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研究

2014-11-22 02:12王军郎
机械工程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粗车精车外圆

王军郎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09)

1 底座零件结构特点

某产品中底座零件材料为AISI416T 马氏体不锈钢,该材料含碳量低、淬透性好,切削加工性优良。

如图1 所示,该底座零件结构为薄壁盘类结构,整体壁厚不超过1 mm,尺寸公差要求严,零件自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因此加工中存在很多问题。

图1 底座零件图

2 加工难点与问题分析

零件的加工难点在于薄壁结构的加工和尺寸φ22.217±0.002 mm 及相关形位公差的实现。该零件如果采用一次车削成型,必须大端面在外,加工容易出现振刀,且小端面壁薄,将零件从棒料上切下也相对困难;由于零件中心没有通孔,常用的先内孔再串芯轴车外圆的方法行不通;由于零件壁太薄,采用夹持外圆(或过渡套)需要多次调头加工,零件刚性差,存在变形隐患,同时基准需要转换,尺寸保证难度大。

图2 端面让刀示意图

以上问题都制约了该底座零件的顺利加工。

3 采取的工艺措施

经过研究和探索,采取了粗车留夹头、精车内孔定位压端面、精磨的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安排如下:工序5(数车粗车内孔)→工序10(数车粗车外圆)→工序15(数车精车内孔及部分外圆,去夹头)→工序20(数车精车外圆)→工序25(数铣加工端面上孔)→工序30(钳工研磨大端面)→工序35(精磨外圆)→工序40(检验)→工序45(表面处理)。

图3 工序5

图4 工序10

图5 工序15

4 结论

通过该零件的实际加工,证明了该工艺方法简便易行,摸索出了薄壁盘类零件加工的一种精度较高的方法,为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借鉴。

[1]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粗车精车外圆
45#环锻件调质后UT 探伤底波异常衰减分析
基于AdvantEdge走刀次数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高精度专用数控外圆磨床研制
基于MasterCAM车削模块的热轧辊精车加工
薄壁环预应力外圆车削加工参数优化
车工实训课之加工阶梯轴类零件的问题分析
一种能消除薄壁工件夹持变形的新型精车夹具
高精度外圆磨床磨削测力仪的研制
薄壁套类零件外圆车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