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辉:“讲、比”活动舞台上,尽展价值与风采

2014-11-20 08:32杨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4年2期
关键词:造渣炼钢厂钢种

本刊记者/杨芳

一、组织参加“讲、比”活动,取得经济效益。

2009年,王文辉组织参加并获得了市“讲、比”活动优秀项目奖的项目21项,取得经济效益9451.04万元,其中主持完成的5项,获得经济效益3101.64万元。2010年,他又组织参加并获得了市“讲、比”活动优秀项目奖的项目10项,取得经济效益为8160万元,其中主持完成的4项,经济效益达2580万元。为此他荣获了2010年度天津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二、将各项成果运用实践,发挥巨大作用。

在2009~2010年间,围绕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附加值品种等方面,王文辉组织实施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开发新品达到了217个,并且使目前炼钢厂的质量合格率达到99.93%,居国内领先水平。

王文辉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多项成果运用于生产实际,为企业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其主要成果有:

转炉造渣工艺的研究。针对不同的铁水情况,制定相应的造渣制度,同时并对转炉的装入、吹炼、脱氧等制度同步进行优化。不仅提高并稳定转炉炉渣碱度,降低了辅料及钢铁料消耗,而且整体工艺水平明显提高。取得经济效益2064万元。

降低了合金的消耗措施。针对各钢种成分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合金配加种类及数量,合金加入的最佳顺序和时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保证了钢水中形成低熔点的夹杂物顺利聚集上浮,保证了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取得经济效益622万元。

转炉炉后钢包吹氩处理工艺的精细化研究。该项目通过对转炉炉后吹氩设备进行改造采用二级系统自动进行吹氩流量控制,保证吹氩控制精度,并对吹氩操作工艺进行优化。项目达到了均匀钢水温度、成分,利于夹杂物上浮,防止透气塞堵塞的目的。到目前已取得经济效益80万元。

王文辉(左三)组织工艺及设备人员开会讨论工艺创新中所涉及的设备改造实施方案

转炉直上钢水综合脱氧及钢水净化技术研究。通过对转炉炉后脱氧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钢种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脱氧剂使用配比及加入顺序,保证生成低熔点、易上浮的脱氧产物,有利于钢水中夹杂物上浮排出,净化了钢水,减少了絮水口中断事故,保证生产顺行。目前已取得的经济效益为190万元。

一种测量转炉钢液面的新方法研究。通过对转炉炉后测量仪的功能进一步开发,使其能够利用转炉测厚数据推算出转炉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替代以往采用的人工测量液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测量数据准确、省时、安全,提高了转炉的作业率,目前已取得经济效益110万元。

天然铁矿石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应用。这个项目使用天然铁矿石替代部分废钢,通过计算矿石和废钢的最佳配比,改变造渣工艺,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该项目实施后钢铁料消耗大幅度降低,同时减少了炼钢氧气消耗,缩短了冶炼周期,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到目前为止,已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2200万元。

三、组织科研项目,获得“讲、比”活动优秀项目。

另外,王文辉还负责组织、推动炼钢厂的科研项目及管理工作,其中多个项目荣获天津市“讲、比”活动优秀项目。主要包括:提高转炉终点双标率的攻关;LF炉精炼渣系列化研究;低碳钢LF精炼过程增碳控制;稳定含铝钢铝回收率的措施;喂丝机喂线管改造;影响钢包水口通钢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生产∮160mm断面SWRH82B工艺研究与开发;1#方圆坯连铸机倒包浇注;减少板坯面裂率的措施;高强度船板系列钢种表面质量攻关;炼钢厂转炉煤气放散点火改燃项目;1#方冷床改造;连铸方板坯切割用气改造;转炉本体冷却软连接改造;3#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金属喷涂在炼钢厂水冷烟罩的应用等。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王文辉的努力下,这些项目都得以顺利实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充分展现了“讲、比”活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以及推动企业一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在“讲、比”活动的舞台上,展现了一线科技工作者王文辉的价值和风采。

猜你喜欢
造渣炼钢厂钢种
CRU发布高炉+转炉炼钢与电炉炼钢碳排放强度对比报告
炼钢厂废钢切割烟尘治理措施
SPHC钢种转炉冶炼的生产实践
昆钢120t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生产实践
定重定尺智能切割系统在本部炼钢厂7#连铸机的应用
优化汽车板的磷含量控制
热连轧带钢边部组织对于边部翘皮缺陷的影响
210吨LF精炼炉高效造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转炉炼钢造渣
Rockwell自动控制系统在一炼钢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