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浪漫主义思想初探

2014-11-19 19:37李晓洁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卢卡奇浪漫主义黑格尔

李晓洁

摘 要:从卢卡奇的整体思想来分析,卢卡奇有一种本本主义的倾向,即便是他的目光已经转向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批判的思维方式,但他没真正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即实践观。也就是说他依然固守着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实质,从理论引入到精神,再用精神发展并丰富理论,未能实现对理论的现实性发展,这不可避免的使理论与现实互相背离。另外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思想更易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因此,笔者希望对卢卡奇的浪漫主义思想进行一下初步分析,对卢卡奇浪漫主义思想的研究还会反衬出卢卡奇思想的局限,这会有助于学界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 卢卡奇浪漫主义思想的发展根基——哲学基础的争论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史内部的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的所有各种表现形式,不论它们的哲学根源和政治影响,是如何极不相同,也不论它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的根基的。这里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因而忽视或者否认他同时也是关于自然的理论的倾向。”如果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社会的理论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认为是社会的哲学,这是及其片面的。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来分析,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诞生前,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是以对自然规律的模拟为根据的,包括柏拉图的“理念论”,因为“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不是只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就笔者的理解柏拉图首先不否认感性的存在,而对感性存在以外的世界柏拉图也认为也具有统一性,也就是依然说感性存在以外的世界也和感性存在一样具有规律,而最早的规律性的认识,最直观的也最普遍的来源于自然。即便在机械唯物主义者那里也只是将对自然可感的认识作为世界的本源罢了,直到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亦或是终结者黑格尔那里,他所谓的精神哲学也是对类自然规律的一种模仿。所以说,哲学界每天都有人在标榜哲学研究有新的转向,但事实上真正的转向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后将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社会性的人的研究上。但为什么马克思的哲学也有自然的理论与倾向,原因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不是与黑格尔完全剥离的,他是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如辩证法的实质,而辩证的否定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推演。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也证实了辩证的否定观存在的合理性。

2 卢卡奇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形而上的过分追求

卢卡奇虽然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更像是在借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阐述自己的体,而这种类似于拿来主义的思想,很难说他有稳定的理论基础,从匈牙利共产党的发展史来看,理论没有根基似乎就缺少了广泛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说理论自身仍然没有变革世界的力量,这也不太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即便自己标榜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事实上真的很难被称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确,当马克思的理论可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后有太多的理论家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但是卢卡奇的美学思想从何而来,这要从黑格尔说起,首先,“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整个美学思想的核心”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当中,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卢卡奇在批判资本主义具体的局限总是与社会主义所呈现的具有总体性相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卢卡奇所呈现的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总体一旦脱离了具体也将无法存在了,另一方面,卢卡奇的文风又极力在模仿马克思,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在卢卡奇那里似乎也会寻找到影子,特别是这种极端的模仿会导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度的概念或是没有度的限定,易于绝对化。特别是卢卡奇将资本主义弊端的危害完全磨灭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说,理论终究是理论,而实际又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更为重要的是冷战结束后苏联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资本主义阵营的逐步扩大,并没有出现卢卡奇对资本主义分析的问题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

3 总结——卢卡奇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思

哲学的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现实价值与本质价值的内在矛盾是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可辩证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矛盾的认识,时常会陷入一种误区,这种误区把矛盾易于简单化,非错即对,或者是或者不是,正与反的结合被理解成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而马克思所主张的辩证唯物主义,更看重的是发展与变化,任何事物都不会静止,而是运动变化的,往往事物感性存在更多的与现实价值相联系,而当事物的感性存在向理性深入之时,也是事物的本质价值的逐步显现,而现实价值与本质价值之间的矛盾才属于一种同类的矛盾范畴,而不是事物感性存在的对立面,以现实价值与本质价值之间的矛盾为核心才是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前提,否则只是现象界现实的作用罢了,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解释是不能替代改变,只有真正的解释才会有实际意义上的改变。更进一步,不是主体和客体会互相转化,关键在于主体的性质会不会被客体的性质所占有,而同时客体会不会将自身的某些特性放弃给主体。尽管马克思的思想也不是什么终极的理论,思想界的圣经,但从整体上分析,他的思想还是极具智慧的,时至今日他的理论还是那样受人尊敬。尤其是对人类社会史的考察是那样的透彻而又准确。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宗教与艺术,就像黑格尔认识的那样。而哲学上某些带有终极色彩的理论,是要随着认识而逐渐发展的,而思维体系的认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物质手段的配合,而物质手段的发展也往往不得不需要细分,就好像化学上认识了分子以后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再到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等。当然,物质手段需要总体性的范畴去统领,可是如果总体性的范畴阻碍了物质手段的发展方向,怎么办?这里笔者不是在对资本主义最辩护也不是在质疑卢卡奇的思想,而是希望任何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首先要“识本求真”,这不是一个合不合适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发展的问题,求质量,而不是形式的丰满,而内容的可确证性才是根本。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毒害太深,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形式高于内容就是最明显的表现。对于唯物还是唯心的理解更主要的还是要回到存在与非存在中那里去,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时候把握度控制量才是根本,在现实性的度没有出现之前,还是需要度在理念那里先建立起来,反之只是等现实性的度出现后再控制量很可能就会出现非正确的效果。其实,哲学最忌讳的就是空喊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或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认识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认识的规律是稳定存在,就好像自然界的四季都是稳定的一样,至少在人类历史的认知当中这种自然性质的稳定规律没有变化,哲学的特性不是解释,而重要的是认识,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为实践本身,那只会把马克思的思想等同于工具一样,这和以前的新工具又有什么两样呢。哲学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稳妥了才是最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卢卡奇浪漫主义黑格尔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
——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主持人的话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