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间质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4-11-21 07:39谭宇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性肿物免疫组化

谭宇涛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超声科,太原 030006)

直肠间质瘤是直肠部位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发病率仅占5%[1-3],近年来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特点及其价值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多为个案,为进一步增强认识,笔者搜集本院自2007-04~2013-06由超声首诊发现盆腔肿物并有完整超声检查资料,后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例直肠间质瘤,旨在探讨直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自2007-04~2013-06超声资料完整及病理诊断明确为直肠间质瘤病例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1-67岁,中位年龄51.5岁。2例主因有尿频或间断便血及渐进性消瘦就诊超声检查发现,其余6例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由盆腔超声体检时无意发现。

1.2 方法

使用GE Logic7和Mindray DC-6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 3.0-5.0 MHz凸阵探头,7-10 MHz线阵探头,5-7 MHz经阴道腔内探头。在适度充盈膀胱下行常规盆腔超声检查或已婚女性排空膀胱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中发现盆腔肿块时,着重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活动度、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等。回顾总结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2 结果

本组8例直肠间质瘤患病年龄41-67岁,中位发病年龄51.5岁。男3例,女5例。肿瘤大小从2.4 cm×3.6 cm×3.1 cm 至 7.1 cm×6.7 cm×6.6 cm不等,诊断以病理及免疫组化为准,本组8例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均为阳性表达。

7例超声表现均为边界清晰或较清晰,有包膜且多完整,形态类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内部以实性低或偏低欠均匀回声为主(见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7例肿瘤内部均可显示血流信号。其中血流信号丰富4例(见图2),稀疏棒状、粗点状血流信号3例。频谱多普勒(PW)检测7例肿瘤内部均可测到动脉频谱,峰值流速(PSV)平均22.3 cm/s(10.6-42.3 cm/s),阻力指数(RI)0.54-0.84,平均0.69±0.15。对照术中所见也均为类圆形外生性肿物,质较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或仅疏松粘连,对周围脏器以推移改变为主,内部血供丰富。但本组中1例,女,51岁,术前妇科检查及经阴道超声均提示宫颈浆膜下肌瘤可能。因为经阴道超声显示阴道后方与直肠左前方可见大小约5.9 cm×4.8 cm×4.9 cm不均质实性包块,包膜完整,与阴道壁关系更为密切(见图3)。妇科检查为阴道后方触及6 cm×5 cm实性、质硬包块,压痛阴性,不活动。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为实性,基底约2.5 cm×0.5 cm,与直肠壁关系紧密,与阴道壁疏松粘连。病理诊断为直肠壁外间质瘤,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entin(-),S-100(-),SMA(-)。另本组中体积最大的1例,男,59岁,前列腺后下方可见大小7.1 cm×6.7 cm×6.6 cm囊实性肿物,分叶状,有断续显示的包膜,内有偏心不规则透声尚可的无回声区,实性部分以偏低回声为主不均匀,与前列腺分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其内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PSV:42.3 cm/s,RI:0.74。与上述7例对照,本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多普勒(PW)并无显著差异,并且因有液化坏死,内部血流信号甚至有减少趋势,但亦可探测到动脉血流信号及频谱。术中所见:包膜不完整,与前列腺及后腹膜粘连,来源于直肠左侧壁,囊实性,实性部分灰红鱼肉状。病理诊断:直肠间质瘤,可见有丝分裂像(2个/50HPF)并可见小灶状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染色 CD117(+),CD34(+),Desmin(-),Vimentin(+),S-100(+),SMA(-)。

图1 肿物与直肠左侧壁关系密切,肿块边界清,内部为实性偏低不均质回声

图2 能量多普勒(PWI)显示其内多条支状及粗点状血流信号

图3 肿物与阴道壁分界欠清晰,需与宫颈下段浆膜下肌瘤鉴别

3 讨论

虽然直肠间质瘤的发病率较低,但因其发病部位特殊和治疗后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与其他部位的间质瘤相比,直肠间质瘤发生于结构相对疏松的盆腔,具有病程长、发病隐匿的特点,其次直肠间质瘤倾向于向肠壁外生长,其临床症状出现相对较晚,再则本文总结病例多为体检中检出,患者本身亦无明显症状。从而也说明超声体检对直肠间质瘤的早期检出有价值。直肠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不能简单以良恶性划分,其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本文重在探讨直肠间质瘤的超声早期发现,而非良、恶性的鉴别。

复习文献直肠间质瘤在直肠的所有肿瘤中仅占0.1%,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 60岁[4]。对照本组8例直肠间质瘤年龄41-67岁,中位发病年龄51.5岁。分析本组发病年龄偏低原因可能为本组8例中就有6例为无明显自觉症状而由盆腔超声体检时无意发现,较病例统计发现时间更早。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确诊直肠间质瘤的病理依据,其中最具诊断价值的是CD117(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和CD34(骨髓干细胞抗原)阳性表达,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点[5]。本组8例CD117和CD34阳性率100%。

文献报道GIST属富血供型肿瘤[6,7],本组 8 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肿瘤内部均可显示血流信号,亦提示直肠间质瘤血供较为丰富。与CT、MRI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对比该部位常见的子宫浆膜下肌瘤,前列腺平滑肌瘤等超声检查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上有很多的相似表现,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血供直肠间质瘤较上述肿瘤更为丰富,笔者认为可作为鉴别的手段之一。但因本组病例数太少,还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总结,更多经验有待今后积累。

总之超声所见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标本吻合度极高,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作用。超声检查对腹盆腔肿瘤敏感,但对直肠间质瘤的特异性不强,可作为常规和首选的筛查方法。

[1]刘骞.直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J].实用肿瘤杂志,2009,24(2):102-103.

[2]Kitamura Y.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J Gastroenterol,2008,43(7):499-508.

[3]Rossic R,Mocellin S,Mencarelli R,et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from a surgical to a molecular approach[J].Int J Cancer,2003,107(2):171-176.

[4]杨永跃,张淮民,王教成,等.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3-15.

[5]王保华,张冠南,肖毅,等.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8):888-889.

[6]陈群林,孙辉红,陈益光.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3):186.

[7]彭卫军,蒋朝霞,师英强,等.CT与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610-612.

猜你喜欢
实性肿物免疫组化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