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扶贫开发的先行先试实践

2014-11-25 19:44文叶飞张凤琴
当代贵州 2014年30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攻坚群众

文叶飞+张凤琴

编者按:2014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继续“五大扶贫工程”的推进之年;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又一个整体开进之年。作为国定贫困县的德江县,如何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工作,实现同步小康,本刊对此进行了专访。

以群众路线凝聚民心,夯实扶贫攻坚群众基础

当代贵州:作为国定贫困县,德江县扶贫攻坚工作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五大扶贫工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请问德江县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有哪些具体措施和亮点?

张珍强:“三农问题”依然是贵州山区农业县同步小康面临的最艰巨问题和制约瓶颈,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2300元扶贫标准,德江农村贫困人口达12万人。对处于经济发展期、扶贫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的德江来说,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联系起来抓实、抓出成效,需要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拼搏奋斗的精神。

扶贫开发是最重要、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是检验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满不满意的砝码和标尺。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德江抓住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政策机遇,以“干群连心·同步小康”为载体,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派驻村组与民同吃同住同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实践活动,凝聚了民心,夯实了根基。

背好雷锋包,亮身份、明职责,共谋致富路子。扶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为了让每家每户都有致富门路、增收渠道,县委、县政府实行“县四家班子”包片、县级干部包乡、科局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为了“5+2”、“白+黑”、“晴+雨”的工作需要,全县党员干部购买背包装载“雨伞、手电、日记本、卷尺”等下队工具,为亮明干部身份,在背包上印制雷锋头像,成为德江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标识。

办好贴心事,解民忧、连民心,做群众贴心人。德江在民生事业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改造农村危房2.8万户,新修公路400余公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600余处,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力推进“9+3”教育行动计划,实现农村养老全覆盖。

谱好发展曲,讲民主,聚民智,激发干事热情。任何纲领、口号与政策,无论怎样英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直接拥护和持续奋斗,都是无法实现的。德江在城镇化建设、乌江沙坨电站移民搬迁、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实现“2个月搬迁343户、征地上万亩”的“零阻工、零上访、零事故”“三零目标”,创造了“15天和谐搬迁上万移民”的搬迁奇迹,被外界誉为“德江模式”和“德江速度”。

以深化改革加快“三化一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当代贵州:站在德江以构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发展角度,如何理解打好扶贫攻坚战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张珍强: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群众的意愿和时代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是加快“三化、一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一招。因此,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向改革要红利,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

加快城市建设,让更多农民实现进城梦想。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了实现更多农民进城生活梦想,德江将坚定不移以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兴城镇化带动战略,按照“一城三区五中心”规划布局和山水园林建设理念,在完成50万人口的路网建设基础上,逐步建成“远期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中期50平方公里50万人、近期40平方公里30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能进城安居乐业。

加快工业发展,解决进城农民工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帮助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安居乐业的基本途径。在德江城镇化进城中,始终以“产城一体化”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了城北工业园区、煎茶农特产加工园区和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抓住苏州等沿海地区对口帮扶德江机遇,充分挖掘现有规模企业发展潜力,确保规模企业投产达产率90%以上,二产比重达25%以上,带动5万人以上就业。

加快农业产业调整,以农业产业化促民增收。为打破全县农民的增收瓶颈,德江抓住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3个15万”扶持发展等政策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乌江经济走廊的战略规划,结合县域各乡镇资源优势和种养殖习惯,将以“烤烟、茶叶、经果、中药材和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带”,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

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融入梵净山旅游大格局。德江,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文景观,厚重的乌江文化,独特的傩戏,剽悍粗狂的土家炸龙等旅游资源。为此,县委、县政府围绕“隋唐古邑·神韵傩乡”的旅游形象定位,规划建设了乌江柏果坨国家级湿地公园,引资开发“五彩洋山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古城—乌江—革命红色圣地—万亩草场石林—洋山河等循环旅游线路,为融入梵净山大旅游格局、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垫实了基础。

以实际行动清除“四风”顽疾,加快实现小康梦

当代贵州:目前,德江县扶贫攻坚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将如何破解?

张珍强:扎实打好扶贫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行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凝聚共识的过程。走群众路线,开展扶贫攻坚,是虚张声势、喊口号、搞形象政绩,还是以群众利益为重、真刀真枪实干,群众心里自然明白。扶贫攻坚工作是一场全民战争,如果不彻底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顽疾,就会失去民心,就没有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一切蓝图都会成为“乱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农民。向贫困宣战,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解决贫困落后,加快实现山区人民同步小康的梦想,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真蹲实促,务实苦干,用行动诠释教育实践活动,力戒“形式主义”。为了慎访以新的“形式”落实旧的“形式”,德江以“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为载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将全县扶贫攻坚工作任务按县直部门的职能和人数进行责任分解,从县委书记到一般党员干部,都有个人的“自留地”和“责任田”,一定三年。对全县1326名驻村干部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将扶贫工作抓到实处。

开展“一问三治五心”活动,力戒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政策精神,德江以“一问”,即党员干部自问“该干什么、干了什么、下步怎么干”;“三治”,即狠治部分党员干部“近视眼、冷热病、软骨症”;“五心”,即“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弘扬“实干、诚信、宽厚、包容”的新德江精神,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纯、作风不实、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问题。

惩防并举,加大贪污腐败查处力度,力戒党员干部“奢靡之风”。古人言:“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枉用,败家伤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2013年,全县加大贪污腐败查处力度,立案77件,涉及科级干部21件,党纪处分46人,政纪处分36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涉案资金370万元。

截至目前,德江县完成17个乡镇“减贫摘帽”任务目标。面对艰巨而长期的扶贫攻坚工作,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激活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以“忠实务实实干”的作风,弘扬“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精神,加快实现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德江中国梦”。(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攻坚群众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攻坚脱贫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