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2014-11-28 20:39叶春苗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提取方法稳定性

叶春苗

摘要:综述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仪器辅助提取法等国内常用的原花青素提取方法,分析pH、温度、光、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因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今后原花青素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以期为原花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原花青素;提取方法;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64-02

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皮、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对于红酒葡萄来说,30%~4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皮中,60%~7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籽中。这些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其中,原花青素具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抗致突变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酶抑制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抗致癌剂作用、抗腹泻等生理作用。目前关于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这些研究做简要归纳,以期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1.1 有机溶剂提取法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通常以结合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在一起,不易提取出来,因此通常选用具有断裂氢键作用的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为提取剂(以水作为传质剂)。李春阳比较了不同浓度甲醇、乙醇、丙酮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醇和丙酮对多酚的提取效果比乙醇好,尤其以含水甲醇和含水丙酮的提取效果最佳;90%甲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5.61,50%丙酮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65,50%乙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25,因此推断溶剂极性在5.60~7.65之间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周曼等人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10 BV下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 h,1 h,1 h为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利用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优点很多,对于原花青素这种易氧化的成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可有效地防止其因接触氧气而氧化。孙传经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从银杏叶、黑加仑籽及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胡佳兴等人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进行了研究。该法虽然可使原花青素不受光和氧气的影响,但设备投资大,很难广泛推广。

1.3 仪器辅助提取法

1) 微波辅助萃取。微波萃取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使固体或半固体物质中的某些有机物成分与基体有效地分离,并保持分析对象的原本化合物状态的一种分离方法。胡佳兴等人探讨了微波技术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李瑞丽等人考察了微波辅助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3种方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原花青素提取率方面,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乙醇回流法;在原花青素纯度方面,微波辅助乙醇浸提得到的原花青素粗品的纯度较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的都高。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加速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的一种提取方法。李超等人优化出超声波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超声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1、超声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50 min、占空比5/5、提取温度70 ℃,此时原花青素的最佳得率为3.424%。耿敬章等人研究了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樱桃中的原花青素。

2 原花青素的稳定性

2.1 pH值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发现原花青素在pH值为1.0时12 h的保存率仍为91.60%,而pH值为6.0时12 h的保存率仅为38.80%,说明花青素在低pH下稳定,随着pH的升高,原花青素发生降解。汪志慧等人进行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试验,发现pH值为2.0~6.0 时,随时间的延长,溶液中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且pH值为4.0时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说明原花青素溶液在pH值为2.0~6.0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当溶液pH值超过7.2时,溶液的吸光度迅速减小并且颜色变黄,说明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2.2 光照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汪志慧等人研究暗处避光、室内散射光、室外阳光直射对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暗处避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下降较小,8 d保存率为89.73%;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明显下降,8 d保存率为79.86%;室外阳光直射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显著下降,8 d保存率仅为56.68%。可见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应避光保存。洪稹在研究玫瑰花花青素稳定性时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玫瑰花花青素在光照初期分解迅速,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其分解速度降低、保存率较高,受光照影响较小。

2.3 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海晖等人研究发现不同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以Ca2+,Fe2+和Cu2+的影响最为显著,而Na+,K+,Mg2+和Al3+的影响较小,说明原花青素不宜与Ca2+,Fe2+和Cu2+共存,即不宜采用铁和铜质器皿贮藏。但张琦等人研究发现Fe2+和Sn2+对原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Cu2+,Pb2+,Mn2+对原花青素影响较小,Al3+,Zn2+,Mg2+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2.4 添加剂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发现VC、亚硫酸氢钠可提高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张海晖等人发现苯甲酸钠的加入可能破坏原花青素的结构,建议在贮藏过程中尽量不加苯甲酸钠;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不大,并且一定剂量的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还有保护作用。吕佳飞等人研究石榴皮原花青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及稳定性,发现苯甲酸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VC、食盐、NaHSO3、柠檬酸、山梨酸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其中食盐还有增色作用,所以含有原花青素的食品应尽量避免添加剂苯甲酸混入。

3 原花青素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对原花青素的提取还局限于传统的溶剂提取、仪器辅助提取等,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虽然应用较少,但其优越性为未来原花青素的提取开辟了新途径。建议今后在提取工艺方面多研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同时,原花青素类产品无论是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其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受到破坏,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向原花青素稳定剂方面拓展。

参考文献

[1] 魏福祥,韩菊.葡萄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1,18(2):27-30.

[2] 李春阳.葡萄籽钟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3] 李仁辉,侯新宇,赵黎.葡萄籽综合利用分析新疆农垦科技[J].2002(4)38-39.

[4] 肖付才,李华,王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65-168.

[5] 周曼,曹唯仪,王玉蓉.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资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1):53-55.

[6] 胡佳兴,楼一层,李淼,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优选[J].中国医药杂志,2008,28(12):968-970.

[7] 李瑞丽,马润宇.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1):33-37.

[8] 李超,王卫东,郑义,等.原花青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68-71.

[9] 钟振声,冯焱,孙立杰.超声波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J].医药与日化原料,2005,22(1):41-43.

[10] 耿敬章,秦公伟,张志健.超声波辅助提取樱桃中原花青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4):83-87.

[11] 张琦,孟宪军,孙希云,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04,37(2):232-234.

摘要:综述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仪器辅助提取法等国内常用的原花青素提取方法,分析pH、温度、光、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因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今后原花青素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以期为原花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原花青素;提取方法;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64-02

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皮、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对于红酒葡萄来说,30%~4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皮中,60%~7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籽中。这些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其中,原花青素具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抗致突变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酶抑制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抗致癌剂作用、抗腹泻等生理作用。目前关于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这些研究做简要归纳,以期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1.1 有机溶剂提取法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通常以结合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在一起,不易提取出来,因此通常选用具有断裂氢键作用的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为提取剂(以水作为传质剂)。李春阳比较了不同浓度甲醇、乙醇、丙酮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醇和丙酮对多酚的提取效果比乙醇好,尤其以含水甲醇和含水丙酮的提取效果最佳;90%甲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5.61,50%丙酮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65,50%乙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25,因此推断溶剂极性在5.60~7.65之间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周曼等人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10 BV下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 h,1 h,1 h为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利用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优点很多,对于原花青素这种易氧化的成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可有效地防止其因接触氧气而氧化。孙传经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从银杏叶、黑加仑籽及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胡佳兴等人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进行了研究。该法虽然可使原花青素不受光和氧气的影响,但设备投资大,很难广泛推广。

1.3 仪器辅助提取法

1) 微波辅助萃取。微波萃取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使固体或半固体物质中的某些有机物成分与基体有效地分离,并保持分析对象的原本化合物状态的一种分离方法。胡佳兴等人探讨了微波技术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李瑞丽等人考察了微波辅助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3种方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原花青素提取率方面,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乙醇回流法;在原花青素纯度方面,微波辅助乙醇浸提得到的原花青素粗品的纯度较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的都高。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加速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的一种提取方法。李超等人优化出超声波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超声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1、超声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50 min、占空比5/5、提取温度70 ℃,此时原花青素的最佳得率为3.424%。耿敬章等人研究了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樱桃中的原花青素。

2 原花青素的稳定性

2.1 pH值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发现原花青素在pH值为1.0时12 h的保存率仍为91.60%,而pH值为6.0时12 h的保存率仅为38.80%,说明花青素在低pH下稳定,随着pH的升高,原花青素发生降解。汪志慧等人进行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试验,发现pH值为2.0~6.0 时,随时间的延长,溶液中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且pH值为4.0时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说明原花青素溶液在pH值为2.0~6.0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当溶液pH值超过7.2时,溶液的吸光度迅速减小并且颜色变黄,说明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2.2 光照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汪志慧等人研究暗处避光、室内散射光、室外阳光直射对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暗处避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下降较小,8 d保存率为89.73%;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明显下降,8 d保存率为79.86%;室外阳光直射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显著下降,8 d保存率仅为56.68%。可见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应避光保存。洪稹在研究玫瑰花花青素稳定性时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玫瑰花花青素在光照初期分解迅速,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其分解速度降低、保存率较高,受光照影响较小。

2.3 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海晖等人研究发现不同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以Ca2+,Fe2+和Cu2+的影响最为显著,而Na+,K+,Mg2+和Al3+的影响较小,说明原花青素不宜与Ca2+,Fe2+和Cu2+共存,即不宜采用铁和铜质器皿贮藏。但张琦等人研究发现Fe2+和Sn2+对原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Cu2+,Pb2+,Mn2+对原花青素影响较小,Al3+,Zn2+,Mg2+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2.4 添加剂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发现VC、亚硫酸氢钠可提高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张海晖等人发现苯甲酸钠的加入可能破坏原花青素的结构,建议在贮藏过程中尽量不加苯甲酸钠;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不大,并且一定剂量的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还有保护作用。吕佳飞等人研究石榴皮原花青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及稳定性,发现苯甲酸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VC、食盐、NaHSO3、柠檬酸、山梨酸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其中食盐还有增色作用,所以含有原花青素的食品应尽量避免添加剂苯甲酸混入。

3 原花青素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对原花青素的提取还局限于传统的溶剂提取、仪器辅助提取等,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虽然应用较少,但其优越性为未来原花青素的提取开辟了新途径。建议今后在提取工艺方面多研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同时,原花青素类产品无论是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其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受到破坏,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向原花青素稳定剂方面拓展。

参考文献

[1] 魏福祥,韩菊.葡萄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1,18(2):27-30.

[2] 李春阳.葡萄籽钟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3] 李仁辉,侯新宇,赵黎.葡萄籽综合利用分析新疆农垦科技[J].2002(4)38-39.

[4] 肖付才,李华,王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65-168.

[5] 周曼,曹唯仪,王玉蓉.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资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1):53-55.

[6] 胡佳兴,楼一层,李淼,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优选[J].中国医药杂志,2008,28(12):968-970.

[7] 李瑞丽,马润宇.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1):33-37.

[8] 李超,王卫东,郑义,等.原花青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68-71.

[9] 钟振声,冯焱,孙立杰.超声波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J].医药与日化原料,2005,22(1):41-43.

[10] 耿敬章,秦公伟,张志健.超声波辅助提取樱桃中原花青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4):83-87.

[11] 张琦,孟宪军,孙希云,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04,37(2):232-234.

摘要:综述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仪器辅助提取法等国内常用的原花青素提取方法,分析pH、温度、光、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因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今后原花青素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以期为原花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原花青素;提取方法;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64-02

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皮、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对于红酒葡萄来说,30%~4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皮中,60%~70%的多酚存在于葡萄籽中。这些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其中,原花青素具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抗致突变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酶抑制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抗致癌剂作用、抗腹泻等生理作用。目前关于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这些研究做简要归纳,以期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1.1 有机溶剂提取法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通常以结合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在一起,不易提取出来,因此通常选用具有断裂氢键作用的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为提取剂(以水作为传质剂)。李春阳比较了不同浓度甲醇、乙醇、丙酮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醇和丙酮对多酚的提取效果比乙醇好,尤其以含水甲醇和含水丙酮的提取效果最佳;90%甲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5.61,50%丙酮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65,50%乙醇的提取率最大、极性为7.25,因此推断溶剂极性在5.60~7.65之间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周曼等人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10 BV下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 h,1 h,1 h为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利用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优点很多,对于原花青素这种易氧化的成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可有效地防止其因接触氧气而氧化。孙传经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从银杏叶、黑加仑籽及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胡佳兴等人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进行了研究。该法虽然可使原花青素不受光和氧气的影响,但设备投资大,很难广泛推广。

1.3 仪器辅助提取法

1) 微波辅助萃取。微波萃取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使固体或半固体物质中的某些有机物成分与基体有效地分离,并保持分析对象的原本化合物状态的一种分离方法。胡佳兴等人探讨了微波技术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李瑞丽等人考察了微波辅助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3种方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原花青素提取率方面,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乙醇回流法;在原花青素纯度方面,微波辅助乙醇浸提得到的原花青素粗品的纯度较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浸提和乙醇回流浸提的都高。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加速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的一种提取方法。李超等人优化出超声波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超声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1、超声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50 min、占空比5/5、提取温度70 ℃,此时原花青素的最佳得率为3.424%。耿敬章等人研究了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樱桃中的原花青素。

2 原花青素的稳定性

2.1 pH值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发现原花青素在pH值为1.0时12 h的保存率仍为91.60%,而pH值为6.0时12 h的保存率仅为38.80%,说明花青素在低pH下稳定,随着pH的升高,原花青素发生降解。汪志慧等人进行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试验,发现pH值为2.0~6.0 时,随时间的延长,溶液中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且pH值为4.0时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说明原花青素溶液在pH值为2.0~6.0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当溶液pH值超过7.2时,溶液的吸光度迅速减小并且颜色变黄,说明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2.2 光照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汪志慧等人研究暗处避光、室内散射光、室外阳光直射对莲房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暗处避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下降较小,8 d保存率为89.73%;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明显下降,8 d保存率为79.86%;室外阳光直射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有显著下降,8 d保存率仅为56.68%。可见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应避光保存。洪稹在研究玫瑰花花青素稳定性时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玫瑰花花青素在光照初期分解迅速,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其分解速度降低、保存率较高,受光照影响较小。

2.3 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海晖等人研究发现不同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以Ca2+,Fe2+和Cu2+的影响最为显著,而Na+,K+,Mg2+和Al3+的影响较小,说明原花青素不宜与Ca2+,Fe2+和Cu2+共存,即不宜采用铁和铜质器皿贮藏。但张琦等人研究发现Fe2+和Sn2+对原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Cu2+,Pb2+,Mn2+对原花青素影响较小,Al3+,Zn2+,Mg2+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2.4 添加剂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张琦等人研究发现VC、亚硫酸氢钠可提高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张海晖等人发现苯甲酸钠的加入可能破坏原花青素的结构,建议在贮藏过程中尽量不加苯甲酸钠;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不大,并且一定剂量的亚硫酸氢钠对原花青素的稳定性还有保护作用。吕佳飞等人研究石榴皮原花青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及稳定性,发现苯甲酸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VC、食盐、NaHSO3、柠檬酸、山梨酸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其中食盐还有增色作用,所以含有原花青素的食品应尽量避免添加剂苯甲酸混入。

3 原花青素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对原花青素的提取还局限于传统的溶剂提取、仪器辅助提取等,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虽然应用较少,但其优越性为未来原花青素的提取开辟了新途径。建议今后在提取工艺方面多研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同时,原花青素类产品无论是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其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受到破坏,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向原花青素稳定剂方面拓展。

参考文献

[1] 魏福祥,韩菊.葡萄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1,18(2):27-30.

[2] 李春阳.葡萄籽钟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3] 李仁辉,侯新宇,赵黎.葡萄籽综合利用分析新疆农垦科技[J].2002(4)38-39.

[4] 肖付才,李华,王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65-168.

[5] 周曼,曹唯仪,王玉蓉.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资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1):53-55.

[6] 胡佳兴,楼一层,李淼,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优选[J].中国医药杂志,2008,28(12):968-970.

[7] 李瑞丽,马润宇.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1):33-37.

[8] 李超,王卫东,郑义,等.原花青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68-71.

[9] 钟振声,冯焱,孙立杰.超声波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J].医药与日化原料,2005,22(1):41-43.

[10] 耿敬章,秦公伟,张志健.超声波辅助提取樱桃中原花青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4):83-87.

[11] 张琦,孟宪军,孙希云,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稳定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04,37(2):232-234.

猜你喜欢
提取方法稳定性
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适合金银花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适合金银花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果胶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