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综述与思考

2014-11-22 02:16王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多义词

摘 要:多义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意义重大。关于多义词的心理表征,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并形成了两种极端的观点:核心词义表征观和独立词义表征观。该文旨在回顾以往的研究,并指出其产生巨大分歧的原因。

关键词:多义词 心理表征 核心词义表征 独立词义表征

一、引言

不同的词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词义,而一个词也可能有多个词义,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多义现象,而这样的词也就称为多义词。多义词在生活中甚为常见,其研究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更在翻译、词典编纂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多义词的研究具有颇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多义词心理表征主要是指多义词不同词义在大脑心理词汇中的储存方式,即人们如何记忆储存多义词的不同词义,该研究对于词典的编纂、英语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多义词的心理表征,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该文在介绍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的各派观点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以期更多的学者加入此研究之中。

二、多义词与同形异义词

多义词常常与同形异义词(homonym)相比较,两者统称歧义词(Cruse,2000)。同形异义词是指拼写和发音都相同,但词义不相关联的词。例如“bank”一词,它有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词义“银行”和“河岸”。与其不同的是,多义词的词义往往是关联的。

早期的研究者主要致力于歧义词与非歧义词之间的比较,并提出“歧义优势效应”——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判断歧义词的时间要比非歧义词短(Rubenstein,Garfield & Millikan,1970;Forster & Bednall,1976;Azuma & van Orden,1997)。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歧义词的不同意义是以独立条目的形式储存于心理词汇之中的,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将多义词与同形异义词混为一谈,并不加以区分。

三、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

通常对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记忆中储存了多少词义以及这些词义是如何储存的,而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核心词义表征观(Anderson & Ortony,1975;Nunberg,1979;Kintsch,2001)和独立词义表征观(Zgusta,1971;Lehrer,1990;Rice, 1992;Sandra & Rice,1995)。前者认为,人的大脑心理词汇中只储存多义词的一个核心词义,而其他词义则是通过这个核心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派生而来;相反,后者认为,多义词的所有词义都在大脑心理词汇中独立存储,不同的语境激活相应不同的词义。当然,也有持调和的观点的(Cruse,1986;MacWhinney,1989;Pustejovsky, 1995),认为并不是只有一个核心词义或所有词义都在心理词汇中得到表征,而是一部分词义得到了表征。

(一)核心词义表征观

持核心词义表征观的研究者认为人不可能提前储存所有的多义词词义于心理词汇之中,而是在具体语境之中临时激活的。Anderson和Ortony(1975)曾经构建了一个理解过程,其表示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在语义联想网络之中找到正确的词义条。词汇网络包含多义词的一个核心含义,但多义词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此时的条件就是指语境。语境是理解具体词义的必要条件。

核心词义表征观也得到了一些实证支持。Williams(1992)将多义词与同音异义词相比较,运用语义启动技术来探讨多义形容词的表征,其发现多义词词义即使在无语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延迟之后也还是很活跃,而独立表征的同形异义词启动之后很快就消失了。据此Williams推测多义形容词是以核心词义为主表征的。Klepousniotou(2002)也支持这一理论,他使用了40个歧义词(12个同形异义词,8个隐喻词,20个转喻词),每个歧义词选取两个意义,分别设计两个偏向不同意义的句子,通过句子启动试验发现,语境在多义词理解中的作用没有其在同形异义词中的作用大。因此,他认为多义词,尤其是转喻多义词,是核心表征,其他意义是人们基于这一核心意义通过语义规则而衍生出来的。

(二)独立词义表征观

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研究者认为多义词的所有词义都是记忆中独立储存的。Rice(1992)对于英语介词专门进行了研究,发现介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差别极大,并鲜有语义重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既然词义差别如此之大,仅一个核心词义何以同时表征其他所有词义呢?与其类似,Sandra和Rice(1995)也指出网络模型理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其不能区分介词的具体用法,而总是试图将其归为一体。

支持独立表征观的实证研究屈指可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Klein和Murphy在2001年和2002年做的两个实证研究。Klein和Murphy(2001)通过5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各个词义是独立表征的,并不存在什么核心词义。随后的实验中(Klein & Murphy,2002),他们又研究了多义词的语义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受试并不倾向于将不同意义的多义词归为一类,从一个词义到另一个词义之间的归纳也很微弱。因此,其认为多义词是独立表征的。

(三)调和观

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有研究者提出了中和的观点:多义词词义既不是只有一个核心词义被储存于心理词汇之中,也不是所有词义都储存,而是储存一部分词义。MacWhinney(1989)的“竞争模型”指出,词与语境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不同的词义解释。因此,不能绝对地说多义词词义是核心表征还是独立表征。Pustejovsky(1995)也表示,名词中包含某些核心词义的部分是必须表述在其词条之中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词义扩展,生成更多的表述。

调和观也得到了实证支持。Hugh Rabagliati和 Jesse Snedeker(2013)通过一个图片命名实验,表明多义词词义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多义词的表征类型。当多义词词义遵循一个常规模式(例如,noisy chicken和tasty chicken中的chicken一个表示鸡,一个表示鸡肉),那么多义词表征为核心表征;但是当多义词词义联系比较特殊时(例如,sheet of glass和drinking glass中的glass一个指玻璃,一个指杯子),那么多义词表征为独立表征。endprint

国内,赵翠莲(2005)专门研究了中国学生对英语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并且通过4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义词的表征方式由核心表征向独立表征发展。赵晨(2010)则运用试验方法,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多义词的心理表征方式。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歧义词的心理表征是一个发展的模式:同形歧义词和转喻多义词的心理表征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更具分立性;但在转喻多义这个维度上,词义之间的联系强度不是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减弱,而是相反。王柳琪等(2012)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四、研究的不足

针对同一语言现象,这些实验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出现如此巨大分歧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实验对象的单一:这些研究大多选取的实验对象都是英语的本族语者,其语言水平相当,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验结果反映的是一种共时的状态,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的语言水平是否对多义词表征有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的研究是不全面的;其次是实验材料的单一。大多数实验都使用了Klein和Murphy于2001年设计的实验材料,而这个实验材料里的24个多义词大部分都是隐喻多义词,只有少量的转喻多义词。但是隐喻多义词与转喻多义词的心理表征一样吗?还有的研究,只选取了多义词中的名词,并没有考虑到其他词类的情况;再次是实验设计的限制。上述研究的实验设计多为在线电脑测试,主要是E-prime软件的运用。但是受试的键盘操作能力、注意力、反应速度或是动机因素可能差异很大,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五、结语

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诸多研究,介绍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表征观,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从实际意义来看,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价值都不容忽视,但是有关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依旧匮乏,但是因此需要更加丰富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Anderson,R.C.& A.Ortony.On putting apples into bottles:A problem of polysemy[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5,7:167-180.

[2]Azuma,T.& van Orden.Why safe is better than fast:The relatedness of a words meanings affects lexical decision time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7,36:484-540.

[3]Cruse,D.A.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Cruse,D.A.Meaning in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Forster,K.I.,& Bednall,E.S.Terminating and exhaustive search in lexical access[J].Memory and Cognition,1976, 4:53-61.

[6]Klein,D.E.& Murphy.The represent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1,45:259-282.

[7]Klein,D.E.& Murphy.Paper has been my ruin:conceptual relations of polysemous sense[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2,47:548-570.

[8]Klepousniotou,E.The processing of lexical ambiguity:Homonymy and polysemy in the mental lexicon[J].Brain and Language,2002,81:205-223.

[9]Kintsch,W.Prediction[J].Cognitive Science,2001,25:173-202.

[10]Lehrer,A.Polysemy,conventionality,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lexic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207-246.

[11]MacWhinney,B.Competition and lexical categorization[A].In R.Corrigan,F.Eckman & M.Noonan(eds.).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9.

[12]Nunberg,G.The non-uniqueness of semantic solutions: Polysemy[J].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1979,3:143-184.

[13]Pustejovsky,J.The 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5.

[14]Rabagliati,H.& J.Snedeker.The truth about Chickens and Bats:Ambiguity avoidance distinguishes types of polysemy[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1:1-7.endprint

[15]Rice,S.A.Polysemy and lexical representation:The case of three English preposi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C].Hillsdale,NJ:Erlbaum,1992.

[16]Rubenstein,H.,Garfield,L.,& Millikan,J.A. Homographic entries in the internal lexicon[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0,9:487-494.

[17]Sandra,D.& S.Rice.Network analyses of prepositional meaning:mirroring whose mind—The linguists or the language user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5,6: 89-130.

[18]Williams,J.N.Processing polysemous words in context: Evidence for interrelated meanings[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92,21:193-218.

[19]Zgusta,L.Manual of Lexicography[M].The Hague: Mouton,1971.

[20]赵翠莲.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基于对中国EFL学习者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94-302.

[21]赵晨.中国英语学习者歧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J].现代外语,2010,(1):55-63.

[22]王柳琪,傅蓓,康丽英,刘绍龙.不同二语水平者的多义词表征通达机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45-49.

(王慧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100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义词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多义词教学策略研究
以chino,na的误译为例,论多义词的翻译方法
数据驱动学习法与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
现代日语多义词研究概观
探究多义词和同别音异义词的区别
浅析俄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区分
认知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