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公寓的学生与租房住的老师

2014-11-25 07:09丰帆
师道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车学生宿舍生源

丰帆

我身边有这么一所高中,出于扩建的需要,由市区整体搬迁到了郊外。投资数亿建校的结果是校园大了,设施齐了,环境美了……但一块巨大的短板也立刻显现出来 ——对于主要住在市区的老师、学生来说,上班、上学的路程远了。离校数十公里的路程,使得老师、学生每天要有三四个小时耗在路上,这对于老师而言,浪费的也许只是时间;可对于寸阴寸金的学生来说,这耗掉的可能就是分数,就是高考的名次,就是大学的档次。这说的还是在正常天气下,如果遇上了雨雪雷暴等恶劣天气,老师、学生按时赶到学校都成了问题。

自然,老师工作、生活上的不便领导们是不会也不用过于担心的。谁都知道,在当今中国的管理体制下,公办学校的老师与学校的关系就像是一只鸡被栓在板凳上——这根栓鸡的绳子便是万能的人事关系。学校无论搬到哪儿,这老师只有随行的份,除非你辞职。眼下一份教职虽说谈不上让你光宗耀祖,但养家糊口还是基本凑合的。所以,老师们也就是口头上发发牢骚,但行动上还是在积极配合着学校的搬迁——买房的买房,租屋的租屋,学车的学车……尽管成本巨大甚至当上了房奴,但总不能因学校的搬迁就连工作都不要了吧?

但是学生可就完全不同了。学校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利益上的捆绑,而且这个城里的重点中学也不止这所学校一家,有些学校在师资质量和地理位置上甚至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这所学校的搬迁反让原先属于他们的生源在升学志愿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那些优质生源,本身就是众多重点中学竞相追逐的对象,这边这所学校刚一搬迁,那边立马就有学校向那些优秀学生摇起了橄榄枝,并许诺下种种优惠条件,任谁听了也不会无动于衷。

只要在中学待过的人都知道,生源乃是学校的生命。一旦在招生上崩盘,任你校长、老师吃多大苦受多大累也难以取得耀眼的成绩。自然而然地,这生源大战也就成了眼下任何一所高中最为关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一项关乎学校命运和前程的大事。眼看着原本是自己囊中的优质生源有可能被其他学校蚕食,这所学校的领导不得不绞尽脑汁设计出种种应对措施:一是免去优等生的学杂费,甚至对困难学生予以生活上的补助;再就是向尖子学生免费提供学生公寓,一人一个独立的单间,甚至允许家长陪住照料。在如今这房价、房租居高不下,学校周边地区房源更是特别紧张的形势下,这一招端的很见成效——不少中考中的出类拔萃者因这等免费读书又免费住宿的“超国民待遇”而打消了投奔他校的念头。

再看那些刚毕业来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或是新房尚未到手的老教师,他们只能在学校空出的学生宿舍里临时栖身,而且被安排了6人一间。至于夫妻都在学校上班的,则大多在学校附近高价租了房。6人挤一间学生宿舍和每年花一两万在外租房的老师,每当看到自己膝下那些可以独自享受单间公寓,甚至可以带上家人同住的“高足”,不知作何感想?

最可悲的是一些领导人前人后都一直宣扬上述举措体现出的是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可他们恰恰忘了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并非针对每一位学生,而是为数寥寥的那些学习上的“精英”!因为这些学生可能在将来的高考中为这所学校、为学校领导带来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份不菲的投入,一是为了求得对未来的优秀生源的广告效应,二是为学校的声誉、为领导的政绩作投资。一旦这些学生在高考中过关斩将旗开得胜,夺得个市状元省状元什么的,对其投入再大也是用得其所。你没听说过一些地方学生考取了北大清华十万八万地奖励吗?在优生身上投入再多,跟学校和学校领导的锦绣前程相比,也都是小意思。

至于有些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受到的尊重还不如那些高分学生,感到面子上挂不住,这真没有必要。除非你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能将学生一个个点化成无坚不摧的考场高人,否则你也就是件普通工具而已。工具常有,而尖子生不常有,厚生而薄师,不亦宜乎?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学车学生宿舍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难考的驾照
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探析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买烟
基于JSP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动不动就风口,互联网学车这只“猪”能飞吗?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