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电影院 光影流转 声色传情

2014-11-22 01:45丁思恋
东方电影 2014年7期
关键词:光明小姐设备

“它(大光明电影院)的建筑是现代化,它的装饰是艺术化,它的设备是贵族化,它的管理是科学化,加以选片是严格化,座价是平民化,这真是远东一座最伟大的摩登化的大影院,称之曰‘电影之宫’谁曰不宜?美之曰‘大放光明的大光明’又谁曰不宜?”

——1933年《新闻报》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往往不经意间你就能发现她对老上海电影院的情有独钟。在小说《多少恨》里,男女主人公最初的交集便源于一次电影院的换票经历。“这一家,一进门地下是淡乳黄的,这地方整个的像一支黄色玻璃杯放大了千万倍,特别有那样一种光闪闪的幻丽洁净。”如今,若再回头深究这字里行间的奥秘,彼时的上海影戏院,在张爱玲眼中,就是一种品位和生活。

其实,20世纪20年代起,从虹口电影院开始,上海一大批建筑豪华、设备一流的先进电影院拔地而起,如国泰、新光、兰馨等电影院都在当时成为了红男绿女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大光明电影院,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顺势而起。

远东第一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最早建于1928年。彼时,潮州商人高永清租下了刚停业不久的卡尔登跳舞场,花费20万改建成了一座新式电影院,取名为大光明影戏院,也就是俗称的“老大光明”。需要区分的是,这座建筑并非由后来的设计者——沪上鼎鼎有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完成,而是请了当时的道达洋行参与筹建。1928年12月23日,老大光明正式营业。开幕当天,上海知名的《申报》刊登了大幅广告,其中提到了开幕首场将放映由法国作家雨果经典小说《笑面人》改编的好莱坞影片《笑声鸳影》。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以揭幕人身份,见证了大光明电影院这一段难忘的历史。

1931年,老大光明由于经营难以为继而宣告停业,当时的建筑风貌也在随后的改建中逐渐消失。1932年,大光明电影院又迎来了新的主人,这也意味着一切将从头开始。当时英籍华人卢根出资110万,将旧戏院拆除重建,并邀请了邬达克设计。新戏院在1933年6月14日开业,《申报》以“远东唯一伟大富丽的电影之宫”来评价新大光明。首映影片为美国米高梅影业出品的《热血雄心》。当时,大光明电影院放映的多数都为米高梅、福克斯等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影片,且不少影片还与美国同步上映。开业之初,新大光明的票价不菲,正厅的普通价为6角,而楼厅、包厢等可以达到1元和1元5角。而当时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每月才20元左右,因此,新大光明俨然成为了有钱人出没的地方,而渐渐的观影本身也变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此后,大光明电影院几经起伏,尽管上海街头不少同时期建造起来的建筑渐渐消失,但大光明在与时俱进中延续着辉煌。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等等成就,无不开风气之先。在上海的文化地图里,大光明电影院无疑是最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时尚弄潮儿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大光明电影院不仅记录下了美妙的观影时光,更成为了摩登生活的时尚标杆。在早期,新大光明正式营业之初,略显高额的票价已经将囊中羞涩之人挡在门外。这是当时年轻男女们心之向往的娱乐场所,因此,去新大光明看一场电影也变成了一件值得隆重对待的事情。当时,影院有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而当你装扮一新走进影院后,便可享受高规格服务。进门就有拉门小郎,在三四十年代,更有白俄罗斯女郎领座。令人惊叹的是,当时,大光明的员工几乎都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即使是售票小姐都起码有初中学历。因此,如果能在大光明工作,也属于是一份“有面儿”的职业。

翻看大光明电影院的历史,有一段故事不得不提。由于大光明电影院早期放映的皆为美国好莱坞影片,因此不免会遇到语言问题。大光明电影院首创启用“译意风”设备。所谓的“译意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座椅背后安装一个小匣子,观众只需要带一个听筒,便可通过小匣子里的设备将“译意风小姐”的翻译传递到自己的耳中。大光明为“译意风”打的广告是:“贡献给爱看外国片而不懂外国语者;向来只看国产片而现在想看外国片者;欲求完全明了外国片剧情者。”每位观众只需要出资一角,便可享受这样的服务。据资料记载,当时选拔“译意风小姐”需要通过笔试、面试和口试三轮考验。参与工作后,“译意风小姐”相互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作为第一代“译意风”小姐,卢燕女士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工作:“我翻译时尽可能融入角色中,有感情地说话。男的模仿男的说话,女的模仿女的说话,生气是生气,甜蜜是甜蜜,这好比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光影流转,声色传情,大光明留下了一座纯粹为欢乐而生的建筑和一段脉脉流淌的美好回忆。

使用译意风设备的电影《千金之子》票根

猜你喜欢
光明小姐设备
遇见光明
晚霞小姐
调试新设备
秋天 一个绚丽、光明的季节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谁在跟踪雁小姐
走向光明
找小姐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