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创业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

2014-11-25 21:45谈微姣毛三艳
教师·中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高职教育必要性

谈微姣+毛三艳

摘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基础上,探究了高职学生创业就业的必要性,并梳理了职业学院人才创业就业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必要性;创业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占大学毕业生半壁江山的高职生,如何应对就业难,如何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创出一条新的就业途径?高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创业就业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新的就业途径,这也应是高职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探寻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这既是高职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教育的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即“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其人才规格不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更应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该看到,今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因此,高职教育无论从职业角度,还是从教育角度,都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挖掘自我潜能,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职业意识。要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既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开展创业就业教育的必要性1创业就业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创业就业是高职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如果注重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必将会促进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从而构建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培养模式,创设学科课程和实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就能突破专业技能的局限性、自身素质的单一性,从而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有创业就业的实力,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就大,反过来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创业就业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2创业就业能促进高职生就业率的提高

“毕业即失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如果学校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不仅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观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的就业,就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创业就业则是一种新的就业观念和教育理念,它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这种教育理念,应该是把创业就业指导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突出创新教育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创业就业者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不仅缓解了高职的就业压力,也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高职创业就业教育之路的探索1加大实训和创业就业指导,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育,能为高职生创业奠定素质基础。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构建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体系。加大情境实训教学,举办行业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性质,积极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创业实战,来探索创业教育。指导学生注册公司,或者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实战训练,自我管理。在全真环境下的创业实战,能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相关过程,从而构建学生创业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

2加强校企联合,实施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就业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在信誉好、效益佳的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基地。组织学生从课堂走出去,到企业实习,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加强校企联合,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或者“校企项目合作”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校企联合办学”是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实训的全过程,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入学就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就业无后顾之忧。“校企项目合作”模式,是在企业建立创业就业实践项目基地,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实际项目联合起来。通过校企项目合作,既可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帮助企业解决项目问题,达到双赢的效果。

3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高职教育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可以为学生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是帮助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正确评价自己,并根据自身的能力、专长、个人特质等,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并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和能力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与创造力,个人实力增强,从而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提高成功的机会。

4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完善创业就业教育,应不断完善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选择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灵活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如推行弹性学分制和考多证教育制等。“弹性学分制”,就是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给予创业实践一定的学分,这样有创业潜质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大地提高了。“考多证教育制”,是指学生利用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获得劳动技能证书,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就业的竞争力。

5树立创业榜样,鼓励创业就业

开展成功教育,树立创业榜样。学习创业成功者的创业经验,鼓励创业就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成功校友的创业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高职教育者要把优秀校友创业的典型案例引进课堂,甚至编入教材,还可以请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母校传授创业经验等。榜样的创业经验,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学生对创业就业就有明确目标和方向。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自觉提高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

6引进和培训能指导创业就业的人才,推进学生的创业就业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工作,积极聘请行业一线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为兼职教师;同时,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接受现代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训练,为学校创业就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人才和师资保障,从而推进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开展。

如何引导学生充分有效地创业就业,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这是高职教育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高职创业就业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05(06).

〖=2〗徐华平.应多学科研究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06).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高职教育必要性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