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明”品牌 传承文化经典

2014-11-25 19:19熊昌华
当代贵州 2014年30期
关键词:阳明通识弘扬

熊昌华

编者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需要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下,全国各地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途径,认真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由此,本刊在每月下旬推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经验好做法”专栏,总结好的经验,推广好的典型。如有投稿,可发至邮箱wehuabu@163.com。

“构建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培养每—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7月25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伴随着这一举措,贵州大学成为国内第四家在本科阶段开展通识教育的院校。如今,走在贵大校园里,类似于“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的诵读声时常能听得见。

阳明学院院长张寒松告诉记者,学院将围绕“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模块来进行课程设置,开展通识教育。在阳明学院,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将异彩绽放,阳明“致良知”、孔孟“施仁德”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将得到大力弘扬。

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贵大参加师生读书会,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延续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努力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此后不久,贵大进一步明确了以通识教育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向。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行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大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建立了贵州大学阳明学院。

“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思想自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而通识教育的核心着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如诚信、责任、平等自由等思想。“在内涵上,阳明心学和通识教育、传承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相通的。”张寒松说。

“高校理应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贵大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学校党委书记姚小泉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化。2002年12月在贵大成立的中国文化书院,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举办了琴艺雅集、茶道表演、民族音乐会、书法展览、国学讲座、学术研讨会上百次,成为全省一个文化“符号”;同时,学校开设《唐诗宋词鉴赏》、《中国书法》、《汉语诗律学》、《楚辞》等课程,成立传统文化促进会、麟山诗社、合一琴社、中华传统武术协会、大学生书画协会等近20个传统文化类社团,搭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距离。

阳明学院的成立,标志着贵大本科生通识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学校成为继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宁波大学阳明学院之后,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院校。

张寒松介绍,在计划中,阳明学院的核心课程将依托贵大中华文化书院、人文学院等有区域优势的、基础深厚的学院单位,聘请相应领域内顶尖的专家导师,加强学生人文修养和道德境界,继续传承中华经典和优秀文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阳明通识弘扬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