志正刚好带人赶到挡住去路,上前—把将徐远举拖下车来。徐远举还想反抗,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他的太阳穴,他双手一摊,苦笑几声,乖乖束手就擒。双手沾满革命志士鲜血的大刽子手徐远举就样落网。

徐远举被捕后在审讯中起初比较顽固,后经云南军管会软硬兼施政策攻心,徐远举最终坦白交待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犯罪事实。徐远举作为战犯被押回重庆白公馆关押,1956年转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和改造,徐远举认识到罪行的严重,向公安机关表示:“对自己的问题绝不保留,绝不扩大缩小,一定老实交代。”后来,监狱组织关押人员撰写国民党的历史资料,徐远举最卖力,知道什么就写什么。在庆祝建国十周年时,杜聿明、宋希濂等33名战犯被特赦,徐远举也盼望着有一天能被释放。但不知为什么后来特赦战犯名单一直没有他。徐远举沉不住气大发牢骚说:“我也认真学习,劳动也卖力流汗水,积极配合写历史资料,我哪件事不如人家?哪个地方不符合特赦标准?”管理人员告诉他:“一定要耐心等待,只要老实认真改造,总有一天会被特赦的。”

“文革”开始后,基本上停止了对在押战犯的特赦工作。已经被特赦的战犯有的再次被投入到监狱,徐远举看到这样的情况,感到绝望了。那几年他心情特别烦躁,有事没事就和别人争吵。“四人帮”为整倒一批老干部,到处逼着别人写一些黑材料,徐远举宁肯挨骂甚至挨打也不乱咬人。据沈醉回忆:“四人帮”为了把秦城监狱的那—栋楼腾出来,囚禁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老干部,把黄维新和许多军长一级的战犯送到抚顺原日本战俘管理所,让军统和中统等十多名搞特务工作的留下来,逼他们写‘黑材料诬陷好人。徐远举对此十分气愤,认为这不是共产党的传统和光明磊落的作风。”

1973年寒冬的一天,徐远举劳动期间因工作不合格受到批评,他大吵大闹,当晚又用冷水冲澡。徐远举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经冷水刺激,刚走出卫生间就晕倒在地。后经送医院抢救,终因脑血管破裂不治而亡,终年59岁。1975年5月,毛泽东在弥留之际,将关押在秦城监狱的战犯全部特赦。徐远举因性情暴躁没等到这一天,他是众多战犯中唯一病死在秦城监狱的人。

周养浩:遭蒋介石抛弃最终客死他乡的“书生杀手”

周养浩,浙江江山人,上海老牌政法大学毕业。周养浩是戴笠的小同乡,又与军统局继任局长毛人凤沾亲带故,加之又是正牌的政法大学毕业,所以仕途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官职节节高升。他先后担任国民党南京特务处法官、军统局法官、重庆警察局司法科法官、军统息烽监狱主任、保密局贵州站站长兼保安司令部情报处长、重庆公产管理组长、西南特区副区长、重庆卫戌司令部保防处处长兼特区督察室主任。他既是个老牌特务,又是个心狠手辣的大刽子手。

周养浩表面斯文,遇事冷静沉稳。如果不穿将军服,站立在集中营,还以为他是一个斯文的学者。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残忍地将爱国将领杨虎城一家及秘书宋绮云一家杀害。由于周养浩杀^手段阴险毒辣,在军统内有“书生杀手”的称号。

李宗仁任代总统后,首先下令无条件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并亲自打电话给重庆市市长兼卫戌司令杨森过问此事。可是杨森是蒋介石的心腹,他拒不执行李宗仁的命令,推说不知杨虎城关在什么地方。接完李宗仁的电话后,杨森立即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一听,大发雷霆,下令立即将张学良解送台湾,将杨虎城秘密处决,以解“西安事变”被关押之恨。这里有一件事要说明:卢汉起义后,因为私人感情放走了被关押的国民党要员张群,打乱了周恩来想用张群换回张学良的计划。就这样,张学良被押送去台湾,没能留在大陆。对杨虎城,毛人凤不敢怠慢,他召集徐远举、周养浩、陆景清等人商量。经过一番密谋,认为周养浩一直负责杨虎城的监管,由周养浩亲自去息烽监狱,把杨虎城骗到重庆小歌乐山桦林坡戴公祠杀死。

此时的杨虎城已从《中央日报》上看到代总统李宗仁下令释放他和张学良的消息。他见周养浩来接他,说是蒋总统召见。心想大约是这个独夫民贼关了他十余年,放他时多少要讨个说法吧。于是将信将疑地跟着周养浩走了。周养浩还于1945年7月14日,将1939年春打入军统电台的张露萍、张蔚林、冯传庆、王席珍、陈国柱、赵力耕、杨光等7名中共党员秘密杀害于息烽监狱。震惊世界的11·27大屠杀开始后,周养浩亲自指挥20余名特务和士兵,将关押的32名嫌疑犯全部射杀在歌乐山松林坡刑场,然后将尸体推进事先挖好的深坑掩埋。

周养浩的双手血迹未干,我解放大军就逼进重庆。他自知罪孽深重,赶紧向成都逃去。周养浩从成都乘机逃到昆明后,在飞机场呆着不去见沈醉,而是打电话要沈醉送机票到机场,想第二天就飞往台湾。沈醉接到周养浩电话后有些纳闷,他问:“你老兄呆在飞机场干什么呢?徐远举也在我这里,就算明天要走,我们大家还是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吧。”“不了,不了,老兄你有所不知,我们在重庆可是做绝了,几百号人全被杀光!我还是早点逃吧,这顿饭我们留着去台湾吃吧!”周养浩惶恐地说。“那好,我尽量想法给你搞到机票,你老兄耐心等着吧。”沈醉一边答应一边故意拖延时间。当晚,卢汉开始了抓捕在昆明的特务行动,周养浩自然在劫难逃。

抓捕周养浩的任务是由昆明市警察局承担的。局长李志正接到命令后,派外事科长吕小垣率警员前往抓捕,却遭到空军刁难。李志正将情况向卢汉报告,卢汉听后十分生气,要李志正带人前往处理,务必把人抓住。周养浩在机场发觉情讯人员对抗。审讯人员看穿了他的复杂心理,并耐心给他宣讲党的政策,还列举了一些国民党将领起义投诚重获新生的典型例子。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周养浩最终交待了杀害杨虎城一家的犯罪事实。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关押周养浩的牢房,竟是当年他关押叶挺将军的那间,周养浩曾多次来此视察,想不到今天自己成了阶下囚。周养浩在重庆战犯管理所被关押到1964年底,后被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周养浩心胸狭窄且疑心重,在重庆白公馆关押期间,“三剑客”被关在一起。沈醉在交待问题时涉及到周养浩,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联想起在昆明机场被抓,周养浩怀疑是沈醉有意出卖自况不对劲,但又不敢离开,怕错过沈醉给他送机票。作为一个老牌特务,他还是做了必要的防范。他把少将军服脱下来换上便衣,混入候机室的人群,密切注视周围的动静。他暗自庆幸。只要躲过今晚,第二天上了飞机就万事大吉。可是,这次他失算了,李志正带着大批警员赶到巫家坝机场,将所有人员全部扣留,逐个审问。但是在扣留的人群中并没有发现周养浩。李志正觉得奇怪,所有机场都被严密封锁,难道周养浩会钻进地下?于是下令再搜。很快,周养浩被警员们从一辆破汽车里搜出来,由于他参加过昆明“重九起义”大逮捕事件,并亲自审讯过被抓捕的民主人士,不少警员都认得他。

在云南军管会审讯中,周养浩自知罪孽深重。有段时间,他以绝食与军管会审己,于是怒火冲天,拿起身边的凳子朝沈醉头上猛砸过去,多亏旁边的宋希濂用臂挡住,沈醉总算幸免于难。此后,周养浩和沈醉一直是横眉冷对,不再说一句话。

后来,晚年的毛泽东指示有关部门尽快落实释放战犯工作。197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联合下达了《关于安置特赦人员的意见》,时任公安部长的华国锋也向世人公开宣布:“愿意回台湾的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根据这个精神,周养浩和其他几个特赦人员一道申请去台。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当初为蒋介石卖命,而今台湾当局却拒绝他们入境。万般无奈之下,周养浩等人转道香港,几个月后辗转赴美定居,后在美国病逝,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猜你喜欢
三剑客军统特务
导数与不等式“三剑客”
中统和军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校园三剑客
校园“三剑客”
它们真会藏
《风筝》没告诉你,戴笠并不是吃素的
AB换数
军统保密慎之又慎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