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迷局里的“门外汉”

2014-11-27 09:28李明
北京纪事 2014年7期
关键词:老残门外汉支书

李明

嘿!朋友,还打算买农家院吗?悠着点啊,起码看完了本文再定夺,弄不好,你可真就摊上大事儿了!

老杨今年60岁了,绰号“老残知青”“门外汉”,曾经在东北兵团那寒冷潮湿的环境里做了7年多知青,落下了严重风湿病,病退回城,如今行走困难。

老杨古道热肠、热衷公益,特别关注中国农民的疾苦。上世纪末,老杨在北京X村干部的恳请下(当时村里穷,干部恨不得管出手买地的人叫爹),耗尽平生积蓄买了两块农村宅基地,并办理了合法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不料却摊上大事了。此后的十几年间,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土地和房子被当地村干部单方多次转卖,最后又被公然违法建成了小产权房。接下来的结果,你能猜得到,运作小产权房的村干部数钱数到手抽筋儿,而老杨则变成了一个倒霉催的一无所有的上访户。就像众多上访无门的人一样,老杨磕遍政府有关部门也没个结果。到法院起诉吧,人家跟村干部商量好了似的,哼哼唧唧一抻就是半年多,受不受理至今也没个说法。老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阵阵头冒虚汗……

老杨有个爱好,研究门,世界各地的门,不同风格和造型的门。他照了无数的照片,写了好多相关的文章,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门”。但他越发感觉自己尽管可以遍访、深研世界之门,但就是进不去也搞不懂一扇神一样的门——中国的“土地之门”。为此,老杨愤而把自己“老残知青”的网名改成了“门外汉”。

爱农“功臣”老杨

1992年,北京市C县S镇X村出卖土地,老杨花了1.2万元把一个占地近一亩的废弃幼儿园买下了,并正式跟村里签了协议。

事后,有明白人提醒老杨:“那农民的地可不是好买的,日后人家不认账,轰你走怎么办?”老杨害了怕,决定退掉。村大支书(鉴于村干部更迭频繁,权以大、二、三排序)说:“眼下村里贼穷,几百口人等着吃饭,出卖土地是我们唯一的生计,您买了地就是我们村里的大功臣啊!您放心,这块土地永远是您的,您现在就是咱们X村的人了。您对村里作的贡献,我们全村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老杨心里一热(记住,古道可以走,热肠要不得),不但不退了,还在大支书的怂恿下,又买下一处占地近600平方米的废弃磨房。大支书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说,“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啊!”过了好多年,一想起那场面,老杨心里还像看主旋律电影似的,涌出一股子莫名的感动来。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一张辛酸无奈的纸

之后,大支书真就履行了承诺,于1993年给老杨办理了C县政府和C县土地管理局联合颁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老杨曾经对这《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合法性不放心,私下里还专门询问过C区土地局和昌平区法院,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哪知道,过了没多久,倒霉催的日子就开始了。

一年后,大支书下野,二支书上任。村里搞副业烧砖、挖沙子。谁也没跟老杨商量,挖沙子的民工就一股脑儿地住在了老杨的房子里,还在院子里搭建了简易工棚,一住就是几年。几年下来,房子被毁掉了,院墙也坍塌了,二支书表示了歉意,并答应日后给老杨10万块砖作为补偿。

谁料想,不但补偿没到手,老杨的土地和房子居然又让二支书们悄悄转卖了。他们在老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将老杨的院子连同周边16亩地一起卖给了一个台湾人。老杨听说之后找到二支书论理,二支书哄老杨说:“反正你也不怎么住,你就等着吧,一旦卖了钱,肯定少不了你的!”

这个大马虎眼一打就是几年过去了,二支书下野,三支书上任。老杨的产业没了,而且一分钱补偿也没有得到。老杨不信光天化日之下土地就能让人给抢了,他拿着自己引为尚方宝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找三书记,一趟趟跑断了腿,说尽了好话和软话,但没有任何作用。三支书说:“卖了就是卖了,你怎么着吧。再说,那是前任的事,跟我有毛关系,再说你买地就违法,哪怕你告到法院,人家不承认你那个破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你屁都落不着。你要不闹,我们要是得着钱还能给你俩……”老杨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他摊上事儿了!有人说,在中国,就怕摊上事儿,一旦摊上,脱几层皮下来跟玩儿似的。再说,事到这般境地,说什么都不管用,有什么证儿也不管用了,还是认为上。万一人家村干部们合了适,捎带手给他仨瓜儿俩枣儿,就算烧了高香了!

老杨的产业接连被转卖

三支书这个人干事更敞亮,上台后没多久,就大刀阔斧地将前任卖给老杨的那块土地房屋,连同周边的大约60亩耕地又卖了一遍,卖给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杨得知后,差点没哭出来。他找到三支书央求,三支书装傻充愣,先是让他跟谁签的合同找谁去,他管不着这段儿。再就躲着不见,打电话永远是开会去了。专门去“堵”,一进村,通风报信的就把消息递过去了,弄得老杨一次次地撞锁,根本见不到真神。老杨见势不好,不再做无用功,索性到C区法院起诉了X村委会。诉讼请求是:归还院子,并将其恢复原状。悲哀的是,尽管被告承认民工鸠占鹊巢,造成房屋严重损坏的事实,法官却判老杨拿不出证据,不给予任何赔偿。这场官司得不偿失,老杨不但什么都没得到,还跟三支书们彻底撕破了脸。昔日的“功臣”成了辛立屯村干部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老杨越来越感觉到,摊上大事了!

小产权房——有人盆满钵满、有人倾家荡产

这些年,X村一带的小产权房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一夜之间,老杨原来的宅基地就被一片小产权房所覆盖。事前老杨不知道,知道时,房都建起来了。老杨对三书记说:“你们这是犯法啊!先是转卖(老杨的产业),这次是违建(建小产权房),是谁借你们的胆子敢在天子脚下任意胡为?”三书记回答说,这叫“旧村改造”,是响应中央政策搞的。眼下在我们农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看谁敢阻挡旧村改造的步伐,你老杨就更不在话下。果然,不久后,老杨的另一处院子也被强拆掉了。

老杨急了,到S镇派出所报了案,没有用。又先后告到S镇镇政府、S镇党委、S镇城建科、S镇信访办、C区政府、C区党委、C区信访办。好嘛,这一大堆衙门跑下来,老杨算是长了大涵养了。有的说不归我们管;有的说得研究研究再说;有的说得请示领导;有的说你压根儿就不是农民,买地本身就是违法,有证也没用;有的说你那证说管用就管用,说不管用就不管用,你还别老拿它说事儿,弄急了,给你(把那证)撤销了,你更什么都落不着了!

总而言之,是全管又全不管,全说又全说不清,老杨最终落了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几年下来,老杨人衰了、头发白了、血压高了,膝盖出现了严重的水肿,没有拐杖和残疾车再也走不动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残知青”。与此同时,人家那小产权房就像春风吹过的田野,呼啦啦铺得满坑满谷。据说,以三书记为首的村委会还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运作小产权房事宜,他们占用耕地、强拆民房,公然和国家以及北京市政府的多项法律法规对抗,结果都成了名流大款,那钱可就赚扯了去了!

一次,老杨碰巧撞上了副支书,人家没容老杨说话就咬牙切齿地说:“你爱找哪儿就找哪儿,我们等着你的了!”更令老杨毛骨悚然的是:一天到晚总有莫名奇妙的电话打来,对他无端骚扰。得,20年过去,一片丹心支持沙河农村建设的“功臣”老杨成了村干部避之不及的“公敌”,老杨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发起愁来。老杨慨叹自己枉活60载,从农村插队开始到农村买地结束,他始终也弄不清中国土地的大门朝哪儿开。与此同时,老杨曾经的那两块土地最终化成一股青烟,从神州大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老杨上访无门,告状无门,诉冤也无门。

法律大门谁来开

“中国毕竟是法制社会嘛,你为什么不去法院告他们呢?”有人建议。尽管有前一次官司的阴影,老杨还是决定再打一次官司。

把X村委会侵占宅基地的诉状递上去已经半年多了,老杨已经往S镇法庭跑了N趟,至今都没有立成案。接案的丁书记员说要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没想到,这一审查就是好几个月。一次,突然有了明确答复:“你可以来交费了。”丁书记员电话通知说。老杨麻利儿地就去了,那丁书记员又说:“不行,你这案子还是不能立,我们还得再研究、再审查。”说话又过去了小半年,老杨跑了N趟,法院仍旧没受理,也没有个说法。没说法也就算了,被告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已经充分了解了老杨的诉讼内容,弄得老杨见天接到骚扰电话,越发感到腹背受敌、度日如年。

法律是老杨能抓住的最后一根草,老杨没想到,这根草滑不出溜的,根本抓不着。老杨窃想:法律应该是有节奏的,有时快一点,有时慢一点,莫不是赶上了慢的,但一慢就是小一年,似乎不靠谱了点。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法要是不靠谱,还能指望什么靠谱呢?

永远进不去的“门”

老杨对“门”情有独钟,他专门收集古今中外各种门的照片,并有大量关于门的著述,是中国数得着的“门”专家。但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可以遍访五洲四海之门,而眼前这扇门是自己永远走不进去的,这就是“中国土地之门”。这么多年,自己始终在这些中国特色的大门前转悠,“土地门”“小产权门”“法律门”“关系门”……门倒是不少,转悠也没少转悠,但哪个门他也进不去。

说起“土地门”,尽管全民所有,村干部却可以转卖,可以变成盈利增长点,相关部门还可以协助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而这证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说是,老杨就是产权人;说不是,老杨的财产就一风吹了。又谈“法律门”,从理论上讲,法律的大门应该是始终开着的,可老杨就是找不到进门的“抓手”。再讲“小产权门”,国家三令五申,买卖都违法,可三支书他们还是进去了,不但进去了,还在里面肥吃肥喝,你说气人不气人!

按说,老杨20多年前就买了两块地,思维很超前。可悲的是,非但没能让那产业变成他的利益增长点,还生生让人家从“门”里给顶了出来。于是,老杨愤而把自己“老残知青”的网名改成了“门外汉”。

(编辑·麻 雯)

猜你喜欢
老残门外汉支书
好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自由与羁绊
——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自由与羁绊
——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沈腾香:让“难坑”变“富谷”的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