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音乐史享小学音乐课

2014-11-24 05:58禹雪花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堂音乐课乐曲

禹雪花

16世纪左右,经过“文艺复兴”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有些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对内剥削劳动人民,对外殖民掠夺。他们利用宗教作为对外侵略的工具。早期的天主教士在这种背景下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西方学术,用以达到借西方文明来接近中国进行宗教宣传的目的。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意大利耶稣教传教士利玛窦晋献万历年皇帝朱翊钧的礼品中,有“西洋雅琴”一架——这实际就是欧洲的“古钢琴”。就这样,欧洲近代音乐从此便敲开了中国的门户。

西洋音乐的真正传入,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被强行打开,欧洲侨民也纷纷移居中国,各地教会学校不断兴办,音乐小品包括一些初级钢琴的作品随之传入中国,从客观上起到了强制性地传播西洋音乐作用。

欧洲乐器和器乐作品的大量传入是在20世纪前后,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用西洋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

1903年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一个军乐学校,共办了3期,每期80人,同时还专有一个“旗人”队,约50人。他还派人去德国专门学习音乐,成立过一个20多人的西洋铜管乐队。此后,在中、小学校中,业余军乐活动便逐渐开展起来。

本世纪初,簧风琴开始在中国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专供中国人学习使用的风琴教科书。当时的中小学音乐中多使用风琴进行教学,一些中上层有产阶级在家庭和社交活动中也用它作为娱乐乐器,用风琴弹奏民间乐曲和戏曲唱腔也成为时尚。

十九世界前叶,钢琴也开始在中国流行,并在一些师范学校、教会学校和某些私人的教学中使用,并出现了像《进行曲》(1918年商务印书馆刊印)这样的钢琴谱,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钢琴曲谱,琴谱中共收录了乐曲六十多首,所选择的乐曲题材相当广泛,其中有意大利、德国著名歌剧选曲;有表现儿童生活的乐曲和描写各国风貌的乐曲等;甚至连歌颂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华盛顿进行曲》和法国的国歌《马赛曲》等流行于各国著名的乐曲也包括在其中。

这一时期,中国的学校教育蓬勃兴起,学校教育中也开始注意了对中西音乐的学习。如1900年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开办就聘请了日本教师教授音乐课;1903年,清朝政府对在刚刚兴起的“新式学堂”中设置“乐歌”一课予以认可,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正式把音乐列入了“随意科”。1908年由曾志忞等人开办的“上海贫儿院”在读书之余,还开设了西洋乐器的课程,并组织了一个由40人的管弦乐队。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了中学开设“乐歌”一课,每周一学时,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音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学校令实施细则》同时也把“乐歌”课列为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正式课程。《中学校令实施细则》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体制到这时已初步确立。

3、“学堂乐歌”的兴起

19世纪末以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当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中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一部分留学生把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的流行歌曲曲调,填上新词,编成大批新歌曲在国内各“新式学堂”中教唱,这种形式被人们称之为“乐歌课”。西洋音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如“进行曲”、“少年儿童歌曲”、“舞蹈游戏歌曲”、“摇篮曲”等由此时传进中国,独唱、重唱、齐唱和简单的合唱也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掌握。不仅如此,在国内及日本,唱歌书也陆续得到刊行。“学堂乐歌”是后来音乐界对这些在“新式学堂”中所设音乐课及所唱歌曲的称呼。

那么现代的“学堂乐歌”是怎样的呢?教师教学“学堂歌”的如何体现综合美呢?

众所周知,要想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要有好的环境

教师硬环境的是双方教学所处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室、作光线、照明等等。它们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如音乐教室里可用台阶代替凳子,使教室既显得更宽敞、整齐,又增加学生的活动范围:墙的一面装上落地的大镜子,对应面可实际一些音乐教学图案:钢琴上摆一盆植物:如条件允许还可以铺上地板或地毯,挂上淡雅的靠讲台的墙面设计一排短柜,放置电视机、录音机、磁带等电教设备,学生手中能够有一些道具帮助课堂教学,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得欲望。

其次,是音乐教师要注意教态,教态主要指教师的治学精神、语言、姿势、仪表、板书等等,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师的教态更应做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专致、投入的神态,有感情、激动的范唱,使学生在美的课堂气氛中愉快的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去。此外,音乐教师仪表、举止也应追求得体大方,应与审美教育这一职业吻合,给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感觉。

再者,课堂教学高潮美的设计很重要,学生对美的感受总是在课堂教学高潮中得到充分体现。一堂综合美的音乐课应有其高潮部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美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本质上是情感的教育,学生只有经过高度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

总之,教师应努力追求音乐课堂教学多侧面、多层次的美。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表现与创造音乐美得实践中受到音乐的启迪,获得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幸福地成长。

猜你喜欢
学堂音乐课乐曲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悲伤的乐曲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众生相
宝宝国学堂
今天的“音乐课”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